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未必见山,一针务求见血
事件:如果3年前问起腾讯是什么?你可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聊天工具QQ——IM(即时通讯)的代名词;如果1年前问起腾讯是什么?你可能会加上网络游戏、门户网站;如果3个月前问起腾讯是什么?你可能就一脸茫然……腾讯公司执行副总裁吴宵光对于腾讯的商业模式设想很简单:把传统生活搬上网络,打造在线生活。
评点:马化腾现在胃口很大,他说:“无线(增值)有100多亿元的盘子,我们必须进去;网游有7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广告有3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腾讯不能放弃的还有搜索、电子商务。”照这个趋势看,马化腾对腾讯的发展规划是,凡是具有WEB2.0元素和理念的事物,如IM、博客、SNS(网络交友平台)、RSS(简易信息聚合)、播客、智能搜索、网摘、P2P(点对点)、在线交易等都会在腾讯那里得到应用。目前,对腾讯的商业模式已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它什么都做,什么都沾,以至于它的主营业务都显得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从最初IM开始,腾讯的收入来源主要是QQ秀、QQ宠物、QQ空间和广告费,后来因为涉足网游产业,便多了一个利润点,再接下来便是在线交易、电子商务、电子杂志等。现在的腾讯基本上包括了互联网发展至今已有的集中收费模式:,网络广告(此类代表是雅虎、新浪)、竞价排名(谷歌、百度)、网络游戏(盛大、网易)、交易付费(eBay、淘宝网)、网上购物(亚马逊、当当)、电子商务(阿里巴巴)。腾讯俨然一副互联网江湖大佬的样子,凭借着5.5亿注册用户名, 2.2亿活跃用户和2000万最高在线的用户基础,腾讯的架势可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按照马化腾的说法,未来的腾讯将是实践ICEC的领头羊。所谓ICEC是指信息(I代表Information),通讯(C代表 Communication),娱乐(E 代表 Entertainment),商务(C 代表Commerce)。看得出来,腾讯已把Myspace当作努力的方向和竞争的对象。后者是网络社区的成功典范,它通过交友、博客、BBS等途径成功地把线下生活搬到网上,成为了当今美国年轻人网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腾讯也差不多依样画葫芦,先以QQ打下万里江山,然后通过通过QQ秀、QQ宠物、QQ空间提供增值服务、增强用户黏性、积累用户资源,接着再以IM平台为基础上叠加互联网增值、搜索、拍拍(拍卖)、网游等服务,进行一个纵向发展,全力打造集休闲、娱乐、互动、个性于一体的虚拟社区。从这点来看,腾讯与Myspace似乎是殊途同归,Myspace是从体验性向平台性延伸,腾讯是从平台性向体验性扩展。尽管如此,但人们难免有一点疑惑,那个让腾讯骄傲且言必称“平台”的巨大用户人群是否真能在打造腾讯帝国的“临门一脚”上一剑封喉?别忘了,google在全球也有不少的忠实用户,怎么没见它要大步迈向社区建设呢?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539
事件:眼看着二线城市房地产行业一派令人愉悦的美景,国际4A广告巨头奥美集团(中国)(以下简称奥美中国)终于忍不住出手了,通过资本运作快速切入以求分得一杯羹。奥美中国昨天宣布并购国内地产广告业大腕——黑弧广告。此起并购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国广告行业内具风向标意义的“大事件”。此前,面对房地产广告这块“大肥肉”,4A广告公司鲜有涉足中国地产行业。
评点:4A广告公司的优势在于全球性和全国性的媒体操作,地方性并不是它的强项。而地产企业的销售和广告宣传通常只局限在一个城市,这也就是为什么4A公司迟迟不介入中国地产行业的原因。既然这是公开的秘密,也是4A的行规,奥美为何还要“借尸还魂”,通过并购黑弧广告等一系列资本运作迅速进入到中国地产?好处不用多说,最主要的是规避了专业和资源不足的风险(借助黑弧广告,奥美可以把万科、华侨城、中信、中海、百仕达、顺弛、东海等原有客户收入囊中),又可以节省成本,但它的不安因素在于,奥美入主黑弧却并不参与到“黑弧奥美”具体项目的运作,更何况,房地产不同于其他行业,其市场本身十分独特,不同地区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要承揽该行业的广告宣传,则需要广告公司对地产市场要有相当精确的认识,并且有长期的实战经验,门槛之高、专业度之强可见一斑。而反观奥美,在这方面的表现甚至不如黑弧,所谓强龙难斗地头蛇,说得正是此理。因此,对于奥美黑弧的合作,除了有助于扩大资本之外,实在看不出奥美能给黑弧以怎样的帮助,而就黑弧目前的市场竞争力来看,也实在不需要奥美的介入(起码是不急着地需要)。从这点来看,奥美收购黑弧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不可猜度。尽管有人认为,奥美此举能使其顺利进入二线市场(奥美亚太区董事长杨明皓曾表示:“奥美中国看中的正是黑弧在二三级城市建立的地产资源和渠道。“)但正如我前面所分析的,收购专门做房地产广告的企业,未必就能帮助自身的地产广告上一个台阶。况且,奥美又不实际参与项目的运作,收购后的“黑弧奥美”还是互不干涉,各做各的,因此,我怀疑奥美的“醉翁之意”其实不在杨明皓所谓的“二线市场”,而是应该在账面文章,换言之,这一次只是“钱圈钱”的资本运作,别无其他。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556
