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在《财经》杂志撰文指出,按过去几个月的情况推测,9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升幅可能会有所下降,这样看来,通货膨胀洪峰已过的可能性很大。从8月的数据看,肉类与粮食的比价比其趋势值偏高25%左右,但从过去一个多月的猪肉价格变化情况和更长时期的猪的存栏情况看,肉粮比价应当下降了。而货币供给方面的情况似乎更乐观些。过去半年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大约能支持4%-5%的通货膨胀率,目前通胀率比此高出的部分是猪肉供给这个特殊因素引起的。…………
看来宋国青教授的判断有很重的书生气。他把中央屡次提出的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警告抛到了脑后。如此大范围的物价上涨,如此大幅度的上涨,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局部的、结构性的问题,而是全局问题的集中反映,是必然性的,而不是偶然的、仅仅由于某些瘟疫因素导致的肉价上涨,所有的问题,都不可避免的与全球经济环境及国内经济过热的前提下出现的,不会是单纯的。所以,通货膨胀问题应严加重视,不可掉以轻心。洪峰不是过去了,而是远未到来!
据说,项怀诚同志就很不赞成宋教授的观点,毕竟是个学院派的理论工作者,有些教条主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