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股灾片断回放
时间:
地点:美国
镜头回放: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大萧条)后,由罗斯福总统下令设立的,它的成立是为了防止股市再度遭受更多的股灾和欺诈性证券活动的感染。
然而,SEC可以带给投资者正确的信息,却不能代替投资者思考。20世纪60年代初及70年代,投资者尚未看到公司的投资价值,于是许多上市公司开始过度吹嘘的行为来吸引公众的眼球。
始于1982年夏天的大牛市,一直持续到1986年和1987年。这一轮大牛市是在对手接收、杠杆收购及合并浪潮的推动下升温的。实际上,许多公司是通过违规筹资来进行收购交易的。在那个年代,公司通过不断地收购其他公司而简直呈几何级数成长。在杠杆收购中,通过销售垃圾债券给公众来筹措巨额数量的资本。垃圾债券是一种损失风险很高的债券,因此,它的利率很高。通过卖垃圾债券筹资以购买想要得到的公司。IPO(公司首次新股发行)也变成了市场的一种时尚。“微型计算机”也是一个成长最快的行业。人们开始注意到作为一种革命工具,个人计算机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创造美妙的利润机会。投资者被吸引到这种传染性的兴奋中来,类似于历史上任何其他泡沫和股灾一样。这一种兴奋再一次使人们相信“市场总是向上的”。
尽管经济增长很强劲,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仍无法防止不规范的IPO及内幕交易。1987年初,SEC展开了众多的有关违规的内幕人交易的调查。这带给当时的投资者一种警觉。同时,由于过头强劲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开始抬头并受到人们关注。美联储迅速提高短期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压力。不幸的是,它对股市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许多机构交易公司开始利用组合保险来防止股市下跌所带来的损失。组合保险是一种业务,它利用期货合约当作一种保单。当股灾发生的时候,持有期货合约的人能获得一种收益,以抵补持股的损失。在利率上升后,许多大机构公司几乎同时开始采用组合保险。于是,期货市场在几分钟内成交数十亿美元,从而引起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剧烈振荡。再加上股票持有人几乎同时竞相抛售,市场几乎不能处理如此庞大而集中的卖出指令,大多数人因无买者而根本卖不出手中的股票。
一天之内,5000亿美元从道琼斯指数中蒸发掉了。全世界各国股市几乎同时暴跌。当个体投资者听说巨大的股灾发生时,他们纷纷慌乱地给经纪人打电话,众多的顾客电话让经纪人无法应对,最终导致大批指令无法成交。许多人瞬间损失数百万。一些财产蒙受损失的投资者甚至偏激地冲向经纪人办公室开枪泄愤,还有几个经纪人被他们开枪打死,尽管如此,他们并未阻止市场下跌。大多数投资者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抛售股票,唯一的理由就是“别人都在卖”。这一非理智行为直接导致巨大股灾的发生。大多数期货及股票交易所被迫关闭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