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货币战争》中“英美投资希特勒,发动战争”问题的分析


对《货币战争》中“英美投资希特勒,发动战争”问题的分析
徐东胜(北京未来巨人)
http://bjwljr.blog.hexun.com/13537522_d.html
我的回复:根据我对希特勒和纳粹党发展史的研究,结合《货币战争》的内容来回答你的问题:
一、你说“英美投资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在《货币战争》中,说明“英美投资希特勒,发动战争”是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银行家(英美为主)促使产生的,意图使战争巨大消耗财富,达到向他们借钱,以获得巨大借贷利息回报的目的。
而我认为这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以来英国、法国、德国一直处在“三国争强平衡”状态,如果法国强大了,德国就希望联合英国对法国发动战争,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或领导力);反之,如果如果德国强大了,法国就希望联合英国对德国发动战争,削弱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或领导力);而法、德两国在平衡状态,就会与英国一起处于平衡状态,而且两国都需要英国,就不会威胁英国,更凸显英国的作用。
在二十世纪以前,三国就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也就是因为处于这样,欧洲才没有出现类似中国的“大一统”的封建帝国,才造就近现代欧洲各国各显神通的黄金发展时期和向全球扩张时期。
后来,美国强大起来了,美国的主要势力是英国移民后裔,所以,美国也逐步参与这种角力平衡中。而英美支持希特勒起来之后,希特勒违背以前的约定,英美对希特勒失控,而且,希特勒的胃口已经不是满足制衡法国,而是要吞并整个欧洲,致使英国为了自保,不得不变成要反对和打败希特勒;而要打败希特勒,没有美国的参与是不可能的。
可是,美国国内民众本来反对参战,但是,因为与德国、意大利结盟为“轴心国”的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而最终促使美国参战。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就不用我分析了。
所以,我认为《货币战争》中说明的希特勒发动二战的原因,可以作为补充或参考,不能作为解释希特勒发动二战的最主要原因。
二、你说“当希特勒大量屠杀犹太人的时候,甚至要灭族的时候,为什么以犹太人为核心的华尔街还要继续给希特勒提供金钱。这不是帮助希特勒灭自己的种族吗?我不大明白,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问题比较多。按《货币战争》“阴谋论”的说法,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银行家是惟利是图,是不讲国家和民族感情的,所以,就不存在此帮“犹太人”杀彼帮“犹太人”的顾忌,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希特勒灭自己的种族”就合情合理了。
但是,我的看法是:作为有1/4犹太血统的希特勒要灭犹太人主要几个原因:
1、 宗教原因:在欧洲,大部分人是信奉基督教的分支天主教、新教、东正教;而基督教是起源于犹太教,但是,犹太人依然信奉自己的原始犹太教,认为原始犹太教凌驾于基督教之上;所以,犹太人在心理上就对欧洲其他种族人保持一种心理优势,认为欧洲其他种族人比自己低级。这样,同时也造成欧洲其他种族人产生对犹太人的忌恨。
2、 犹太人势力强大:因为犹太人的悠久文化和宗教历史,使犹太人的智慧卓尔不群,所以,造就犹太人优秀人物比较多,也形成犹太人在欧洲的强大势力。这样,同时也造成欧洲其他种族人产生对犹太人的忌恨。
3、 犹太人的财富:欧洲的发展是由城邦制演变形成的,早期的欧洲城邦造就欧洲工商业的发达;但是,当时的欧洲很重视并依赖的工商业虽然需要资金,也需要借贷,但是,当时的欧洲人很不齿以从事借贷行业获取收益的人。而犹太教及犹太人恰恰没有鄙视借贷从业者,恰恰相反,他们是以追求和获取财富为荣,所以,犹太人从事借贷业并因此成为富有的人很多。而这样的犹太人一方面被欧洲其他种族人所歧视,一方面犹太人的财富又为欧洲其他种族人所觊觎。
4、 作为游民的犹太人与当地社会的群体性隔离:正是犹太人的富有和卓越,造就犹太人在欧洲成为财富和社会的高端阶层,但是,对欧洲当地人来讲,犹太人又是外来游民,而且犹太人本身也不愿意与当地社会融合,造成犹太人与当地社会的群体性隔离。当然,就不为当地社会所接纳。
5、 作为希特勒凝聚多数德意志人民的手段:希特勒的政权是靠民选加暴力获取的,他要获取支持和拥戴,以至最后独裁,就要靠凝聚多数人,打击少数人,而且,这些少数人恰恰又是多数人认为应该和想要打击的人。于是,犹太人成了希特勒凝聚多数德意志人民的标靶。
6、 满足女性崇拜暴力英雄的心理:在欧洲,女性一直处于很高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在女性占多数的民主国家,女性的选票往往决定选举的胜负。而欧洲女性往往对强有力(甚至带有暴力特征)的男性英雄很崇拜,如果是强有力(甚至带有暴力特征)的男性竞选人比较容易获得女性选民的认同和支持。在希特勒早期上台也是靠竞选的,他也是体现其强有力(甚至带有暴力特征)而获得大量女性选民的认同和支持。暴力攻击(一开始是言论攻击和人身袭击,获取政权后就是屠杀)犹太人,也是希特勒体现其暴力特征的最重要方式,也就是,其获得女性选票的最重要手段。
7、 和国际银行家分赃:因为欧洲犹太人的富有,又不为当地社会所接纳,所以,给希特勒及其大量支持者要消灭犹太人提供借口;而同时,如果发动战争,就会死亡很多人(包括很多富人),那么,很多存在银行的个人和家庭存款,在战争后就会成为无主的存款,那么,就会为银行所拥有;而犹太人又是富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因此,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银行家因此认为有机可乘、有利可图,于是造成国际银行家与希特勒的媾和,并形成共同的目标“消灭并吞没犹太富人的资金和资产(至于犹太穷人,只是陪葬品而已)”。
8、 战争本身的原因:基于上一条的原因,要达到这个目的,战争是唯一的手段。而且,还有在《货币战争》中,说明“英美投资希特勒,发动战争”是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银行家(英美为主)促使产生的,意图使战争巨大消耗财富,达到向他们借钱,以获得巨大借贷利息回报的目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在《货币战争》中,说明“英美投资希特勒,发动战争,要消灭犹太人”主要是以上原因中第7、8条那两个;其他的原因是希特勒自身获取、维继和扩张政权的需要。所以,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银行家在当时还没强大到可以主宰希特勒的程度,后来,事实也证明他们无法主宰希特勒;最后,他们只能反过头来消灭希特勒,因为希特勒已经走向最初和他们媾和的反面——在迅速鲸吞他们的权益!!!
《货币战争》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又有很多争议,所以,需要很多考证。我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对该书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只能一篇一篇写。而且,我也会选择一些我擅长和兴趣的问题来分析,而不能对所有问题分析。
请“货币战争”这里,有的提问题要我回答,而我又没有回答的网友,见谅。
 
 
徐东胜 于北京
网名:北京未来巨人、北京未来英雄
2007年10月7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