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学 才 俊 不 凡 “甬 商”


博士现任宁波市第一家上市公司成功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甬成功)总裁,在2005521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成立大会上,他以全票通过当选为第一任会长。

出生于1953年的刘铁华,是留学归国的工学博士,MBA,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职于政府机关、国家科研机构、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国内特大型企业。曾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曾获“五一”劳动奖章,是一位资深技术专家和职业经理人。2002年作为宁波市引进的高级人才,来到位于科技园区的成功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总裁。他广博的学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卓越的管理才能如鱼得水,在成功信息集团得到了发挥,同时也给成功企业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企业总资产超过20亿,所属11家企业分布在京、沪、杭、深、甬等地,目前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超过50%,出口大幅度上升,他已经与其所在企业名字“成功集团”一样,成功地融入了宁波这块有着悠久历史底蕴和灿烂文化内涵的“甬商”沃土中。

最近本刊编辑部对这位新“甬商”中的精英、甬城职业经理人中的佼佼者进行了专题采访。

《甬商》刘总,首先祝贺您当选为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的第一任会长。

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甬商”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迅速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加速器,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和民营企业的加速发展,一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坚韧不拔意志和高超的经营管理才能的“甬商”精英脱颖而出,其中不乏高层次的职业经理人。应该说,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为积极引导和规范我市职业经理人队伍健康发展,在上级领导关心下,最近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正式成立,作为协会第一任会长,我们想请您谈谈本协会的基本定位,同时您认为职业经理人协会与其他协会最关键的区别有哪些?

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宁波市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将走上健康有序发展的新阶段,我能当选第一任会长,感到非常荣幸。关于协会的定位,我想首先她应该是宁波市企业界职业经理人的公共社会活动平台,是当地主流经济社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士进行联络、沟通、交流、主张、诉求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非赢利民间组织。

本协会与其他相关协会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协会吸纳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界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士,作为一个社会人文活动组织,其服务的宗旨应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其服务的特定对象就是通过阶层细分而确定的当地主流经济社会的中、高层经济人士。

《甬商》:刘总,您所说协会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主流经济社会的中、高层人士,既包括从事经营管理的企业家,也包括专职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中、高层人才,从广义上说,其实就是甬商。“甬商”文化源远流长,相信刘总您也一定有所了解。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应该是“甬商”中的精英,作为一个外来的新“甬商”,您认为“甬商”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政府在引导支持方面还应做好哪些工作?

我来宁波短短几年,对宁波的历史文化也包括“甬商”文化应该说在来宁波之前就有所了解。甬商是我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一,目前甬商后裔遍布世界各地,不但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且在当地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如世界船王包玉刚、香港影视业巨子邵逸夫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20年前一代伟人邓小平“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这里的“宁波帮”泛指甬商。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甬商不断涌现,他们搏击商海,实践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伟大创举,如雅戈尔、奥克斯、波导,还有目前我们协会成员中的海天集团、太平鸟、吉利汽车、惠康、屹东和成路集团等等,可以说他们为宁波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最近评选出2005年浙江百强企业中,宁波就占了20席。

多年来,地方政府在拓展“甬商”发展之路和改善“甬商”生存的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当前“甬商”的发展中确实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是生产要素类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的紧缺和电力能源的瓶颈制约,还有过高商务成本在提高了人才引进成本的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熟练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因此我想当前政府部门首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土地管理,盘活存量资源,在加快高层人才集聚和高科技项目引进等方面有所作为,倾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大型企业,引领宁波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切实提高宁波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在重点支持大企业引进战略经营者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有利于职业经理人集聚、集中的制度安排;

3重视、支持协会工作,明确主张在产业升级扩张、企业跨越发展中职业经理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甬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构筑和谐社会,是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三大瓶颈制约问题,其实也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关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宁波正在不断加强。象您这样优秀的人才,宁波不管现在与将来,都是十分欢迎的。

作为宁波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刘总,您认为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您在识别、培养职业经理人方面有哪些宝贵经验和体会?

刘:作为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起码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素质:

1职业性。所谓职业性,首先要忠诚、可信任,摆正位置,忠于职守,严格恪守职业道德;其次要通晓产业、熟知企业,掌握现代企业制度,能够掌控企业运转的一整套基本过程;三是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及丰富的企业经历和社会阅历;四是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

2专业性。所谓专业性,是对产业的动态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明确企业目标,合理配置资源,严密控制过程,确保实现结果。在具体细节和数字化水平上操作企业的量本利、产供销、人财物,确保企业过程规范化、流程化、数量化、标准化,具有高度的统括力量。

3、协调性。所谓协调性,一是能合理协调企业股东、员工、客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能成功协调企业外部政府关系、商务关系、工作关系等;三是能出色协调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关系及员工关系,确保企业稳定、和谐、顺利发展,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量。

关于如何识别和培养职业经理人,在如何识别方面,我的体会首先是按照以上应具备三方面基本素质来全面衡量,这需要通过具体事例、案例来得以求证;其次是详细了解其经历、阅历。至于培养方面,则宜先内部、后外部,先骨干、后一般的原则;通过重大事项和艰难过程来历练,这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式。总的来说,职业经理人的成长主要在于自身的经历、阅历及自我历练和悟性的提高。

《甬商》:“阅历是金”,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于打造一个人的良好品行和高尚情操,培养一个有识之士为人至诚、处事缜密和决断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而挫折和磨难,对于一个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逆境中再图奋起的人来说,其实 是一辈子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刘总,我了解到您曾插队东北,于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后又留学日本,从过政,搞过科研,在海内外从事高级职业经理人有近20个年头,曾在日本大型企业、国内特大型企业从事高级职业经理人生涯,您觉得在国内做职业经理人与在国外做职业经理人有哪几方面的差异?

刘:在国内和国外做职业经理人客观上确实存在一些差异,主要反映在这几个方面:

1职业化程度差异。国外职业经理人已有100年以上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独立的社会阶层;而国内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的出现只有10年左右,目前尚处于未成熟阶段,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还有待时日;

2专业化程度差异。国外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有了清晰的要领和界限。而国内人员尚处于澄清阶段,其中非专业特质较多;

3文化差异。国内外企业经理人在企业观和方法论上有根本性不同,目前国内人士对市场经济下企业雇佣文化的认同度较低,加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普及率低下,客观上对职业经理人的社会地位及应有权益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就职业经理人自身而言,队伍整体的思想高度和思维深度以及文化容量尚待不断积累和改善。

《甬商》就目前看,可能一下子要消除这些差异也是不现实的,但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相信这些差距将逐步缩小。刘总,据您了解,当前国内、特别是宁波职业经理人的现状如何?今后发展的态势怎样?

:应该说随着企业转制和我国民营企业的加速发展,当前国内职业经理人阶层正在逐步形成,相对来说,在经济发达的沪、穗、京三地比较集中,而其他地区相对比较分散,就总体而言,目前这个阶层尚无明确的主张和较大的影响。

目前宁波当地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仅数百人,而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无论是经济总体规模还是发展速度均在全国计划单列市的前茅,产业发展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很大,宁波的产业结构升级,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挺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化服务产业的兴起,产业链的延伸等大经济动作均缺乏要素类资源配置,即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到产业成熟期,宁波大市区范围内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应该达到五千到一万人,达到市场规模,满足产业需求。

《甬商》根据目前情况看,宁波职业经理人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但要改变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职业经理人协会的成立,就是旨在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加强上下、内外沟通协调的同时,积极促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并为加速宁波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集聚、交流和素质的提高,为促进宁波经济加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总,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衷心祝愿您在宁波工作如意,事业发达,生活幸福。

                                       (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