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劳动产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挑战中发展
曹天予
(波士顿大学)
劳动产权不是一个新概念。理论探讨和实践试点,自从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1]二十多年来,市场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全球化浪潮中跨国资本的压力,以及政策指导思想中新自由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主导地位,迄今为止的中国市场经济,基本上是按照资本主义模式构建的,同时带有权贵私有化的国情特色。如何使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对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为严重的挑战。
随着资本势力的急剧膨胀,到了03/04年修宪前后,资本产权已被提到了宪法权利的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产权能否同样入宪,对于确保社会公正来说,既重要又紧迫。可是,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2] 不先把一些道理说情,看来难以真正把它列入议事日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