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到底招谁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当翻开报纸或是打开网站,总能在最显著的位置看到关于房地产的新闻,其内容的重点大多是目前“楼市的价格”,几乎每篇报道不论清晰或是隐晦,都能透露出记者对于“高楼价”的不满,且大部分都把所有造成“高楼价”罪责都归于了房地产开发商们。
随着通信传播的不断发展,媒介与公众舆论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也就越显强大,政府作为土地出让金的最大受益者,考虑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得不把房地产业当作调控的重点。什么房贷调息、温总理的新国六条相继扑面而来,对象直指所谓导致房价升高的根源,当然也是公众和媒介公认的,炒房、地产泡沫、开发商恶意囤房、开发类型等等。
我所想的降低税收及土地出让金,打开二手房市场,目前并没有提及。很多业内人士,都共同意识到05年的调控又将卷土重来,真正的猛虎还在后面呢。
商人是“狡猾的”,房地产商们当然也不例外,以“小潘”为首的一拨房地产老总们,面对国家的政策,表达了出自“肺腑”的欢迎,几乎都把巴掌拍到了屁股后面,甚至大声高呼:我们总算松了口气,政策来的太及时。也不知道是真心还是违心,我猜他们大概也有苦水吧。不过,也冒出了一个敢说“真话”的人物,也是我比较“崇拜”的一个地产老总-----任志强,相信很多人对他的经典“真话“也比较了解,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他忘记了,“穷人当家作主”的道理,在公众舆论与政府的压力下,他“终于”封口了,我也明白了什么是“唾沫淹死人”,现在,不老实的他也只能在自己的博客里继续自己的“真话”演说了。
房子是每个老百姓的生活必须品,不像汽车卖的价格在高,不去买它,也不会影响生活。但房子就不一样了,没有住所,就不能安身落脚,就不能取妻生子。从99年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进入住房商品化以来,住房就成为了千百万家庭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处于中低收入水平,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房置业,当然政府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建造了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人群居住,但由于经济适用房数量有限,在加上许多经济适用房的违轨、暗箱操作,很多低收入者买不到或很难买到合适的经济适用房
仍旧没有房住。可以说,在人口中占大部分的低收入人群,是对目前楼市价格最大的不满者。
有成交,就代表价格是合理且双方认可的,这是我比较认可的道理,以北京的统计数据为例,每月的房产成交都或多或少的增幅,不是说很多人都买不起房吗?那买房的人是从那里来的呢,莫非都是虚假数字,都是炒房者?
近几年来,北京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环境的稳定发展,特别是08年奥运会的召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以至国外的人员,到北京投资或者定居工作,北京做为中国的首都,也渐渐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已不仅仅是中国的,而是世界的。这些人群组成了目前购房主力人群的一部分。当然还有一部分不少高收入者,来自IT、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垄断行业的工作人员等等。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及广大的低收入者,但也明显的支撑了现在楼市的供量。
因此,单纯的调控的措施,是很难起到作用的,无非又只是05年调控的重演,政策应该主要面对低收入者,他们是楼市价格的最大不满者,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团结的根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应该规范,加大供量与监督,多为低收入者建造适宜低收入者居住的房子,当然不免会形成穷人区和富人区,不过,这也是国外的经验与经济发展规律,我们的邓小平同志不也说过嘛,允许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难道房地产就不可以了吗??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