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琴童家长的困惑


  
    本来我也希望在博客中与大家探讨一些关于艺术、教育的相关问题,前几日正好一位琴童家长发来一封长信,她对孩子成长的忧虑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征得了对方的同意,我将陆续把她的信以及答复放在博客上,以便于更多有类似困惑的朋友交流、分享。
            一位琴童家长的困惑                  2006年5月9日  
    
     一直以来就非常喜欢看非作家类的艺术人士写的书,象齐白石、吴冠中、黄永玉、陈丹青等等,觉得他们的书真的部部都很好看,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那里面有真性情。
    
看过《穿越艺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有琴童的缘故,反正感触良多,上网后发现您的BLOG,于是赶紧注册了一个BLOG号码,就为了给您留言。
   
您的博学大家早有耳闻,您的儒雅风范也在电视上早已领略,真正让我惊讶的是在当今浮躁不堪,不,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污秽不堪的艺术界您怎么还能够保持如此干净的心?
我是一个母亲,女儿三岁时,曾有人跟她说她有一双钢琴家的手,于是,她就经常着迷的在桌子椅子上弹钢琴,说是要当钢琴家,禁不住她的再三央求,四岁时让她弹上了真正钢琴,居然沉迷至今。
    
一晃五年了,从未因不肯弹钢琴而闹过情绪,就更不用说哭哭啼啼之类的了。
   
教她的老师是我们当地的一所音乐学校的校长,每年都要送很多的毕业生出去,见多识广之后,说句实话,我并不愿意孩子以后真的往这方面发展。个中原因,不用说您也知道。
不知是不是因为逆反心理作怪,对于孩子,我们越是想浇灭她的热情,她就越是铁了心的要当钢琴家,其实挫折她也受过不少,有次参加全市的比赛,进入复赛后没能进入决赛,再看看周围,有的人中途停顿了的,进了决赛,还有的甚至是初赛刷下来的,复赛名单里没有名字,然后直接进了决赛,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我,我直截了当的告诉她原因,郁闷了一阵,没有抱怨,只说了一句让我至今想来都很心痛的话:妈妈,如果在国外只怕就不会是这样子哦?我们要是生活在国外就好了。(家里有个亲戚在国外,孩子在学小提琴。)
孩子真的很单纯,也确确实实是喜欢音乐,听到忧伤的歌曲,她会泪流满面,然后说:以后我长大了,就写一些快乐的音乐,让世界上都是美好。” 
    
第一次看理查德的光碟,她完全是惊艳的感觉,看完后第一句话是:我真想见见他,你带我去见他好啵?晚上躺在床上,临睡前还不无忧虑的问我:妈妈,等我长大了,理查德不会死吧?
    
她的老师每学期都要搞两次比赛,正规的舞台、灯光,要求学生们着演出服,化淡妆,别的学生都有点畏惧,她却常常意犹未尽的说:唉,真想快点又考试就好了。” 对着这样的孩子,我真的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去引导,虚拟一个美好的世界吧,有点不负责任,告之一个真实的世界吧,又于心不忍。老师,您是一个睿智的人,能否告诉我该怎样做?
    
孩子的老师经常夸她手型好,力度好,乐感好,舞台表现力好,但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一个天才,充其量也就是因为喜欢,所以在那个三四十个人的小范围里显得有点出色而已,换一个大的环境的话,沧海一粟。 
我有个姐姐在北京的一所大学教书,她曾一再的劝我带孩子到北京去读书,可我很犹豫,诚然,北京聚集了无数优秀的老师,可上梁不正下梁歪,那里同时也聚集了大量导致下梁歪的鼻祖,一些孩子在那里求学考试的经历让人听起来都有点不寒而栗。
    
我做不来那种孤注一掷,非要逼出孩子一个前程来的家长,也从不奢求孩子以后当钢琴家、音乐家,这是真心话,只希望她能够心智健全的成长,并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最好。
    九岁的她,无论学琴还是做人,都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心情摇摆的我却还不知道该把她引向何方,您也是父亲,应该理解我此时的心情。
  
恳请指教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