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党章学习200问(18)


23.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党的十六大在党章总纲中增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十二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社会整体文明的把握更加全面,说明我们党执政经验和治国之道的进一步成熟。
    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成果,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须臾不可分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一,从根本上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政治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和价值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致力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使党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使国家政权机关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六大根据我国国情,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规划和部署,特别强调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并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不断地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形成了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劳动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空前提高。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不长,可以借鉴的成熟的政治制度和经验都很少,我们基本上是照搬了原苏联那一套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是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过分集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随着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领域许多问题,如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机构重叠庞大、人员臃肿,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严重存在等,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形成制约。这就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是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是高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新型民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是适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只有依据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当家作主的要求,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特别是推进政治体制创新,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我们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政治领域,我们应该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实现形式,规范党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和自治制度,创造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具体形式,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要求,完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适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使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主实践。
    总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归根到底是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三大建设和改革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形式,也是创造社会主义文明的基本实践形式。三大建设和改革以及三个文明之间,都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待续)http://ding.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35100&categoryID=5新党章学习200问(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