事件:据《财经时报》报道,新的互联网视频管理条例将在下个月正式出台。据悉,“新条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广电总局将适当放宽网络视频提供商的准入机制和资质认证。凡是新浪、搜狐、网易、腾讯、TOM等上市互联网公司,均被视为拥有开展视频服务的资格。至于未上市公司则视情况而定。其次,个人传播视频内容,也需要领许可证。
评点:YouTube的成功,鼓舞了一大批如TVix.cn、56.com、UUME、土豆、优酷、6rooms等国内视频网站的出现。正值我国视频行业迅猛发展之际,广电总局出台的视频监管条例无疑是给眼下这股热潮的泼了盆冷水。根据新条例的规定,凡是上市互联网公司,均被视为拥有开展视频服务的资格,而其他网络视频提供商则要经过严格的准入和资质认证从;此外,个人传播视频内容,也需要领许可证。仅从内容看,还看不出该条例会对视频行业造成多少不利影响,但有一点很肯定,如果该条例过于严格或执行成本较高,必然会阻碍网络公司及整个行业的发展。例如,条例规定,除几个门户网站之外的任何网站均不得提供视频音频内容,或是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资格传播视频音频节目,如此一来,其结果是打击了一个很有发展空间的产业,限制了普通人表达自我的方式以及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管理成本。而且,《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电影公映许可证》等相关许可证的审核发放本身就有巨大的利益空间,因而极易诱发行政垄断、审批腐败。然而更有消息称,广电总局此举可能还只是政府加强互联网视频监管的一部分,将来可能会将p2p、视频分享、IPTV等纳入一套完整的管理和政策法规体系内。结合广电总局于2003年2月10日颁布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2004年7月又颁发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即“39号令”),都开始对包括互联网、手机、电视等不同终端在内的视频内容给予了诸多规定,由此不难发现,广电总局对信息监管在明显加强。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572
事件:国有资本领衔文化产业 2010前将推上市文化公司。这是昨天(9月13日)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透露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容。纲要强调,要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剥离企业的监管,努力形成一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企业与企业集团。
评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发展规划,难度之大,史无前例。据悉,因此原本设想制订一个更为长期的计划,最终只做成了未来5年的发展纲要。此前,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要完成文化发展纲要的编制。中央决策层意图通过大力推动“文化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带动综合国力的提升。就像韩国只用8年时间实现了文化产品逆差转顺差,主要是因为韩国政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特别的规划,支持力度非常大,收到了实效。韩国政府目前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0%~12%之间。而我国政府以此为借鉴,期望用10到20年时间,使文化产业占GDP的份额从目前的2.2%提高到8%左右,一举改变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被动局面,进而优化我国GDP构成,增强国际竞争的“软实力”。为此,《纲要》首次专门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在抓好文化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纲要》还确定了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门类——影视制作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此外,《纲要》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阐释值得关注。以前国家号召“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而现在则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这实际上是在非常具体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国家文化发展的成果。今后几年,地方将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切实把政府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对此,《纲要》强调要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及相配套的建议方案,正是国家致力于推进文化市场体制改革的一个信号。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586
