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一回,经历一年暂发新股后,以全流通形式的IPO第一股中工国际终于上市交易了。这只股票的第一次表演就震撼了股市。
今天上市的002051中工国际,开盘价在17.11元,短暂回落到15.5元后,重新回到开盘价附近做窄幅震荡整理,上午可流通部分换手已经高达80%多,短线资金介入明显,这样的走势似乎和以前逢新必炒的手法没有什么区别。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下午,自13点50分该股开始从18.5元起,快速拉升,仅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股价就被拉升至50元的高位,如此的投机,除了暴露了部分资金的追求短线暴利的思维,也表明了操作手法有一定的创新,并且是有备而来,早有预谋。
以笔者的判断,操盘者采用的手段十分新颖,筹码集中度很高,首先新股开盘价就出乎许多人的意料,17元相对于7元多的发行价比价偏高,在开盘之前大多咨询机构的预计定价在10左右,17元涨幅就达130%,见此价格原始股东多数获利套现,入场资金很容易取得大部分筹码,在高度控盘后,操盘者借助新股不设涨跌幅限制,开始快速推高股价,显然可交易的筹码已经很少,难以阻挡股价的狂升。操盘者有意推高股价,为今后的顺利派发预留了很大空间,31.97元的收盘价即便经历四个跌停股价仍在21元,离今日18元的均价也有很大获利空间。这样的操作在以前是不多见的。
但是这样的操作对股市的影响是负面的,这样的操作也难以复制,以后的新股很难再被偷袭。中工国际的基本面难以支持目前的价格,未来的下跌是可以预计的,任何形式的操作都是围绕如何兑现赢利来设计的,从今天的交易看,操盘着是成功的,相信他的兑现也能实现,因为市场中有大量的新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无论是操作技能、还是投资理念都有很大欠缺,没有经历过风险教育的投资者,往往会成为牺牲品,这部分中小投资者很可能成为中工国际疯狂的买单者。
不谈庄家的凶狠了,再看管理者。中工国际的疯狂暴露了股改的不彻底。管理层过高的看待股改的效果,我个人以为股改前后没有多少变化,如果真要说有就是对中小股东的掠夺更深了。中工国际的发行就是最好的例证,本来全流通发行股票是应当体现公平的,事实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看一下,该股在发行时大股东、发起人股东的认股成本是每股1.54元,而社会公众的发行还是采用高溢价,认购成本每股在7.40元,两者悬殊之大和股改前发行股票没有区别。更令人气愤的是该股在股改前的方案是:社会公众股发行价为每股6.78元,然而全流通发行了却是每股7.40元,可笑的是现在中工国际大股东与发起人股东在全流通的幌子下无需向公众投资者支付任何对价了。这样愚弄百姓的做法难道不令人深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