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缺乏独立判断力


不久前广州广州某媒体报道称:广州市民向有关部门投诉,怀疑西瓜被注入了红药水。一时间,广州市面上的西瓜无人问津。紧接着,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和香港消委会专门提醒香港市民提高警惕,谨防“食瓜中毒”。“西瓜注了红药水”在内地也传开了,人们看着西瓜不敢吃。虽然20余天后有关部门发出了“纯属谣传”的验明证身,但错过销售“黄金时代”的现实导致各地市场西瓜价格暴跌。海南瓜农白白损失了3000万,河南、湖北、山东、宁夏等地瓜农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8月21日《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8/21/content_1485351.htm

 此事一经披露,引起舆论关注。但对此事件的评论,大抵有三类,一是指责媒体失实,强调真实是媒体的第一责任;二是埋怨政府反应迟钝,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拖了20天才出来澄清;第三就是归咎于公众缺乏独立判断能力,一旦出现事关公众利益的一些报道或者传言出现,大多数人失去独立判断能力,不仅不假思索“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而且还自觉不自觉成为传播工具。

 这些确实是造成“西瓜注药水”事件的原因。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对媒体而言,要求真实,不等于能够永远真实,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抢发独家、追求吸引眼球,已是媒体对付竞争的手段,即使竞争相对充分国外媒体也不能够保证不失实。对政府而言,埋怨此次事件反应慢了的理由是“西瓜注药水”是技术含量不高,那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苏丹红”“欣弗”等技术含量相对高点的问题,怎么办呢?所以可以预想的是公众独立判断能力。

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近年来许多公共事件演化到真相大白的时候,公众独立判断能力的缺乏都是重要的原因,一般的如上述“西瓜注药水”事件,极端的有去年的“安徽接种疫苗事件”

 因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具有极大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提高政府统治的合法性。良好的政府...公众忧虑不安,觉得政府言行不一,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大大降低,对政府作为感到不满,对政府政策采取不合作、甚至......

所谓“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就是癔症的群体发作,亦称为歇斯底里集体发作。是由显著的精神刺激作用于癔症性格的人而导致的心理疾病,其中心理暗示(包括他人暗示与自我暗示)在疾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癔症的表现形式较多,有感觉和知觉的异常,如头痛、头晕、手足麻木感等等,或表现为运动障碍,如肢体瘫痪、抽搐等,或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如昏倒。一般说来,儿童较成年人容易发病,女性比男性容易发病。委屈、气愤、紧张、恐惧是癔症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常有癔症集体发作。尽管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但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其症状变化迅速,经常有明显的诱发性精神刺激,在引人注目的场合发作,症状具夸大性或表演性,有人围观时加重。暗示和自我暗示在症状的发生、加重、消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发作时主要使用心理治疗,如:(1)消除周围人的语言、行为等不良暗示作用。群体发作需要相互隔离,避免彼此暗示。(2)消除紧张和焦虑气氛,不表示过分的关切和照顾。(3)使用针灸、穴位注射、电刺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等方法,既起良性暗示作用,又改善发作后的头晕、头痛,心悸、肌肉酸痛、焦虑等症状。平时应注意解除不良刺激因素,改善周围环境,帮助患儿培养健全的人格。随着年龄增大、认识水平提高,癔症发作次数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