事件:今后香港电影内地发行不会再受境外进口影片比例的限制了,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昨日表示,港片只要通过中影集团引进,电影审查通过即可获得在内地发行的公映许可证。
评点:据介绍,香港和内地合拍电影在主创人员上的比例上进一步放宽了,最多能占到2/3;电视方面,内地和香港合拍的电视剧作为国产电视剧可以在内地直接播出;合拍剧取消过去40集的集数限制,和国产电视剧的标准是相同的。今后,香港演员参加国产电视剧的审查可以放到省一级广电部门。而且香港的有线电视网络的经营公司经批准,可以在广东试点,为网络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这是广电总局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以来出台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报批时间有所节省,和港台演员方面的合作更加方便了,这同时给内地演员(或主创人员)带来一些压力。相比而言,香港演员在职业化、专业化、敬业化方面程度要比内地演员高,而且要价也低,性价比高,这意味着,倘若内地演员不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而是像以往那样一有名气就漫天要价,要演就演一号,影视制作公司自然会更倾向选择香港演员。另一方面,该措施对优化我国影视剧制作机制,提高我国影视作品市场竞争力,都带来积极影响。在香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本区域的观众资源极为有限,所以香港电视剧的制作通常都着眼于大陆市场乃至整个东南亚市场。为此他们要在最低成本控制基础上重视剧本的创作。在港剧的制作中,编剧的地位极其重要,由制片人选好编剧、导演之后,编剧的影响力就开始贯彻电视剧制作的始终。起始阶段,由制片人、导演和编剧一起设计制作方法和主题,编剧写好梗概,制片人和导演根据梗概制定计划方案,然后由编剧开始写作剧本,由导演和编剧反复交流后定稿。剧本完成后,编剧还要参与选择演员、选定名称、练习剧本的每一个环节。这一点,内地电视剧制作则稍逊一筹。基本表现为编剧地位不高(尽管编剧不可或缺),精品意识不强,内容抄袭跟风现象严重等。此外,港剧在制作过程中十分讲求效率(基于成本考虑),它并非严格遵循流程按部就班依序执行,而是根据需要灵活变通。这个变通不仅包括剧本策划、场景选择、演员挑选、实地拍摄有时要同步进行,也包括重视目标受众,有时甚至会根据观众的意见随时更改剧情,通常,在拍摄过程中,编剧会不断拿出已经写好的部分剧本和观众进行座谈或者在网上征询观众意见,并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加以改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内地同行学习的,也是此次措施带来的发展契机。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615
事件:Web2.0现象,以及相关产业族群的大规模涌现,是关于2006年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事实。虽说“幻象说”、“寒冬说”仍不时甚嚣尘上,但不可否认,Web2.0已经被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并唤醒了某种潜伏已久的张力,其张力之大,大到互联网既有的基础架构和权力格局,都将因此被刷新,而在Web1.0时期被奉为圭杲的那一套价值体系,亦将因此被重新估价。当然,Web2.0并没有引起中国互联网地壳板块式的裂变,也远非推倒重来式的否定之否定。实际上,Web2.0始终是、而且必然是对Web1.0的一次传承、一次升级、一次自我克服。但Web2.0也决不仅仅是一张期票——它为当下的中国互联网提供了一整套重构想像力边界的新方法、新规则。随着这些新方法、新规则次第浮现,中国互联网将经历其漫长时间曲线上第一个重要拐点。左右看看,你会发现,我们已经被“2.0版的事物”所包围。于是我们就来推出“2006(首届)Web2.0十大创新品牌”。
评点:Web2.0是真,是假,是有,是无,把理论的让给学界,把表现的留给我们。看看十大创新品牌都是干什么的,在一定程度上则回答了Web2.0是什么样的。譬如,OpenV是一个视频搜索,ChinaY是一个SNS网络校园生活平台,丫客网是一个类似美国Space.com的个人娱乐门户网站,56.com是一个草根播客(视频)分享的网站,风网100TV是一个衔接无线互联网(主要是手机)的视频分享网站,优酷网是一家定位于微视频内容的C2C(用户到用户)服务平台,风行是一个下一代P2P网络平台,贸易通社区是一个基于SNS的商务关系网(有点类似于阿里巴巴的网络社区),好得宝(Hotbo.cn)是一个旨在为国内用户采购国外商品的B2C和旨在为国外企业寻找国内代理、开店、物流的B2B进口业务的电子商务平台,265上网导航是一个通过网址导航、综合搜索、手机导航、网站联盟、互动社区、寻宝游戏等产品构筑起来的包罗庞杂的导航门户。