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只基金三季度持仓曝光 增仓金融减持地产


  博时、广发、长盛等15家基金公司今日披露旗下112只基金2007年三季报。天相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基金股票仓位略有降低,但持股更趋分散,防御色彩渐浓。

  平均股票仓位78.84%,持股集中度降至45.37%;股票仓位略降,减持地产增持金融。

  持股更趋分散,防御渐成共识

  博时、广发、长盛等15家基金公司今日披露旗下112只基金2007年三季报。天相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基金股票仓位略有降低,但持股更趋分散,防御色彩渐浓。

  三季度,上证综指涨幅达到45.32%,深证综指也上涨了42.19%。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通过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分享了这波上涨带来的收益。可比数据显示,已披露三季报的基金中,主动投资的股票方向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8.84%,比二季度末微降0.07%。但重仓股占净值比例和持股集中度下降明显,分别由二季度末的37.09%和47%下降到三季度末的35.76%和45.37%。这两个指标的下降说明基金投资组合趋于分散,在高估值的市场环境内有利于保持投资组合的稳定。

  钢铁、金融、采掘业是三季度基金重点增持的板块。其中,以钢铁股为代表的金属非金属板块增持幅度达到3.42%。金融、保险业继续受到青睐,三季度末占基金净值比例达18.39%,保持了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的地位。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的房地产业则被减持。

  展望四季度走势,一些基金经理认为,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偏高,短期内大盘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防御成为共识。但基金经理大多坚信牛市周期尚未结束,大盘蓝筹股仍是防御时的首选配置。

  平均股票仓位78.84%,持股集中度降至45.37%

  基金均衡配置抵御调整压力


  15家基金公司的112只基金已公布2007年三季报。天相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末主动投资的股票方向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8.84%,仍维持了较高的仓位。但持股集中度有所下降,说明基金经理希望通过配置的均衡性抵御高估值市场带来的调整压力。

  仓位依然较高

  经过5·30的大幅震荡,上半年表现抢眼的绩差股大幅下跌,市场重回价值投资主线。同时在证券市场财富效应的影响下,储蓄搬家的趋势得以强化,基金成为老百姓财富增值的重要手段。相应地,开放式基金份额增长迅速,基金业整体管理规模在短短一个季度内增加了1万多亿,总规模已突破3万亿大关,基金市场话语权得以进一步强化。

  出于业绩排名的压力,尽管A股估值不断提升,但基金经理仍保持了较高的股票仓位。可比数据显示,已披露三季报的基金中,主动投资的股票方向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8.84%,基本和二季度末持平。而持股集中度则由二季度末的47%下降至45.37%。对此博时精选(行情股吧)基金经理陈丰的解释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偏高,未来中短期大盘面临的调整压力较大,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总体策略将是保持适当的股票仓位和相对均衡的行业配置。

  不断流入的申购资金促使基金经理在估值高地中寻找相对洼地,面对有限的流通市值,大量资金的涌入不断推高A股股价。在银行、钢铁、煤炭等基金重仓行业的带动下,A股走出了一波以蓝筹股为主的上升行情。这也在已披露的基金三季报中得以证实,已披露季报可比数据显示,钢铁、金融、采掘业是基金三季度重点增持的行业,增持比例分别为3.42%、3.15%、2.49%。这三大板块三季度涨幅也相当惊人,分别为67.90%、52.84%和89.36%。

  食品饮料、医药、机械设备、石化、地产则被基金不同程度地减持,这其中除了地产股表现相对较好外,其他几个行业三季度表现明显弱于大盘走势。

  防御成为共识

  当市场进入到公认的高估值敏感区域内,防御成为基金经理未来展望中的主题词。

  目前排名股票型基金今年净值增长率第三名的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邓晓峰最为直白,他表示:“三季度基于对市场高估的判断,我们采取了保守的策略,资产配置上着眼于防守,希望在大潮退却时还能有所盈利或损失较小。我们增加了相对低估的大盘蓝筹公司如中石化、联通、工行及交通运输、电力等公用事业(行情股吧)的配置,降低了金融地产的配置。未来将继续采用防守型策略,维持低仓位比例。”他提醒持有人,A股市场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处于有记录以来的高端,在现有估值下希望持有人调低预期。

  而另一些基金则开始着眼明年,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经理许春茂表示四季度将从着眼明年行业配置的角度,加大对食品饮料、医药、通讯设备、零售等行业的配置比重。“我们认为,这些行业内的优秀公司盈利增长确定,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较弱,在估值压力经过时间消化后,在四季度或跨年度行情中将会有较好表现。”基金三季度重点增持的五大行业涨势较好。

