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商改司与中国饭店协会《2005中国经济型饭店年度报告》。
5月18日,商务部商改司与中国饭店协会在北京举行第二届中国经济型饭店投资论坛,首次发布《2005中国经济型饭店年度报告》。中国商务部官员表示,倡导和发展经济型饭店,对于中国住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中国将从四方面促进经济型饭店发展。一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连锁化、规模化是经济型饭店发展的重要模式。随着中国经济型饭店品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品牌特许经营将成为重要的扩张模式。为规范连锁经营的发展,商务部已经出台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他透露,《商业特许经营条例》有望在今年出台。二是制定出台经济型饭店相关标准。经济型饭店相关标准主要涉及相关业态的进一步细分及其服务质量的规范。对于引导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经济型饭店企业的运作和经营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饭店协会正在对其进行组织制定。三是加强信息交流和引导。商务部与中国饭店协会首次在全国开展了经济型饭店企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推出《2006年中国经济型饭店年度报告》。今后计划每年发布此项报告,为引导和规范经济型饭店发展创造条件。四是加强对经济型饭店发展和运作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于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关院校、研究机构和专家要通过总结成功经验,升华理论,探寻规律,为中国经济型饭店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商务部与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开展的首次全国经济型饭店企业调查显示,目前排名前三强的锦江之星、如家、莫泰168近三年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可以达到90%左右。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认为:一是其较高的性价比,填补了当前我国饭店业市场的需求缺口;二是其近30%的年投资回报率,且现金流稳定,成为众多稳健型行业基金的投资热点;三是品牌管理公司的日益成熟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进一步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和操作难度。根据预计,在未来的十年内,国内经济型饭店的客房数将超过现在星级饭店的客房量,成为我国住宿市场的主流,而领先的经济型饭店品牌将有望率先进入饭店品牌的全球前十强。在论坛上,商务部商改司与中国饭店协会首次发布了《2005中国经济型饭店年度报告》。
国家发改委发表《2006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表了《2006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一、总体水平:1、市场供应。根据本次调查估测,截止到2005年年底,中国住宿业市场上共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型饭店连锁品牌50家,已开业饭店数超过600家,已开业房间总数达50,000间。根据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已开业客房数排序的2005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供应前十强为:(1)锦江之星(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1997.2成立)、主要投资方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已开业客房数9877、已开业饭店数69。(2)如家酒店连锁(上海如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002.6成立)、主要投资方首旅集团、携程旅游网、已开业客房数8967、已开业饭店数75。(3)莫泰168(上海莫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003.4成立)、主要投资方美林阁餐饮酒店管理公司、大众企业公司、已开业客房数4878、已开业饭店数20。(4)中州快捷(中州快捷酒店投资管理公司2004成立)、主要投资方河南中州国际集团、已开业客房数4000、已开业饭店数25。(5)中江之旅(北京中江之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999.12成立)、已开业客房数2700、已开业饭店数23。(6)新宇之星(浙江新宇之星连锁宾馆2003.4成立)、主要投资方浙江新宇集团、已开业客房数1809、已开业饭店数18。(7)速8(速伯艾特(北京)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004.4成立)、主要投资方天瑞酒店开发有限公司、已开业客房数1627、已开业饭店数17。(8)城市之家(安徽古井酒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2.10成立)、主要投资方古井集团、已开业客房数872、已开业饭店数7。(9)扬子江饭店(湖北扬子江饭店有限公司1998.5成立)、主要投资方武汉扬子江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开业客房数752、已开业饭店数13。(10)7天连锁酒店(七天酒店连锁集团有限公司2005.3.7成立)、主要投资方Days Group Holding Limited Co.、已开业客房数662、已开业饭店数6。2、总体特点。目前,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上前十名品牌企业的成立时间都不长,平均年龄为4年,投资方有饭店行业背景的比例为50%左右,扩张模式主要以直营为主,直营店比例为70%,企业间尚未出现重大的品牌收购交易。与发展相对稳定的中国高星级饭店市场相比,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市场供应具有强烈的反差性。一是经济型饭店业态处于较为高速的成长期,二是本土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三是市场扩张方式以直接投资为主。主要品牌企业市场2005年增长情况为:(1)锦江之星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47家、6354间分别增长53%和55%;2005年底总饭店数(包括已开业饭店数、筹建中饭店数、已签约待筹建饭店数。下同)110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包括已开业饭店客房数、筹建中饭店客房数、已签约待筹建饭店客房数。下同)15475间。(2)如家酒店连锁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45家、4903间分别增长75% 和83%;2005年底总饭店数104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11754间。(3)莫泰168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9家、2000间分别增长122%和150%;2005年底总饭店数40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9560间。(4)中州快捷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18家、3000间分别增长39% 和33%;2005年底总饭店数36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无。