通过了解这些创新网站的服务内容以及赖以发展的技术支持,我们大致可以描绘Web2.0的轮廓如下:Web2.0的主打产品是搜索、视频、播客、P2P以及集在线社交、个人空间、音乐共享、相册、博客、论坛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网络社区。至于技术(及其特征),Web2.0要求保持网站界面友好、傻瓜化操作、页面跳转快捷、要有网友的互动,另外还要有网摘UGC、标签、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设计的网页技术等。从目前看来,我国对Web2.0概念的理解与美国逐步缩小差距,但也存在一个时间差,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Web2.0产品的研发推出大致落后美国、英国一年,就像openV以Space.com为标杆,后者早在半年多以前就开始蓬勃发展,一跃成为当今美国点击率最高,注册人数最多的网站,而我国目前有许多致力于打造“网络第一社区”的网站,但至今尚无有明显的高低区分。也就是说,时间差使得中国不得不受制于西方互联网形态、范式的成果,但同时也为国内试图赶上Web2.0产业大潮的人创造了异军突起、一举成名的契机。在混乱中,谁都有机会。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621
事件:新华社有关负责人今天就《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的几个问题谈了看法: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新华社经授权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进行管理;二、1996年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归口管理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所有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都必须向新华社提出申请。新公布的《管理办法》是对1996年授权的保留和延续。我们对境外通讯社管理的政策没有变化;三、《管理办法》的管理对象是境外通讯社。《管理办法》管理的内容包括:1、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的外国通讯社和具有通讯社性质的外国新闻信息发布机构;2、接受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文字、图片、图表等新闻信息的媒体和非媒体用户;3、指定代理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业务的机构;四、《管理办法》的出台是依法保护外国通讯社在中国的正当权益,依法保障金融经济信息的流通。同时,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合法地开展业务。
评点:上周日新发布的《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使新华社顿时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以及国人不断获得新的信息来源渠道,这家一直以来扮演着政府喉舌喉舌的国家通讯社正在经历向左还是向右的角色再定位的转型阶段。此次新办法的出台,无疑是为新华社重新确立新闻舆论传播地位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是它作为中国信息渠道的要塞加强自身竞争力并增进其国际影响力的积极举措。今后,新华社将重点承担起树立正确舆论导向的先行者角色,既要强调国内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政治经济秩序,也要和其他国内媒体一起向世界传播中国“和成天下”的理念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把该办法看作是为2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作好准备。届时,全世界的目光聚集中国,中国将成为热点新闻、重大信息的策源地,而新华社则责无旁贷地要肩负新闻采编、信息传播的重要使命。另外,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层面来看,颁布的新办法已开始显露出了新华社欲成为全球媒体巨头的雄心壮志。新华社现任社长田聪,在近期一本新华社主办的杂志上表示,希望新华社将来能与路透、彭博和其他新闻机构竞争。这暗示着,中国方面将进一步统一认识,要使自己的新闻通讯产品更具有市场号召力和竞争力。就目前来看,新华社先是通过办法让外国新闻机构通过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华销售他们的财经资讯产品,分享收益之余不断学习对方的方法、经验。在不远的将来,新华社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锻造利器,从而成为能与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和路透社(Reuters)等世界几大新闻社同等话语实力的新闻媒体,这不仅是新华社前进的方向,也是国人自强不息,强国强民的朴实愿望。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632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七日
