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美国


  里奥尼德·赫维克兹、埃克里·S·马斯金,和罗杰·B·梅尔森三位美国学者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马斯金教授195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85-2000年任哈佛大学教授。2003年出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2004年受邀担任武汉大学名誉教授。马斯金现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社会研究学院讲座教授,也是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马斯金作为对策论领域的大师级经济学家,代表了经济学理论形而上的价值取向。1977年,马斯金完成论文“纳什均衡和福利最优化”,但该文时隔22年后于1999年才正式发表,并成为机制设计理论的里程碑。在该文中,马斯金提出并证明了纳什均衡实施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他在证明充分条件时所构造的对策被称为“马斯金对策”,广为流传。梅尔森是英国数学家、博奕论大师。他获奖的最直接信号是2002年芝加哥大学高薪把他纳入旗下。要知道,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教授几乎全部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提名者。这个大学有专门的分析师,评估全球5年内可能得奖的经济学家,然后将其挖进学校里来。梅尔森是个能让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变得很实用的经济学家。他为美国解决了如加州电力危机等在内的很多经济难题,在世界经济学届赫赫有名。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州的电力改革要打破电力垄断的弊端,可是电力行业实行完全竞争又不可能,最好的办法是寡头垄断。梅尔森用“机制设计”理论,运用博奕论很好地为加州电力改革设计了方案,这个方案运行至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