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惨剧发生在9日上午的福州市仓前公园,今年都是36岁的从江西农村来福州打工的吴方华和陈爱华夫妇双双掉进汹涌的闽江。原来陈爱华得了妇科病,花2000多元的医药费却未治好,她不想再给贫困的家里增添负担,竟跑来跳江。其15岁的儿子冲上前拽住母亲衣角,可自己摔倒了。随后赶来的父亲抱着不停挣扎的母亲,双双跌进江中,再也没能起来。(6月10日《海峡都市报》)
这真是一场人间惨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啊!那名救妻不成而坠江的苦命丈夫的最后呼喊“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去死的”,和那名瞬间失去双亲的可怜儿子的孤单哭诉“求求你们,帮我把父母从闽江中找回来吧……”的声音,此时更像是一把锋利而冰凉的尖刀在撕刮着国人的颤栗的心扉。
当今医药费虚高,百姓看病之维艰,真可谓从吴方华夫妇的悲壮跳江的惨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小病拖,大病扛,重病准备见阎王。何况摧毁吴方华这个家庭的精神和物质支柱的并非大病。陈爱华为她花去2000元不见好转的小病便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这不得不让我们揪心地看到,沉重的医药费比病痛本身更可怕,他们的悲剧就是小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公民的生命安康,系牵一个民族兴举之本,与危及生命健康的疾病作战,不是进医院,靠白衣天使穿梭其间;而是靠百姓的沮丧与无奈,亦或“不给家庭增加负担”,义无反顾地投河自断。即便膝下有扯着自己衣角的哭求小儿,即便舍命相救的丈夫死抱着自己……也许有人说这是极端个案,我看未必,全国人大代表王维忠曾说过,全国有超八成的农民因无钱进医院死在家中;另外全国有近五成人抱着痛肚望断求医路。
可以说,用“民意沸腾”来定性当今百姓看病难的痛感并不过分。卫生部长高强就多次痛斥。去年3月,高强怒斥曰:“虚高医药费是对百姓的生吞活剥”;一月后,他又在医院管理年会上“规劝”医院不要向百姓“攥利”;今年2月18日,高强再度痛斥一些公立医院的逐利倾向。这般现实,不能不说是我国医卫体制构建者的尴尬和悲哀。
当然,我们应看到矛盾的另一面。如果有一两个医生收医药回扣,那是医务者个人操守问题;如果一两家医院靠药价虚高发财,那是因个别医院管理紊乱所致。而现在的景况是整个医疗体系都时刻面对回扣的围困。广东一家县级医院近日曝出“红包窝案”:全院200多名医务人员就有140多人收红包,院长还收医药代表两幢别墅一辆豪车;湖南“举报医生”胡卫民和四川的肖启伟等最终还是败在“潜规则”的巨大魔力下。
百姓看不起病呼声如潮,各级官员痛斥有加,“禁红包”文件一叠叠,然最终收效甚微。这反映出,看病贵是一综合性病症,它折射出的是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上的一系列弊端,病毒已反映到社会医卫扶弱保障机制的层面,非一个卫生部和几家大医院就能迎刃而解,这必须靠社会合力来超常规整饬。遗憾的是,我们未能看到这种合力的影子出现在百姓的病床前,一条条无辜生命还在继续着为失败医改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