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Hedge Fund)是一种衍生工具基金,亦即对冲基金可以运用多种投资策略,包括运用各种衍生工具如指数期货、股票期权、远期外汇合约,乃至于其他具有财务杠杆效果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其实,对冲基金本身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先锋对冲基金国际顾问公司VHFA的定义是“采取私人合伙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主要投资于公开发行的证券或金融衍生品。”而前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则用“有少数十分老练而富裕的客户”、“避开管制”、“追求大量金融工具投资和交易运用下的高回报率”来界定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中的Hedge一词原意为用树枝、篱笆围起来以防止损失,转用到金融投资领域,就是两面下注以求减少风险、保值增收的意思。与股票和共同基金相比,对冲基金有着很多独特的优势。比如,对冲基金能投资于股票、债券、外汇、期货、股指等几乎所有金融工具,能相对自由地进入他们认为有利可图的领域,这是一般的共同基金所不具备的。对冲基金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进行短线操作、买空卖空。对冲基金操作中经常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贷款交易,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而共同基金则不可以贷款交易。对冲基金通常以寻求绝对回报为目标,不会以任何指数作投资指标。也就是说,无论市场如何涨跌,基金经理都要找到适当的方法为投资者赚钱。因此,对冲基金在熊市就显得尤为突出。当然,对冲基金在带来高回报的同时,必然也隐含着高风险。比如对冲基金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运用投资策略时的技巧,而不是市场走势。
与特定市场范围或工具范围的商品期货基金、证券基金相比,对冲基金的操作范围更广。目前对冲基金己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在对冲基金最基本的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者在购入一种股票后,同时购入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看跌期权的效用在于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卖方期权的持有者可将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
世界上第一只对冲基金产生于1949年,即有限合伙制的琼斯对冲基金。该基金实行卖空和杠杆借贷相结合的投资策略。对冲基金的特点是为富人管理资产的,这些对冲基金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他们对其投资者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投资者应该对投资具备深厚的理解,并且能够获得专业投资人士的建议。大部分的对冲基金最低投资额为 100 万美元。
目前,全球对冲基金所管理的资产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据专家预测,这个数字5年后可望达到至少2万亿美元。据《对冲基金情报》2006年公布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对冲基金总资产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欧洲对冲基金总资产分别为1万亿美元和3250亿美元,这些资金分散于至少8000只对冲基金。而1994年全球约有4000只对冲基金,总资产不过1900亿美元。其实大部分的对冲基金规模并不大。资本总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仅占5%,约有四分之一的对冲基金总资产不超过1000万美元。高盛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资产达到210亿美元。过去两年中,高盛管理下的对冲基金资产以每年85%的惊人速度增长。
目前,整个亚洲市场炙手可热,2000年以来汇聚在亚洲的基金管理资产总额一直以35%的速度递增,目前数量约为607个的亚洲对冲基金管理着700亿美元。日本的资本市场深不见底,资金额约占总量的30%左右。由于日本人的预期寿命居全球首位,加之日本人喜欢储蓄,全球经济中一个悬而未决的大问题是:如何更有效地配置日本资产?由于日本公共养老金系统的财务状况正在恶化,所以,日本人正在考虑利用对冲基金使经营更加多样化。
对冲基金并不是赚钱的代名词,有赚必有赔,对冲基金的淘汰率在不断提高。2005年全球对冲基金死亡率为6%。据总部设在芝加哥的专业机构“对冲基金研究”估计,2005年全球8500多个对冲基金中有484个关闭,比例约为6%。而在2004年,在总共约7500个对冲基金中关闭比例是3.6%。同时,去年有1580个对冲基金进入市场运作,2004年这个数字为1406个。2005年全球对冲基金死亡率为6% 未来几年将达10%。
较之以前,素有“坏孩子”之称的对冲基金虽然已大不相同,在很多情况下,它充当一个长期投资者的角色。甚至有专家替对冲基金“正名”说,它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搅局者”。10年前,大型对冲基金都以货币和商品作为投资重点,而现在,债券、股票和股权投资却成了它们的主要投资品种。对冲基金的“破坏性”已有所减弱。不过,对冲基金投资的目的以资本增值为主,没有明确的投资路线,其动向让人难以捉摸,仍然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对冲基金在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到处肆虐,给社会和金融系统稳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