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农民工党校办得好


    11月4日,在重庆市首个农民工日来临之际,巴南区农民工党校正式成立。据介绍,这是重庆首个专门针对农民工开办的党校。(新华网重庆11月5日电)

  报道称,巴南区是劳务输出大区,全区有10多万名农民工在新疆、黑龙江、广东、北京等地务工。农民工党校将坚持贴近农民工、贴近实际,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推举表彰农民工中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定和重要政策措施,大力普及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笔者认为,重庆让农民工走进党校课堂,是一件好事、喜事,是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项有效举措,确实值得学习借鉴。

  首先,好就好在给了农民工党员一个“家”。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农民党员也大量走出农村、走进城市,成为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党员的政治身份与经济身份相分离,他们虽然在城市务工,但要回到原籍才能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务工地点具有流动性,许多人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出现了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难、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难、在农民工群体中发展党员难、农民工党员作用发挥难的“四难”现象。如今,农民工党校给了他们一个“家”,使他们“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教育不断线,管理不放松” 。这对加强和改进农民工群体的党建工作,保持农民工党员的先进性,推进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政治意义。

  其次,好就好在为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提供了抓手。让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队伍发展迅猛,其数量已经超过了城市产业工人。通过农民工党校这块阵地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工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更多的农民工吸引和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有利于对那些思想认识高、工作兢兢业业、对加入党组织有积极要求的农民工,及时发现、培养、考核,让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党组织,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再次,好就好在为农民工提升素质搭建了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党校现有的场地、教室、设备、教师等资源优势,大力普及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做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有利于推动农民工从体力型务工向技能型务工转变,不断提升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立足岗位创造一流业绩的本领,为农民工党员体现和展示先进性送上一把“金钥匙”。二是充分利用党校阵地,把普法宣传教育、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工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环境、讲究文明礼貌,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提高他们融入城市、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笔者在此不仅要为创办农民工党校叫好,更衷心祝愿农民工党校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