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水浒(连载一)


楔子
     诗曰:
暂时罢鼓膝间琴,闲把遗篇阅古今。
长叹贤君务勤俭,深悲庸主事荒淫。
致平端自亲贤哲,稔乱无非近佞臣。
说破兴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

高俅的老爹高老头病重的时候拔高俅唤到榻前,要他去投奔他的远房叔叔、大宋国家蹴鞠队前任总教头高风文的足毬学堂。一来高老头已自知自己病入膏肓,命不久矣,要提早为高俅找好落脚的地方,好能让这小猴儿能够顺顺当当地长大;二来正好也正好借此机会让自己的堂兄弟高风文教他几脚蹴鞠功夫,好让高俅也能打上大宋蹴鞠甲级联赛,好的话没准儿还能入选大宋蹴鞠国家队,成个大腕啥的,这样的话不但高俅一生衣食无忧,还能光宗耀祖。
本来高老头老早就有此想法,可是高风文嫌这小猴儿不是那块料,并且眉目之间隐隐有奸诈之气,一直不肯应允。这回我马上就要死掉了,剩下这小猴儿孤苦伶仃的想必风文兄弟不会在推托了吧。
于是高老头便央人请来了庄上的写字先生,哆哆嗦嗦、颤颤巍巍、一句三喘地口述完写给高风文的信,又让先生为他念了一遍,确认满意之后便把信给高俅缝在裤衩里头,又一次次地详细告诉了高俅他的远房叔叔高风文的样貌和地址,直到高俅熟练地倒背下来,老头才带着一丝满意的微笑撒手西归了。
高俅杀猪一般的哭了一通,在庄上好心人的帮助下埋葬了父亲,变卖了家产,便踏上了投奔高风文的路。这时候的高俅十六岁。

当高俅终于来到东京汴梁,叩开高风文家的门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零一十三天以后的事情了。二人见面抱头痛哭然后高俅美美地吃喝一顿按下不表。
第二天一大早,高俅早早地从暖烘烘的被窝里爬了出来。洗漱完毕,来到操练场上先行做开了热身。这一点,高俅可是谨记了先考高老头的谆谆告诫:初来乍到,一定要踏踏实实,好好表现,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可谁知高俅形单影只地在寒风凛冽的操练场上哆嗦了将近两个时辰之后,却被高风文唤回了客厅。
高风文说,学蹴鞠,要先测试智商。这是高风文的独特见解。高风文说,现代蹴鞠不能用脚来踢,而要用脑袋去踢。——这里的脑袋不是指头毬,而是用大脑、用脑子来踢。可是大多数人都不能领会这其中的玄妙。乃至后人在研究高风文留下的蹴鞠理论时,居然片面地把其视为单纯的头毬理论,并将这头毬发挥之极致,一举赢得了“亚洲头毬队”的荣誉称号。若高风文泉下有知,肯定会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把这个理论说得再白吃一些。自然,这是后话。——这也是高风文之所以能够在人才济济、群贤云集的大宋职业蹴鞠界独树一帜,成为蹴坛独一无二的理论型教头,并最终能够成为大宋国家蹴鞠队总教头,并成功带领毬队战胜数十年来从未战胜过的大辽以及扶桑蹴鞠队的法宝之一。
高风文的第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宋江的爹爹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宋大毛,老二叫宋二毛,那么老三叫什么?宋三毛!高俅不假思索地答道。
高风文一脸苦笑,不置可否。
接下来是第二道题目:你们十个人一起赛跑,你超过了第二名,那么你是第几名啊?高俅咬着指头吭吭吃吃琢磨了半天:我是第一名啊!
高风文的脸色愈来愈难看。
第三道题目:一只蛤蟆要从一口一丈深的井中爬出来。蛤蟆白天往上爬三尺,然后夜里又退一尺。问:几天哈马能够爬出来?注:一丈=十尺。
高俅又啃了半天指头,吭吭吃吃,答不上来。
高风文的脸已经越来越像猪肝了。
当高风文还想出第四道题目的时候,旁边的师爷把他拦住了。小少爷的智商也就如此了,您老就别难为他了。高风文想想也是:孩子啊,看来你是做不了职业蹴鞠运动员了啊,就你这智商,只能做房地产。房地产从业者第一不需要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你的这点逻辑思维已经游刃有余了;第二,看来你对数字不敏感,算术一塌糊涂,正好房地产策划基本用不上算术,即便你用了,别人也看不懂;第三,通过你的面相,可以看出你小子人比较机灵,溜须拍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工夫一流,左右逢源,从事房地产那是太合适不过的了;第四,你叔叔我在大宋朝野还算个人物,黑白道上都有朋友,并且未来及有可能荣登大宝的端王爷赵佶曾经给我学过几年的蹴鞠,这将会是一个后期表现十分出色的潜力股。综上所述,你已经具备了房地产从业者的几乎所有条件,本来房地产开发商是最适合你这种智商的,但是你没有启动资金,也就是没钱,并且看你的面相,恐怕是一辈子也做不成老板的。先从房地产策划做起吧,这个行业基本上就是为你的这种智商而设的。如果做得好,叔叔我可以给你投资,我做投资商,你做开发商,有钱大家赚。这样吧,我写封信,给你推荐一个去处,让你先接受一些系统的专业训练。
于是高风文修书一封,推荐他去找当时大宋的地产理论界权威苏东坡苏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