事件:如果3年前问起腾讯是什么?你可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聊天工具QQ——IM(即时通讯)的代名词;如果1年前问起腾讯是什么?你可能会加上网络游戏、门户网站;如果3个月前问起腾讯是什么?你可能就一脸茫然……腾讯公司执行副总裁吴宵光对于腾讯的商业模式设想很简单:把传统生活搬上网络,打造在线生活。
评点:马化腾现在胃口很大,他说:“无线(增值)有100多亿元的盘子,我们必须进去;网游有7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广告有3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腾讯不能放弃的还有搜索、电子商务。”照这个趋势看,马化腾对腾讯的发展规划是,凡是具有WEB2.0元素和理念的事物,如IM、博客、SNS(网络交友平台)、RSS(简易信息聚合)、播客、智能搜索、网摘、P2P(点对点)、在线交易等都会在腾讯那里得到应用。目前,对腾讯的商业模式已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它什么都做,什么都沾,以至于它的主营业务都显得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从最初IM开始,腾讯的收入来源主要是QQ秀、QQ宠物、QQ空间和广告费,后来因为涉足网游产业,便多了一个利润点,再接下来便是在线交易、电子商务、电子杂志等。现在的腾讯基本上包括了互联网发展至今已有的集中收费模式:,网络广告(此类代表是雅虎、新浪)、竞价排名(谷歌、百度)、网络游戏(盛大、网易)、交易付费(eBay、淘宝网)、网上购物(亚马逊、当当)、电子商务(阿里巴巴)。腾讯俨然一副互联网江湖大佬的样子,凭借着5.5亿注册用户名, 2.2亿活跃用户和2000万最高在线的用户基础,腾讯的架势可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按照马化腾的说法,未来的腾讯将是实践ICEC的领头羊。所谓ICEC是指信息(I代表Information),通讯(C代表 Communication),娱乐(E 代表 Entertainment),商务(C 代表Commerce)。看得出来,腾讯已把Myspace当作努力的方向和竞争的对象。后者是网络社区的成功典范,它通过交友、博客、BBS等途径成功地把线下生活搬到网上,成为了当今美国年轻人网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腾讯也差不多依样画葫芦,先以QQ打下万里江山,然后通过通过QQ秀、QQ宠物、QQ空间提供增值服务、增强用户黏性、积累用户资源,接着再以IM平台为基础上叠加互联网增值、搜索、拍拍(拍卖)、网游等服务,进行一个纵向发展,全力打造集休闲、娱乐、互动、个性于一体的虚拟社区。从这点来看,腾讯与Myspace似乎是殊途同归,Myspace是从体验性向平台性延伸,腾讯是从平台性向体验性扩展。尽管如此,但人们难免有一点疑惑,那个让腾讯骄傲且言必称“平台”的巨大用户人群是否真能在打造腾讯帝国的“临门一脚”上一剑封喉?别忘了,google在全球也有不少的忠实用户,怎么没见它要大步迈向社区建设呢?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539
事件:眼看着二线城市房地产行业一派令人愉悦的美景,国际4A广告巨头奥美集团(中国)(以下简称奥美中国)终于忍不住出手了,通过资本运作快速切入以求分得一杯羹。奥美中国昨天宣布并购国内地产广告业大腕——黑弧广告。此起并购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国广告行业内具风向标意义的“大事件”。此前,面对房地产广告这块“大肥肉”,4A广告公司鲜有涉足中国地产行业。
评点:4A广告公司的优势在于全球性和全国性的媒体操作,地方性并不是它的强项。而地产企业的销售和广告宣传通常只局限在一个城市,这也就是为什么4A公司迟迟不介入中国地产行业的原因。既然这是公开的秘密,也是4A的行规,奥美为何还要“借尸还魂”,通过并购黑弧广告等一系列资本运作迅速进入到中国地产?好处不用多说,最主要的是规避了专业和资源不足的风险(借助黑弧广告,奥美可以把万科、华侨城、中信、中海、百仕达、顺弛、东海等原有客户收入囊中),又可以节省成本,但它的不安因素在于,奥美入主黑弧却并不参与到“黑弧奥美”具体项目的运作,更何况,房地产不同于其他行业,其市场本身十分独特,不同地区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要承揽该行业的广告宣传,则需要广告公司对地产市场要有相当精确的认识,并且有长期的实战经验,门槛之高、专业度之强可见一斑。而反观奥美,在这方面的表现甚至不如黑弧,所谓强龙难斗地头蛇,说得正是此理。因此,对于奥美黑弧的合作,除了有助于扩大资本之外,实在看不出奥美能给黑弧以怎样的帮助,而就黑弧目前的市场竞争力来看,也实在不需要奥美的介入(起码是不急着地需要)。从这点来看,奥美收购黑弧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不可猜度。尽管有人认为,奥美此举能使其顺利进入二线市场(奥美亚太区董事长杨明皓曾表示:“奥美中国看中的正是黑弧在二三级城市建立的地产资源和渠道。“)但正如我前面所分析的,收购专门做房地产广告的企业,未必就能帮助自身的地产广告上一个台阶。况且,奥美又不实际参与项目的运作,收购后的“黑弧奥美”还是互不干涉,各做各的,因此,我怀疑奥美的“醉翁之意”其实不在杨明皓所谓的“二线市场”,而是应该在账面文章,换言之,这一次只是“钱圈钱”的资本运作,别无其他。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556