(5)中江之旅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23家、2700间持平;2005年底总饭店数23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2700间。(6)新宇之星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10家、768间分别增长64%和90%;2005年底总饭店数19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无。(7)速8酒店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8家、931间分别增长143%和117%;2005年底总饭店数40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4215间。(8)城市之家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2家、408间分别增长133%和114%;2005年底总饭店数9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无。(9)扬子江饭店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11家、652间分别增长18%和15%;2005年底总饭店数33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1752间。(10)7天酒店连锁2005年底比2004年底的0家、0间分别增长100%;2005年底总饭店数6家、2005年底总客房数662间。3、平均增长率。2005年,市场供应前十名的经济型品牌平均增长速度为74%,基于各品牌企业在成立时间、扩张模式、市场战略、区域布局、资金供应等不尽相同的主导因素,上述前十强的增长率差距较大,生动地反映了2005年度中国经济型品牌成长过程中的波动性。因此,74%的平均增长率也仅是一个平均值的概念。4、分布情况。2005年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的饭店与客房区域分布,突出反映了中国经济型饭店典型的商务特征,经济和土地价格上涨最快的华东地区占领了我国经济型饭店的半壁江山,达60%以上。紧随其后的是华北区和华南区,其中,由于华北的经济型饭店平均体量小于华东区域,因此,华北区饭店比例为16%,而客房比例为12%。受土地和客源供需矛盾的影响,这种区域格局在短期内将进一步延续。二、产品特征:1、体量。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平均体量达到了127间,尤其是莫泰168 以平均244间的规模不断地挑战市场的极限与业界的惊讶,500多间房的莫泰168延安西路店在05年底以开业半年的时间就达到了100%的出租率的事实不仅体现创新的力量,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的潜在容量。2、来源与规模。根据调查数据,在现有各品牌企业直营店改造前的物业中,属于酒店改造的比例为51%,而新建物业为13%,说明了中国经济型饭店的良性发展对改善原有饭店行业资产质量、盘活国有资产、提升社会资源使用效率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在现有经济型饭店的物业中,89%是通过租赁来取得经营权,既减少了资金成本,又缩短了建设周期,但同时,也可能失去通过持有物业而获得的物业升值的潜在赢利机会。调查中发现,不同的品牌企业主流店态的主体规模、大堂、餐厅面积差距较大,当然,这种差距不排除由大部分物业为酒店改造而带来的先天性差异,但在客房这一核心产品上差距较小,有较强的趋同性。在众多参与调查的所有企业中,能提供正餐服务的单店比例仅为38%。3、服务项目。在调查中发现,公共休息区域、公共卫生间、停车场、中央消防系统、电梯、电视、电话、分体空调、室内卫生间、24小时热水已成为所有经济型饭店都配置的基本设施,在核心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商务服务和自助服务设施的提供比例较高。但在提供的具体设施设备性能和服务品质上,不同的品牌表现不尽相同。4、市场趋势。通过调查经营者对各项选址标准重要性的排列次序表明,目前主流经济型饭店品牌关注的重点是商务型经济型酒店,而对旅游型经济型饭店和社区型经济型饭店的关注度较低,同时,对日益高涨的物业租赁价格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在对经济型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调查中,持续保持的产品与服务质量受到了各家企业最多的关注,反映了经济型饭店企业经营者的日益成熟,品牌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和技术层面提升到了支持系统和管理体系的竞争层面上。5、人员状况。在调查的经济型饭店企业中,单店每间客房的人房比平均值均在0.5以下,其中,0.3-0.4的区间比例最大为54%。说明在劳动生产率的控制上,各品牌企业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保持了一个适度的平衡。由于前述在经济型饭店物业中50%以上为酒店改造,所以对36%的原酒店从业人员的来源也不难理解,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型饭店对饭店资源的整体整合能力。从业人员中18%的农民工、10%的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的来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对弱势就业人群具有的较强吸纳能力。三、市场表现:1、市场份额。立足于全国布局的锦江之星与如家分别以20%和18%的比例,领先于目前尚处于区域发展的其他品牌,随着锦江之星、如家上市融资计划的成功实现,不排除在未来通过对其他品牌的收购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可能性。2、经营模式。2005年,全国经济型饭店品牌企业平均70%的直营比例既是中国经济型饭店初级发展阶段市场驱动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为下一阶段以品牌特许为车轮的高速扩张预留了空间。而随着合适物业的竞价成本高企和资源日益稀缺,潜在的加盟商将为今后各品牌企业关注的重点。3、客源情况。相对于国际上经济型饭店市场50%以上的商务散客来源,中国经济型饭店37%的商务散客的比例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同时,随着国内自助游和休闲市场的升温,休闲度假散客的比例也有望提升。调查中发现,92%以上的经济型饭店市场的客源为国内客人,8%为入境客人,现阶段这样的客源结构给了本土经济型饭店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平均逗留天数为1.92天。4、房价与出租率。中国各主要区域经济型饭店平均房价基本上与各主要区域高星级饭店平均房价的变动正相关,但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变动幅度上,经济型饭店的变动幅度要小于高星级市场的价格变动幅度。2005年,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平均房价为154元,而且,75%的受调查企业认为2006年我国经济型市场的平均房价还将继续上涨。2005年,中国经济型饭店89%的平均出租率位居中国饭店业各种业态之首,产品性价比高和市场供应的相对稀缺是两个主要推动力量。77%以上的受调查企业预计2006年我国经济型饭店市场的平均出租率还将进一步增长。从调查企业提供的数据来看,2005年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平均RevPAR(RevPAR是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的缩写,是指每间可借出客房产生的平均实际营业收入,用实际平均房价乘以出租率即可)为138元,已基本接近同时期三星级饭店的平均Revpar水平,并对其市场形成明显的挤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