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养生


研究营销管理二十余年,近两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医院营销》与《银行营销》两个行业。同时,作为同济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的顾问,有机会在此连 “待”三个月,或观察、或与领导、主任、专家聊天,或体验、或座谈。总之,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自我感受收获不小。内心由衷感谢董事长邝照光先生和各位院长与各位主任及全院各位同仁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应报社之邀,写篇短文。考虑再三,欣然命笔。研究营销,深知人需。一怕老,二怕死。与之关联,闲谈养生。

养生之道,远古时期,寿者彭祖就倡导养生乃“固守本真”。这说明养生要的就是简单的事,无复杂之理。那么养生之法,说穿了不过是“遵循自然而已”。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能得人乐者,处世有智慧,事事皆顺心;能得天乐者,与天地相和谐,自然健康长寿。这一点说明,与天和,便是所行一切皆与天地相结合,不与自然偏离,更不与自然违逆。

曾国藩在养生中也有自己独到之养生思想和具体的养生方法,如他认为养肝在于“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养心在于“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养脾在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事有时,容止有定。”养肺在于“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养肾在于“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这样看来,养生实际上还是顺其自然,遵守本性。

人的生命在于养,养生之根本在于天地人和谐,尊重人之本性,做真实的、诚实的人。“以佛养心,以道养身,以儒养家”。其中“道”就是自然、法则、规律。由此看来,养生最重要一点是自然心态。所以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自然心态,以下五“心”与大家共感之:

一是安静心。“人之身,心中思虑即火也,身上精液血肉即水也,思虑若多,譬如以火煎水,水虽多亦难经煎熬”。要安静、恬淡,寂寞无为。如此则“天清地宇,万物化育,此谓之大药上丹”。

二是正觉心。世人无论富贵贫贱,俱所不免烦恼,如无了无休,万种纷然,去此来彼、东灭西起之妄想,此甚于酒色,多则心火上炎,一旦心火上炎则肾水不涸。人需要正觉,需要忘掉人与人的世俗恩怨,保持清新。

三是欢喜心。要有知足常乐的良好心境,人生在世,就事安乐,日日时时,俱享自在、快乐之福,而得怡养年寿之道矣。

四是良善心。良善之心,养生高境。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唯善可以感鬼神之佑赐,延寿命。因此,人之言行应慧及于人,举一念、出一言、行一事,先存心思想。此念可利益于人?此言此事可损于人?

五是和悦心。内心是否和悦,对人影响极大。“人之心思一存和悦,其颜色现于外者,自然蔼美”。常存和悦之心之人,于世“则到处可种欢喜缘”,于己“则遍体尽皆荣畅趣”。且恼怒损人有三害,一伤肝,二伤肺,三伤脾。因此一定要善于调心,使任何时候都能保有和悦心。

相信《黄帝内经》大家不陌生,有论之:“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万物浮沉相生长… …”

除了保有上面心态外,在平日生活起居方面也要注意调节。“须知人之精神有限,行住坐卧,若不留心调摄,一染疾病,便受呻吟、痛苦。”《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季养生,早晨起床,“东面平坐,叩齿三通,闭气九息”;同时讲适度,过多为之,则损肝气。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夏属火,在人主心,是人脱精神之时,此时心旺肾衰,液化为水,不论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故夏以养心为主。另外,“夏月不可用单席卧潮湿处,或坐冷石上,以图凉快。冷湿入筋脉,易患各种关节或风湿相关疾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养生,应以安魂平肺为主。吐纳用呬,以鼻微长引气,以口呬之,勿使耳闻。皆先须调气令和,依法呬之,病去即止,过度则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报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冬季养生,应以固精养肾为主。肾为人生之本,是生命之气的府库,同时又是死亡之气的庐屋。“冬三月乃水藏闭涩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

闲谈养生与大家共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