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到驯服的权力必然会报复“举报老师”


  周明华

      张秀英是江西乐平市镇桥二中的英语教师。十几天前,她向有关部门递交了一封检举该校乱收费和财务不明的举报信。然而随后发生的事情,让她几乎精神崩溃。6月2日,举报信发出后第七天,乐平教育局纪委书记张秋霞来到学校,当众宣布张秀英和华春水夫妇停课待岗。理由是,教育局接到学生家长举报并调实,两人教学态度不认真,有“旷课”行为。(6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原本一位受家长和学生尊敬的好教师,原本平静生活状态,随着一封举报乱收费的信而起波澜。其间的变化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它因?我们有待更高级别或者说能跳出“圈外”的机构跟进调查。因为,张秀英夫妇在张秋霞宣布他们夫妻待岗后,他们一直跟着张秋霞,问为啥教育局会作如此决定?张秋霞只回了一句:“你们不是会告状吗?”

  在我们玩味这句“你们不是会告状吗”里蕴含的深意时,也不得不反思这起事件背后的问题:很多地方,很多人对教育乱收费、学校财务不公开习以为常,并继续宽容着这种乱收费的“潜规则圈子”不被人捅破。当张秀英这样的举报者站出来的时候,很快就会被这个“圈子”无情地丢在 “圈外”,及至当作“异类”受到打击。

  我们知道,宪法保障公民有言论自由,孟娟作为该校的老师,也是公民,有权对领导的问题予以举报,并且她是通过向乐平市教育局这样的合法途径实名举报的。咋就成了“你们不是会告状吗”了呢?发现一个农村乡镇的初级中学4年的乱收费就近百万元的严重问题,一个女教师置也许有的打击报复于不顾,毅然实名举报,咋就成了“过激行为”呢?

  无疑,张秀英及举报自己供职的单位问题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被主管部门进行 “待岗处理”。纵观事件之由来,不管是张秀英的“学校财务公开”一说还是向教育局举报,这一系列举动,她都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矛盾的导火线只是她对学校的职称评定有意见。张秀英不会不知道双方地位和信息的不对等,也不会不知道自己的举报将面临的结果。

  为何张老师还会敢于如此呢?毋庸讳言,如今公众对掌握着公共事业财政大权者的收入公开的要求已日趋强烈。就拿学校来说,据《中国青年报》去年724日报道,中国教育乱收费问题严重,10年已达2000亿元。这么些钱都到哪去了?每次乱收费都有一群贫困孩子面临失去,谁在其中冷漠面对?

  不用说,教育腐败便是其中之主因。相关纪检部门应认真面对任何一封举报信,发现蛛丝马迹绝不能轻易放过。因举报者与掌握公权者之间地位和信息原本就不对称。既使举报细节上有错也不应追究,反而应对这种义举给予及时地鼓励,发动起更多公众的举报热情,以铲除教育腐败因子奈以滋生的土壤。

  可见,张秀英这次遭遇的“惨痛代价”就具有普适意义,有关方面应将其告诉公众。让公众尽快了解张秀英举报学校乱收费后的命运遭遇的由来。她的举报属实吗?有关部门是支持这个实名举报还是“捂住伤口”,本着“息事宁人”的惯有做法匆忙了结。甚至,有没有见不得阳光的“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