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更多的人能这样“作秀”


  据12月26日的《海峡都市报》报道,南平市政和县政协委员、一中的语文老师杨扬,去上海等地调查政和农民工,作"卧底"体验农民工做工的艰辛与辛酸。为农民工写提案,告诉人们,这些从政和出去的农民工,应该得到更好一些的保障。不想,她的这一做法,却让有的人看不顺眼,指责她这是在“作秀”,使她备受精神压力。好不奇怪,这世界难道还真是会做肯做的人不如会看爱看笑话的人?

  那么,这杨杨是怎么“作秀”的呢?这可决不是去公费旅游,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的她,为作好这次调查,花费了近2万元钱,而这2万元钱没有一分钱是公家的,全部是自掏腰包;她花费的时间里也没有一分钟是工作时间,而是她酷热的23天暑假日,在这些时间里,她原本可以像其他教师一样,很好地利用起来,办个辅导班或做个家庭辅导什么的,狠赚一笔额外财——虽然是血汗钱;她也不是去观光,更不是居高临下当钦差,而是去上海、厦门、石狮等地当打工妹,“与满腿长疮的工友同住,吃再粗淡不过的饭菜”。真不知她这样做,何“秀”之有。既没有摄像头跟踪报道,也没有左右随从,她到底能“秀”给谁看?如果不是出于对农民工的深切同情,如果不是出于满腔的正义感、责任感,就是这样做可以给自己“秀”出一点某些人眼中所谓的光彩来,那么这个“秀”也是自我代价不菲的吧?不知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老爷小姐们,有没有这个吃苦的精神、有没有这种无偿的自我牺牲精神,也去作作这样的“秀”?

  其实,在去上海等地调查政和农民工之前,杨扬已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利用不上课的周末等,走遍了政和县125个村庄中的25个,了解到了一些很翔实的农民工现状。也就是说,杨杨已经有足够的资料来完成她的这篇“保障农民工提案”的。但是,写提案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更不是为自己扬名,而是为发现问题,关注民生,解决问题,推动政府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因此,调查越深入,越全面,越准确,就越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最可靠的根据。这是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之所在。我们也许没有杨杨的这种认真劲,但她的这种认真劲却应该是是令人敬佩的,值得人们提倡学习的。

  令人感欣慰的是,杨扬的这个做法,得到了政和县政协的肯定和表扬,她的提案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我想说,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多些这样的“作秀”,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公,人民群众里面的不幸、悲剧也就会少发生些,再少发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