事件:据《财经时报》报道,新的互联网视频管理条例将在下个月正式出台。据悉,“新条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广电总局将适当放宽网络视频提供商的准入机制和资质认证。凡是新浪、搜狐、网易、腾讯、TOM等上市互联网公司,均被视为拥有开展视频服务的资格。至于未上市公司则视情况而定。其次,个人传播视频内容,也需要领许可证。
评点:YouTube的成功,鼓舞了一大批如TVix.cn、56.com、UUME、土豆、优酷、6rooms等国内视频网站的出现。正值我国视频行业迅猛发展之际,广电总局出台的视频监管条例无疑是给眼下这股热潮的泼了盆冷水。根据新条例的规定,凡是上市互联网公司,均被视为拥有开展视频服务的资格,而其他网络视频提供商则要经过严格的准入和资质认证从;此外,个人传播视频内容,也需要领许可证。仅从内容看,还看不出该条例会对视频行业造成多少不利影响,但有一点很肯定,如果该条例过于严格或执行成本较高,必然会阻碍网络公司及整个行业的发展。例如,条例规定,除几个门户网站之外的任何网站均不得提供视频音频内容,或是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资格传播视频音频节目,如此一来,其结果是打击了一个很有发展空间的产业,限制了普通人表达自我的方式以及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管理成本。而且,《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电影公映许可证》等相关许可证的审核发放本身就有巨大的利益空间,因而极易诱发行政垄断、审批腐败。然而更有消息称,广电总局此举可能还只是政府加强互联网视频监管的一部分,将来可能会将p2p、视频分享、IPTV等纳入一套完整的管理和政策法规体系内。结合广电总局于2003年2月10日颁布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2004年7月又颁发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即“39号令”),都开始对包括互联网、手机、电视等不同终端在内的视频内容给予了诸多规定,由此不难发现,广电总局对信息监管在明显加强。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572
事件:国有资本领衔文化产业 2010前将推上市文化公司。这是昨天(9月13日)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透露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容。纲要强调,要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剥离企业的监管,努力形成一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企业与企业集团。
评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发展规划,难度之大,史无前例。据悉,因此原本设想制订一个更为长期的计划,最终只做成了未来5年的发展纲要。此前,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要完成文化发展纲要的编制。中央决策层意图通过大力推动“文化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带动综合国力的提升。就像韩国只用8年时间实现了文化产品逆差转顺差,主要是因为韩国政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特别的规划,支持力度非常大,收到了实效。韩国政府目前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0%~12%之间。而我国政府以此为借鉴,期望用10到20年时间,使文化产业占GDP的份额从目前的2.2%提高到8%左右,一举改变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被动局面,进而优化我国GDP构成,增强国际竞争的“软实力”。为此,《纲要》首次专门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在抓好文化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纲要》还确定了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门类——影视制作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此外,《纲要》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阐释值得关注。以前国家号召“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而现在则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这实际上是在非常具体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国家文化发展的成果。今后几年,地方将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切实把政府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对此,《纲要》强调要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及相配套的建议方案,正是国家致力于推进文化市场体制改革的一个信号。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586
