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还是中国经济在二一世纪的今天,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取舍问题,尤其是在指导这种行为准则上的理论。这种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种重新认识。
我们对这位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绝对是有偏见的,我们过多地强调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这种认识使我们在国际交往中还是在经济领域里,失去了很多国家的利益,也就是我们失去了很多能够让我们国家更加富裕的机会。
日前在中国杭州召开的世界首届华人佛教盛会“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让我感觉到一种新气象正在升起,尤其是在本届政府的两会上提出,“构筑和谐社会”的宗旨。尤其是在刚刚结束对美国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际舞台上所展示出来的这种和谐合作的思想,必将对未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自己应有的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人们的观念,以及对以往的很多理论上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调整这种认识和思想,会随着更深入的经济改革,更多的社会矛盾将会激化,面对日益突出的这种社会矛盾,除了从制度上着手给予解决外,更主要的是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来引导,所以在内提出和谐社会的思想,在外提出合作的国际战略思想,这两种思想或者理论使得中国经济在二一世纪里的发展更加具有价值。
和谐社会绝对不是掩盖社会的矛盾,而是争取更加宽裕的时间来解决国内的问题,其实这种思想首先已经体现出,对目前社会矛盾的认识和关注,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我们也已经看见这种行动,率先取消了延续了两千年的农业税,这种体恤生活在最地层农民的农业政策,必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的趋势。
在二一世纪的今天国际舞台上,一味地坚持斗争是争取不到国家的利益,而合作却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好的国际空间,当然这种合作的前提就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正时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们现在的国际空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有利于国家的利益,尤其是目前世界资源的紧缺性下,对于这种世界资源的利用也成为未来国家间的一种竞争。
我们只有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而这种实力的提升就是依懒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这种互补和互动形成的双和,或许就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最基本动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