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炮制“深圳房价拐点”误导民众?


谁在炮制“深圳房价拐点”误导民众?
文/昆明张三

由于成交量连续4个月下滑,作为全国房价风向标的深圳房价是否已迎来拐点万众瞩目。
根据11月1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第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显示大多数行业景气指数继续上扬,唯独房地产行业却因盈利下降导致景气指数大幅回落。结合该地近期新楼盘祭出的各种优惠条件,似乎已预示着深圳房价的下跌趋势开始到来。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1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涨幅比上月高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低0.1个百分点。其中深圳以上涨16.8%列10月全国涨幅榜第五。
也就是说,即便在成交量连续4个月下滑的情况下,深圳房价依然维持着较大幅度的上涨。在这一事实下,断言“深圳房价拐点”即将到来是不是一种讽刺?
我们固然可以将成交量下滑看作是今年深圳房产调控政策的力作。比如限制港人购房,银行信贷新政等一系列政策,导致深圳楼市连续低迷了4个多月。但是,这种低迷又如何能作为深圳房价即将进入下跌通道的佐证呢?
从供求关系上看,限制港人购房并不是说不准香港人在深圳买房,只是只准买一套,随着香港人在深圳置业越来越新潮的情况,只会造成需求越来越大。依据今年10月置业国际发布的《2007年首三季港人置业投资国内房地产回顾》报告,深圳仍然是港人在内地置业的首选,占据港人内地置业总数的42%。《回顾》还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港人在深圳购买住宅的单位数目达到了7500-7700套,预计全年会达到10100-10500套之间。
另外从一些行业巨头不断携巨资进入地产行业看,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并未降温。
基于这些原因,仅以成交和行业景气指数作为论据断定“深圳房价拐点”到来无疑是在误导民众!
现在的问题是:究竟谁在炮制“深圳房价拐点”误导民众?他们制造这一拐点论究竟有何鬼胎?
由于深圳房价已成为全国焦点和高房价的代表,深圳房子的成交量下滑其实不足为奇。一方面出于政策调控,导致民众观望风转浓,购买者自然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房价高企不下,短期内资金转入股市分流成为市民理财选择。我们可以从前几天刚公布的全国5000亿储蓄款大转移去申购新股这一事实找到证据。
当然,假设房价能够维持稳定不再继续高涨或者下滑一小点,都对民众圆住房梦有益。但问题是,在CPI和PPI再创新高的情况下,民众生活成本压力加大成为既定事实,假设再进入房奴群体中,生活压力岂不是更大?显然这个时候不选择买房子而选择投资其他,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而这,也必然导致房子的成交量下降。在国家紧缩房贷的情况下,这意味着那些开发商资金回笼的周期必然大大加长,显然,这很不利开发商以及放贷给开发商的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炮制“深圳房价拐点”,一方面可以转移公众的视线,另一方面可以唤来地方限制政策的放松。因为任何一个城市估计都大希望房价出现大幅跌落,即便是中央多次出台的调控政策中,对外的口吻都是稳定而非下降。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笔者以为炮制“深圳房价拐点”有可能是开发商放的烟幕弹,意在为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找借口。由于离今年度仅有两个月,开发商希望在度过目前紧缩阶段后,掀起新的高涨热潮和投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