事件:今后香港电影内地发行不会再受境外进口影片比例的限制了,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昨日表示,港片只要通过中影集团引进,电影审查通过即可获得在内地发行的公映许可证。
评点:据介绍,香港和内地合拍电影在主创人员上的比例上进一步放宽了,最多能占到2/3;电视方面,内地和香港合拍的电视剧作为国产电视剧可以在内地直接播出;合拍剧取消过去40集的集数限制,和国产电视剧的标准是相同的。今后,香港演员参加国产电视剧的审查可以放到省一级广电部门。而且香港的有线电视网络的经营公司经批准,可以在广东试点,为网络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这是广电总局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以来出台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报批时间有所节省,和港台演员方面的合作更加方便了,这同时给内地演员(或主创人员)带来一些压力。相比而言,香港演员在职业化、专业化、敬业化方面程度要比内地演员高,而且要价也低,性价比高,这意味着,倘若内地演员不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而是像以往那样一有名气就漫天要价,要演就演一号,影视制作公司自然会更倾向选择香港演员。另一方面,该措施对优化我国影视剧制作机制,提高我国影视作品市场竞争力,都带来积极影响。在香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本区域的观众资源极为有限,所以香港电视剧的制作通常都着眼于大陆市场乃至整个东南亚市场。为此他们要在最低成本控制基础上重视剧本的创作。在港剧的制作中,编剧的地位极其重要,由制片人选好编剧、导演之后,编剧的影响力就开始贯彻电视剧制作的始终。起始阶段,由制片人、导演和编剧一起设计制作方法和主题,编剧写好梗概,制片人和导演根据梗概制定计划方案,然后由编剧开始写作剧本,由导演和编剧反复交流后定稿。剧本完成后,编剧还要参与选择演员、选定名称、练习剧本的每一个环节。这一点,内地电视剧制作则稍逊一筹。基本表现为编剧地位不高(尽管编剧不可或缺),精品意识不强,内容抄袭跟风现象严重等。此外,港剧在制作过程中十分讲求效率(基于成本考虑),它并非严格遵循流程按部就班依序执行,而是根据需要灵活变通。这个变通不仅包括剧本策划、场景选择、演员挑选、实地拍摄有时要同步进行,也包括重视目标受众,有时甚至会根据观众的意见随时更改剧情,通常,在拍摄过程中,编剧会不断拿出已经写好的部分剧本和观众进行座谈或者在网上征询观众意见,并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加以改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内地同行学习的,也是此次措施带来的发展契机。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615
事件:Web2.0现象,以及相关产业族群的大规模涌现,是关于2006年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事实。虽说“幻象说”、“寒冬说”仍不时甚嚣尘上,但不可否认,Web2.0已经被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并唤醒了某种潜伏已久的张力,其张力之大,大到互联网既有的基础架构和权力格局,都将因此被刷新,而在Web1.0时期被奉为圭杲的那一套价值体系,亦将因此被重新估价。当然,Web2.0并没有引起中国互联网地壳板块式的裂变,也远非推倒重来式的否定之否定。实际上,Web2.0始终是、而且必然是对Web1.0的一次传承、一次升级、一次自我克服。但Web2.0也决不仅仅是一张期票——它为当下的中国互联网提供了一整套重构想像力边界的新方法、新规则。随着这些新方法、新规则次第浮现,中国互联网将经历其漫长时间曲线上第一个重要拐点。左右看看,你会发现,我们已经被“2.0版的事物”所包围。于是我们就来推出“2006(首届)Web2.0十大创新品牌”。
评点:Web2.0是真,是假,是有,是无,把理论的让给学界,把表现的留给我们。看看十大创新品牌都是干什么的,在一定程度上则回答了Web2.0是什么样的。譬如,OpenV是一个视频搜索,ChinaY是一个SNS网络校园生活平台,丫客网是一个类似美国Space.com的个人娱乐门户网站,56.com是一个草根播客(视频)分享的网站,风网100TV是一个衔接无线互联网(主要是手机)的视频分享网站,优酷网是一家定位于微视频内容的C2C(用户到用户)服务平台,风行是一个下一代P2P网络平台,贸易通社区是一个基于SNS的商务关系网(有点类似于阿里巴巴的网络社区),好得宝(Hotbo.cn)是一个旨在为国内用户采购国外商品的B2C和旨在为国外企业寻找国内代理、开店、物流的B2B进口业务的电子商务平台,265上网导航是一个通过网址导航、综合搜索、手机导航、网站联盟、互动社区、寻宝游戏等产品构筑起来的包罗庞杂的导航门户。