发现“无知”即商机


发现“无知”即商机
    柏森
    有一个笑话,说的是吐哈石油开发热火朝天时,一位从大庆来的“老油条”小姐发加急电报召唤老家的同伴,电文只有八个字:人傻、钱多、好赚、速来。
    傻,成了别人赚钱的对象和商机!
    这个笑话可能夸张了我们的“傻”,但其他方面有没有这种“傻大头”充当别人赚钱的靶子?
    做生意其实就是互通有无,市场的空白、短缺就是对方赚钱的目标。但是,如果管钱的、花钱的大脑也和市场一样“空白、短缺”,那恐怕就要作“傻大头”了。
    从安徽安庆来疆做生意的彭志松先生直言不讳地说,他就是利用一些人的“无知”赚钱的。
    他认为,新疆一些企业老总喜欢凭经验办事,自高自大,自作聪明,对市场、对相关行业一知半解。在谈生意时,还是和过去一样“抓大放小”。殊不知,现在的许多生意,利润就在细致入微处。比如性能、质量差不多的设备,有的价格虽低,但一两个不起眼的部件易损易耗。如果你忽略了这一点,因其价格稍低而选择了它,那么就正中商家下怀,他在整机上可能没有多少利润,但他在配件上、售后服务上则细水长流地挣走你的钱。
    还有,很多企业管理混乱,职责、权限乱越位,造成企业重要信息失控。对方很容易就从秘书、打字员、驾驶员口中套走“秘密”,三下五除二打乱老板的如意算盘。
    这里暴露的也是一种无知。
    彭志松认为,他不需要搞送礼给回扣,仅发现对手的“无知”就能赚到应有的钱。
    市场短缺给予对方的利润是正常的;大脑“短路”给予对方的利润是令人惭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