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得好(外一篇)


折腾得好

5月份参加国家民委的一个写作课题,内容是撰写“中国金州”概况。有关领导部门在5月中旬就下发文件,要求各单位在530前把原始资料提交编委会,编委会的计划是626上交送审第二稿,结束编撰工作。可是我所撰写的两章中的一章,直到今天本该“工作结束”之日,有几个单位被催促了若干次,还是没有把材料送上来。其间这些单位也答应过某日某日报送资料,结果还是没有按时送到。其间也委托私人关系找过这些单位的有关人员,他们也答应一定要及时提交,但对推迟提交总是各有理由。本书其它各章需要行政单位提供的材料不多,因此已经按时完成,唯有我这一章留个尾巴,拖延着全书的完稿。

我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拖延呢?呵呵——是折腾,是一种知识的折腾。比如拖延工作的人,他脑子里可能会折腾着这样的知识:我把资料提供给你,让你去署名发表,还有稿费收入,而我自己不得名不得利,还要花费劳力,这个“投入-产出”不合算啊。于是就拖延工作,希望慢慢拖掉更好,万一拖不掉“死到临头”再说。根据我的人生折腾理论,无论什么事情,你做是折腾,不做也是折腾;按规定做是折腾,不按规定做也是折腾;说话算数是折腾,说话不算数也是折腾。但是无论对任何人,在多数时候,不做事情、不按规定、不守诺言,会更符合折腾的自利本性。如何使本性自利的人按规定遵守诺言、做好事情呢?那就必须制定一种行之有效的“损害”规定,即如果不按规定遵守诺言、做好事情,其自利目标就会受到减损。当然,制定这样的规定,也是折腾,人生的内容和意义就是折腾啊。那么——就不要烦恼吧,好好地折腾,哈哈。

陈嘉珉2006625日)

看世界杯的代价与平衡

妻子去医院看望一个同学的母亲,回来讲了同学母亲住院的故事。同学母亲72岁,很有点脾气,喜欢清净、自由,于是就独自一人居住一大套房子。4日晚上12点钟,老人从麻将馆打麻将回家,一直惦记着次日凌晨3点钟的德、意世界杯足球赛。老人睡到夜深人静之时醒来,一看手表已经两点多钟,就立即起床。睡眼惺松地走进卫生间,突然不慎滑倒在地,摔伤腿脚。天亮一大早,打扫卫生的保姆进来,发现老人还躺在卫生间里,就立即打电话叫救护车和老人的子女。老人原来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现在躺在病床上,时而昏迷时而苏醒。苏醒的时候,她就问世界杯决赛谁得了冠军,但她的亲人和来看望的朋友都不知道。我爱人告诉她意大利得了冠军时,她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老人的女儿开玩笑说:“你这样关心世界杯,还付出了大代价,干脆把冠军奖杯发给你算喽!”

爱人觉得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为看世界杯摔伤身体,有点好玩和遗憾。我说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根据人生定数和平衡法则,老人家遭遇这个不幸不可避免,而且可能是好事。从定数来讲,老人是个和足球有缘的人。比如老人躺在病床上神志昏迷时,会突然抬起脚来把护士踢翻在地,说明她很有脚功,可能前世和来生是个足球明星哩。人的精神在不正常时,往往能够暴露其定数中的本来面目。什么是定数和缘分呢?就是那些在定数中和你有瓜葛的人和事情,是你人生折腾的内容和生命的部分,你生生死死都要纠缠着他们;你为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无所谓合算与不合算,无所谓输与赢。从平衡法则来看,老人一生的幸福快乐和子女的顺利运程等,需要她遭遇这个灾星。超人力量的安排非常巧妙,平时那个打扫卫生的保姆都是去得很晚,恰在那天却去得很早,说明老人需要为平衡付出的代价还不算致命。老人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人生,无论苦与乐,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失衡;现在摔上这一跤,就平衡了,因此应该值得庆幸。

陈嘉珉20067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