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这几年的营销江湖,英雄豪杰无数,人才辈出,众多营销派别混战;同时有着道不完的概念,数不尽的权威,营销书籍更是汗牛充栋,让读者眼花缭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路长全的“切割”理论和李光斗的“插位”理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营销二老的“葵花宝典”。
所谓“切割”,站在竞争的角度,对复杂的市场进行切隔,找到一个让消费者接受我们的区域,快速认同我们,规避与强大竞争对手的竞争,同时将竞争对手逼向一侧.路长全指出营销就是切割之争。只要稍微有点营销常识的人,都会看出切割营销也就是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取源于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只不过路长全用了不同的名字而已。所以在这告诉读者只要把科特勒的营销经典理论理解透,结合市场实践,你我都可以成为市场营销专家了,就象路长全一样。
《插位》一书的扉页,有这样一句话:亦步亦趋,难以出头。只有插位,才有机会,多么有震撼的一句话啊,言外之意就是不插位就没有机会!在书中李光斗提出了插位的一般步骤:1、找到一个市场缝隙;2、扩大这个市场缝隙;3、独占这个市场缝隙;4、寻找新的市场缝隙。也就是寻找空白市场,抢占消费者心智中的没有被侵占的那区域,然后迅速投入资源,实现市场第一;随着进入成熟期,竞争逐渐激烈,利润逐渐下降,投资回报率也大不如前;这时需要寻找新的空白,实现生命周期的循环。这跟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有什么区别?
商品同质化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也愈加艰难,争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这时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帮企业解决问题、做大品牌的实践家,而不是整天造概念的“理论家”。西方出来的理论都是商界经过上百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指导性,而中国改革开放才这么几年,就出来这么多理论,足以看出咱们营销界的浮躁和不踏实!
众多的民营企业家被这些所谓的“专家”所蒙骗,花了大把大把的钱进行市场诊断和品牌改造。可结果销量没有提升,形象没有改善,有的甚至是大不如前,市场每况愈下,那可是惨啊!所以在这提醒那些企业家,在寻找外脑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好好考察外脑的背景以及所服务过的成功案例,不能被概念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