通过了解这些创新网站的服务内容以及赖以发展的技术支持,我们大致可以描绘Web2.0的轮廓如下:Web2.0的主打产品是搜索、视频、播客、P2P以及集在线社交、个人空间、音乐共享、相册、博客、论坛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网络社区。至于技术(及其特征),Web2.0要求保持网站界面友好、傻瓜化操作、页面跳转快捷、要有网友的互动,另外还要有网摘UGC、标签、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设计的网页技术等。从目前看来,我国对Web2.0概念的理解与美国逐步缩小差距,但也存在一个时间差,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Web2.0产品的研发推出大致落后美国、英国一年,就像openV以Space.com为标杆,后者早在半年多以前就开始蓬勃发展,一跃成为当今美国点击率最高,注册人数最多的网站,而我国目前有许多致力于打造“网络第一社区”的网站,但至今尚无有明显的高低区分。也就是说,时间差使得中国不得不受制于西方互联网形态、范式的成果,但同时也为国内试图赶上Web2.0产业大潮的人创造了异军突起、一举成名的契机。在混乱中,谁都有机会。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621
事件:新华社有关负责人今天就《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的几个问题谈了看法: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新华社经授权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进行管理;二、1996年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归口管理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所有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都必须向新华社提出申请。新公布的《管理办法》是对1996年授权的保留和延续。我们对境外通讯社管理的政策没有变化;三、《管理办法》的管理对象是境外通讯社。《管理办法》管理的内容包括:1、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的外国通讯社和具有通讯社性质的外国新闻信息发布机构;2、接受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文字、图片、图表等新闻信息的媒体和非媒体用户;3、指定代理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业务的机构;四、《管理办法》的出台是依法保护外国通讯社在中国的正当权益,依法保障金融经济信息的流通。同时,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合法地开展业务。
评点:上周日新发布的《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使新华社顿时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以及国人不断获得新的信息来源渠道,这家一直以来扮演着政府喉舌喉舌的国家通讯社正在经历向左还是向右的角色再定位的转型阶段。此次新办法的出台,无疑是为新华社重新确立新闻舆论传播地位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是它作为中国信息渠道的要塞加强自身竞争力并增进其国际影响力的积极举措。今后,新华社将重点承担起树立正确舆论导向的先行者角色,既要强调国内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政治经济秩序,也要和其他国内媒体一起向世界传播中国“和成天下”的理念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把该办法看作是为2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作好准备。届时,全世界的目光聚集中国,中国将成为热点新闻、重大信息的策源地,而新华社则责无旁贷地要肩负新闻采编、信息传播的重要使命。另外,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层面来看,颁布的新办法已开始显露出了新华社欲成为全球媒体巨头的雄心壮志。新华社现任社长田聪,在近期一本新华社主办的杂志上表示,希望新华社将来能与路透、彭博和其他新闻机构竞争。这暗示着,中国方面将进一步统一认识,要使自己的新闻通讯产品更具有市场号召力和竞争力。就目前来看,新华社先是通过办法让外国新闻机构通过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华销售他们的财经资讯产品,分享收益之余不断学习对方的方法、经验。在不远的将来,新华社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锻造利器,从而成为能与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和路透社(Reuters)等世界几大新闻社同等话语实力的新闻媒体,这不仅是新华社前进的方向,也是国人自强不息,强国强民的朴实愿望。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1632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