  担忧高估值部分基金三季度猛减仓

  2007年基金3季报今日开始披露,首批1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07只基金与投资者见面。纵观上述基金季度报告可以发现,面对市场的高估值,基金对于4季度后市的观点出现分歧,持股意愿明显开始动摇,部分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出现集体大幅减仓的情况。

  而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上述107只基金中,可比股票基金的3季度末平均仓位为79.42%,相比上一季度大幅下降了3.42个百分点。在今年里首度低于80%的平均水平。

  减仓者猛下手

  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今年3季度内出现集体减仓的基金公司主要是博时基金、广发基金、东吴基金、大成基金和长城基金。另外,其他公司也有部分基金大幅拉低股票仓位。

  博时基金和广发基金的集体减仓最为明显。3季度中,博时基金公司旗下8只偏股型基金中有5只出现减仓动作。其中,博时价值增长的仓位下降了近28个百分点,由76.46%下降到48.52%;博时价值增长2号减仓12个百分点;博时新兴成长减仓16.56个百分点,博士主题行业减仓10.39个百分点。

  广发基金的减磅动作也相当明显。5只老基金中4只的股票仓位出现下调。其中,广发策略优选基金的股票仓位下降了4.9个百分点;广发聚丰(行情股吧)减仓12.35个百分点,广发小盘(行情股吧)基金减轻仓位15.06个百分点,广发聚富(行情股吧)减仓2.53个百分点。另外,东吴基金旗下两只基金也全面减仓13个百分点以上。

  上述基金出现集体减仓的动机,显然是顾虑到股票市场中正在浮现的泡沫。广发聚丰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处于一个从结构泡沫转向整体泡沫的阶段,市场风险在逐步累积增大,在政府对流动性着力控制以及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存在许多不明朗的因素影响下,预计第四季度市场运行以整理为主。该基金第四季度的投资将立足于积极防御与布局。

  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基金经理也在季度报告中认为,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苗头,优质股票的高估值现状也给基金再次建仓带来了难度。该基金从稳健的投资角度出发,采取了缓慢的建仓策略。在股票组合的配置上,一方面加强防守型股票的配置,一方面在蓝筹股泡沫中寻求投资机会。

  看好者不松口

  在部分基金大幅减仓的同时,场内也不乏对于后市持坚定观点的基金。而对A股市场的长期未来看好,更是几乎成为基金的一致共识。

  在上述15家基金公司中,3季度中坚持对股票进行较高仓位配置的包括工银瑞信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和富兰克林基金等。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工银瑞信基金旗下4只基金在3季度全面增仓,国投瑞银旗下基金也处于全面加仓的状况。

  工银瑞信稳健基金在季报中表示,市场目前处于整体估值较高的水平,市场和政策面的双重制约使得他们对市场持谨慎态度。但下一阶段,在市场的震荡调整中将是选股并进行投资的最佳时机。(上海证券报记者周宏)

  107只基金取得净收益749.08亿元

  证券投资基金2007年三季度季报今日开始披露,共有15家基金公司旗下107只基金披露了三季度季报,约占全部基金总数的三分之一。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已披露季报的107只基金三季度合计取得净收益749.08亿元。其中,仍以偏股型基金贡献最大。

  数据显示,上述净收益中,股票型基金、封闭式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三季度取得的净收益分别为395.65亿元、173.93亿元、172.67亿元;保守配置型、保本型、普通债券型、货币型取得的净收益分别为0.67亿元、2.16亿元、2.85亿元和1.13亿元。

  尽管三季度市场波动较大,但基金总份额仍然出现大幅度上升。统计显示,上述107只基金截至2007年9月30日的总份额为5244.29亿份,较6月30日末的数据增加1864.59亿份,环比增幅高达55.17%。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基金规模变化却出现苦乐不均的现象。

  数据显示,公布季报的107只基金当中,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截至报告期末的份额分别为3122.88亿份、1828.46亿份,分别较上期末环比增长78.34%和36.19%;普通债券型环比增幅也达到24.10%;而货币型和保本型基金规模则大幅缩水,分别降到124.02亿份和11.14亿份,较上期末分别环比下降14.66%和14.73%。

  显而易见,不同类型基金规模的此消彼长仍然是受到股市赚钱效应的影响所致。(上海证券报报记者贾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