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崇阳县自2003年启动企业改制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县机关“说事”。为避免因个别上访者言行过激影响正常办公,县机关大院加强了门卫和来访登记,县主要领导办公的楼层加装了铁门,增设了值班室。2005年夏天,崇阳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反思对待群众上访的处理方式。“党的干部不能怕群众,更不能躲百姓。关门是掩耳盗铃,也疏远了群众。”县主要领导拍板:拆掉“保护门”,开门办公。(2007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开门办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打造阳光政府、公开政府、文明政府、诚信政府,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地的普遍做法。包括湖北崇阳县在内的一些地方政府也曾有过建围墙、拆围墙的经历。当然,建有它建的道理,一是出于安全考虑,二是是为了防止群众经常性地冲击机关闹事;拆也自有它拆的理由,一是为了给群众到机关办事提供直通,二是为了策应形势的需求(人家都拆了,我们岂有不拆的道理)。不过,对于群众而言,政府机关有没有围墙,围墙有多高,都不是他们关心的,他们所真正关心的是自己所要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有没有人受理,有没有人帮着解决,除非有些群众本来到机关就不是为了办事,而是吃饱饭撑的故意想来“闹事”的。
机关大院的围墙也罢,门岗也成,不过是干群之间一道形式上的“保护”和“隔断”而已。而领导干部如果心中有了一道与群众格格不入的“墙”,不能将百姓视为自己的亲人,把群众当作社会的主人,就是不在办公区,他们见到群众,也很难真正主动去为之排忧解难。反过来,群众信不信任政府,相不相信干部,愿不愿意参政议政,也不是看你政府机关有没有围墙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如果群众有诉求、有激情,完全不用到政府机关去;而如果群众不想或不愿向政府提建议、意见,反映问题,你就是天天大门开着,群众也未必想去。所以,想方设法推倒干部与群众的“心墙”,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是说拆掉机关围墙不好,而是觉得不能将一道围墙的功效看的太重,不能说有了围墙就是官僚政府,没有了围墙就是亲民政府。现实中,有很多并没有围墙,但是盖的很豪华,进去难办事的“衙门”政府;也有很多建有围墙,外表很简朴,但是一进去就有一种春风扑面的感觉,干部没有架子,办事如同到家一样,非常顺畅。如果说拆掉“保护门”,就实现了社会和谐,就未免太有点形而上学了。
拆掉“保护门”,未尝不是树立政府亲民形象的一个好举措,但是,笔者认为,推倒干部群众之间的“隔心墙”,显得更为重要。“隔心墙”没有了,干部群众平等了,也就能摆正各自的关系,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干部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都有责任有义务为群众用好权、办好事、谋好利;群众不论身份贵贱、容貌美丑,都是国家主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
作为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根本宗旨;作为党员干部,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自己的本份和天职。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解决民生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转变干部作风,真心、用心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群众的心气顺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就有希望了。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而要达此目的,推倒干群“隔心墙”,尤为重要。
新闻链接:
湖北崇阳构建“没有围墙的政府”
开门办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打造阳光政府、公开政府、文明政府、诚信政府,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地的普遍做法。包括湖北崇阳县在内的一些地方政府也曾有过建围墙、拆围墙的经历。当然,建有它建的道理,一是出于安全考虑,二是是为了防止群众经常性地冲击机关闹事;拆也自有它拆的理由,一是为了给群众到机关办事提供直通,二是为了策应形势的需求(人家都拆了,我们岂有不拆的道理)。不过,对于群众而言,政府机关有没有围墙,围墙有多高,都不是他们关心的,他们所真正关心的是自己所要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有没有人受理,有没有人帮着解决,除非有些群众本来到机关就不是为了办事,而是吃饱饭撑的故意想来“闹事”的。
机关大院的围墙也罢,门岗也成,不过是干群之间一道形式上的“保护”和“隔断”而已。而领导干部如果心中有了一道与群众格格不入的“墙”,不能将百姓视为自己的亲人,把群众当作社会的主人,就是不在办公区,他们见到群众,也很难真正主动去为之排忧解难。反过来,群众信不信任政府,相不相信干部,愿不愿意参政议政,也不是看你政府机关有没有围墙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如果群众有诉求、有激情,完全不用到政府机关去;而如果群众不想或不愿向政府提建议、意见,反映问题,你就是天天大门开着,群众也未必想去。所以,想方设法推倒干部与群众的“心墙”,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是说拆掉机关围墙不好,而是觉得不能将一道围墙的功效看的太重,不能说有了围墙就是官僚政府,没有了围墙就是亲民政府。现实中,有很多并没有围墙,但是盖的很豪华,进去难办事的“衙门”政府;也有很多建有围墙,外表很简朴,但是一进去就有一种春风扑面的感觉,干部没有架子,办事如同到家一样,非常顺畅。如果说拆掉“保护门”,就实现了社会和谐,就未免太有点形而上学了。
拆掉“保护门”,未尝不是树立政府亲民形象的一个好举措,但是,笔者认为,推倒干部群众之间的“隔心墙”,显得更为重要。“隔心墙”没有了,干部群众平等了,也就能摆正各自的关系,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干部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都有责任有义务为群众用好权、办好事、谋好利;群众不论身份贵贱、容貌美丑,都是国家主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
作为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根本宗旨;作为党员干部,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自己的本份和天职。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解决民生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转变干部作风,真心、用心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群众的心气顺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就有希望了。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而要达此目的,推倒干群“隔心墙”,尤为重要。
新闻链接:
湖北崇阳构建“没有围墙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