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金的风险正在加大
首先,“基金散户化”导致基金被散户劫持,也就是说,不管指数是5000还是8000,只要散户不断申购,基金就要买入股票。随着今年指数翻番,基金风险大增。有数据显示,机构持有的基金份额从去年的五成下降到目前的一成,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上升至九成。
其次,基金持股高度集中,易引发流动性风险。截止上半年,基金持有流通股比例五成以上的重仓股是84只,远超过去年底的36只,其中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七成以上有9只个股。按照银河证券的统计数据,7-8月,通过申购基金进入股市的资金达4000亿。短时间涌入数千亿资金,无疑使投资理念与选股模式趋同的基金持股进一步集中,并造成因蓝筹股供不应求引发的一轮蓝筹股疯狂上涨。这就是本轮蓝筹股行情的最大隐患。比如基金持有流通股40%的万科,该股今年7-8月股价翻番,其间三次涨停,但每次涨停的换手率仅2%。筹码高度锁定。有市场人士担心,这些基金高控盘股一旦基本面突然出现问题,或市场整体趋势突然改变,那么基金必将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这会导致股票连续大幅下跌。
随着基金分歧加大,调整日益临近。据中信证券公布的最新基金仓位监测报告显示,截至8月31日,125只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73.3%,相对两周前持仓比例下降6.1%,净变动-5.8%。上周,基金连续五个交易日均出现明显的逢高减仓迹象。
4、警惕基金公司的功利倾向
关注一个好的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是关注它的好的业绩能不能长期维系。这就要看打造它的业绩的基础,比如投研团队和组织架构、公司的理念、整个公司的价值观,是追求短期内一定要耀眼、还是中长期的稳健为重。这是不同的风格,我们不是说哪个好、哪个不好,但我们更推崇那种相对稳健的风格。基金公司一定不要追求短期内最牛,业绩上不要过多追逐业绩排名,最重要是做好孩子,中长期比较平稳。我们总可以看到在短期内,某只基金业绩很耀眼,但往往是昙花一现。而且不同的风格总有风水轮流转的现象,如果你坚持自己的理念,那么你势必就会一段时间相对好些,另一段时间相对坏些。”
我要等到退潮之后才能看到谁在裸泳。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基金人士强调。由于现在正处牛市行情,很多问题都被掩盖了,投资者也分不清,因为大家都赚钱,散户、大户、基金都赚钱,但是当历史拐点来临的时候,谁能经受得住考验,谁就形成了品牌。公司管理的好坏背后,体现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这又与其股东背景有很重要的关联,好的股东可以给公司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股东对管理层压力大不大,实际就落实到基金公司是否能够给基金经理一个相对轻松的考核环境。如果在短期内给基金经理太大的压力,中国有句老话叫剑走偏锋嘛。”
5、基金投资者的投机心理
经常能听到基金投资者习惯地说法:“炒基金”,因为在股市中似乎就是炒来炒去嘛,加上许多基民原本就有过炒股的经历,因此这种心态似乎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职业的惯性。其实,投资基金与炒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投资方式,基金买卖的交易成本相对股票交易要高,而且由于你投资的基金其实是买的一个股票投资组合,基金公司根据自己的研究确定的股票投资组合,必须建立在长期持有的基础上,才能尽享其稳定的成长收益。如果基民们总是频繁地进出,不仅自己要付出代价不匪的手续费,而且会造成基金公司遭遇大量赎回的压力,不得已只有卖出一些好股票,以应对赎回潮。其结果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基民最终成为最大的利益损失者。
当然,在当前这轮空前的大牛市中,投资者所面对的是从未经历过的指数连续高涨。恐高心理几乎是所有人的普遍心理,希望能在调整来临时赎回基金,在恢复上涨时再重新买入,从而获得波段收益。这种想法也是致使许多基民频繁交易的重要原因。这种心理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上,掌握好波段的节奏则难度极大,几乎很少有人能稳健地踏好这种波段的节拍。我本人在这方面就几次后悔不迭,也因此缩小了自己的投资收益。这个教训值得朋友们认真汲取。总之,在当前基本面向好的大势中,投资基金坚持长期稳定持有,的确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金科玉律。
以上所列的基金投资领域的种种情况,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正视。我们的选择应该是怎样的呢?这里结合自己的体会,试着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朋友们参考。
1、坚持长期投资,用于投资基金的资金应该是非生活必备的部分,且不能是借来的,一定是自有的闲置资金,只有这样你的心态才会平和、淡定,使长期投资成为可能。
2、切忌投机,基金投资不同于股票,它不可能有连续拉涨停、暴涨的可能,当然风险也比炒作个股要小得多。因此,杜绝投机心理,坚持长期与自己看好的基金公司一起分享高价值公司的成长收益,应该成为基民心理的常态。
3、选择老公司、合资公司、老基金、绩优基金。很多新基民热衷于投资新公司、新基金、低净值的基金,以为这样买到了便宜。其实,这是一个明显的基金投资的误区。基金的价格是其价值的真实体现,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在基金投资方面尤其是如此。同时对基金公司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而言,老公司、合资公司的人才队伍相对健全、制度规范、体制灵活、业绩稳定,这样的公司旗下的基金,其风险相对会小一些。
4、避免贪婪心理,必要时应回避风险,适当采取不同品种间的基金转换方式。基金交易的方式和股票交易相比相对灵活,因为基金公司一般都发行多种不同种类的基金,既有回报高但风险大的股票基金,也有回报较低风险也低的债券基金,还有汇报很低但没有风险的货币型基金,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不同种类基金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而且费率低、交易时间短,又可有效回避风险。因此,学会运用基金转换功能,是基民必须掌握的基本投资技能。当然,要利用基金转换的功能,前提是你选择的基金公司是大公司,旗下的基金品种多,转换的余地才大。(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