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成就背后有你无法忽略的痛


经济成就背后有你无法忽略的痛

外脑商务策划机构首席策划师阮仙友

 

    将山掏空、将地用光、将水用竭;留下满山的荒芜和摇摇欲坠的山峰、留下满地的垃圾和乌烟瘴气的城市、留下连冲厕所都嫌马桶脏的满江污水和平民百姓的一脸无奈。这些为经济成就所付出的代价,我们即使享受到一点经济发展带来的甜头,但面对祖宗,还是觉得心惊肉跳。而面对我们的子孙,我们除了叹息和惭愧,应该还能做点什么吧!

    只要稍微留心观察各种财经类报刊或其他媒体,国家的经济指标和各级政府官员报上来的美好的统计数据充斥着我们的视线。看了这些数据着实令我们欢欣鼓舞,连续二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啊!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呢?是啊!的确没有哪个国家能比,然而对环境的透支也没有哪个国家能比。

    你看原本苍翠的青山,在无休止的隆隆开挖声中变得狰狞;你看原本肥沃的粮田,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呐喊声中逐渐缩小;你看原本引以为傲的绿水,在世界工厂的大旗下翻腾着污沫;你看原本通透清亮的空气,在大搞工业化的号角声中变得污浊不堪;你看原本鱼虾密布的江河湖泊,在廉价纺织品的脚下不情愿地消亡;你看原本可以领着一家人踏青的郊外,在工业和生活垃圾的重压下痛苦地哀号;你看原本淳朴的山民和天真的孩童,在商业化大潮中再难跳出世俗的藩篱;你看原本视钱财如粪土的文人墨客,在市场经济氛围的熏陶下就差插草标卖掉自己了;你看原本为当政者出谋划策的经济学家、专家,在利益的“激励”下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假话、做假事;你看一些原本当家作主的父母官们,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除了人什么都敢出卖。你看原本可以继续骄傲下去的许多文物古迹,在争当国际大都市的潮流中渐趋湮灭;你看原本承载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网络化的趋势下已显分崩离析。

    我们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到今天已经变得难以辨认了。从前的美好看来只有在记忆中追寻,而不复重现。

    从改革开放到经济快速发展,到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再到目前的生活和人文现状。这种逻辑关系想必不会有错,选择开放也不会有错。而是,我们在肯定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的决策之时,是否该检讨我们原先“先污染后治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配套政策呢!

    西方的“外部性”和“博弈论”观点已经有些年头,可是我们的政策制订者们总是忽略其科学性。殊不知,任何谋求利润的资本家在毫无或极低过错和违法成本的前提下,天生具有掠夺环境资源的倾向;殊不知,商业化社会中的众多盈利性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先天具有无节制地破坏环境的冲动;殊不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必定有承载的极限,一旦损伤的程度超越一个临界点将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

    悠久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触目惊心的散失,可是我们的国人依然沉湎于以往的灿烂而无暇反思。传统的礼仪文化,在我们不断强调为礼仪之邦的齿缝间渐渐流失;传统的廉耻观念,在我们追求小康生活的过程中渐渐忘却;传统的道德体系,在我们义无返顾地融入市场化时渐渐败落。

    告诉我,谁站出来为这些负责!

    拜托各位媒体大佬,在发布经济成就的有关数据时,请用括弧附上已经折算成货币的相关人文环境的成本,这样便于加减。试想,有多少平民百姓注意到数据背后的生活和人文环境质量下降多少呢!有多少人能准确理解环境与经济成就之间的关系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将我们生活的家园恢复到原来的状况要多少时间和多少成本吗!我想没有人能告诉他们,也不会告诉他们。

转载务必通知笔者并正确署名和写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