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香港、内地旅游主管部及业界代表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工作磋商联席会议上,共同推出8项措施以彻底治理“零负团”(即指以“零团费”甚至“负团费”作招徕的旅行社)。其实,这就是目前旅行社恶性竞争的一个缩影。
目前,旅行社的竞争已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此时,价格成为唯一的营销竞争力。于是,很多旅行社为了招揽顾客,把价格一再下降,甚至持平乃至亏本。而待顾客交钱后,各种收费项目接踵而来,同时也会把顾客不断带进购物区,让顾客购物,以此赢得利润。在这种恶性循环下,虚假、欺骗渐渐成为行业的代名词。
在这种背景下,X旅行社却迅速发展起来。在到处缺乏诚信、恶性价格战横行的市场,X旅行社却运用其系统营销,不仅有效规避了价格战,构建了企业价值,也成就了自我。
大市场 大问题
营销:三个变迁
翻开报纸、浏览网页,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旅游欺诈的新闻。这说明,旅行社的营销已经变成了单一地价格战,这将给整个产业带来企业失血,并使其发展滞后。实际上,这与旅游营销的整体变化有关。
第一阶段,“粮票”时期。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80年代。那时候,旅游还是奢侈品,作为城里人,才有机会去公园散散步,那已经是很好的休闲了。而作为境外旅游,则属于配额消费,没有门路往往无法去境外旅游。那时候,旅游不需要营销。
第二阶段,“启蒙”时期。进入1995年到2002年,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开始直线上升。在这个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增长,国内旅游高峰不断升温,特别是五一、十一的黄金周的出现,让国内旅游在攀高峰。而作为境外旅游,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更带动了香港旅游的高潮。与此同时,其他境外游也开始升温。随之而来,出国旅游变得简单。在这个阶段,旅游社主要以几家大型旅行社主导市场,而其营销手段也主要以单线广告为主。此时,在寡头垄断的旅游市场,旅行社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因而,旅行社的利润也很高。
第三阶段,“股票”时期。进入了2003年以后,旅行社的发展进入高峰期。就像目前纷纷炒股一样,不理性,也很混乱。截至2004年底,全国国际旅行社1472家,国内旅行社13867家,而且数量还在增长。由于旅行社的风起云涌,营销手段开始变得恶性而无序,很快就陷入单一地价格战。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了揽到顾客,很多旅行社却不惜低价格、甚至“零费用”拉客,待客户达到景点后,于是就出现了强迫购物等问题。实际上,这也与消费者的不成熟有关,很多消费者过度看重价格,而不理性地看价值。与此同时,遇到欺骗也不主动投诉,这也造成旅行社低价策略得以长期存在。
从其他行业看,价格战和品牌战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两条关键路径。对于价格混战的市场,X只有走价值路线,即塑造品牌。因为价格战的弊端已经显现,而品牌化运营的旅行社却很少。
御敌:三面埋伏
混乱往往也正是机会,也恰是洗牌的契机。X就是有效地利用这种不规范和混乱市场,进行了系统战、整合战。实际上,系统战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展开,这样才能既有效地阻击敌人也能快速提升自我。对此,X就很好地采取了差异化、专业化和创新化的组合战略。
从目前看,X旅行社主要面临三类竞争对手。
首先是大旅行社的阻击。包括康辉、中旅等早已形成规模化的公司。这类公司起步早,具有强势品牌力,同时资本雄厚。那么,蚂蚁如何扳动大象呢?对此,X旅行社以差异化战役实现了突围,以此体现出X的个性化、价值感。
其次是中小型旅行社的肉搏。价格浑水已经无法避免,X旅行社也不例外。对此,X如何实现鹤立鸡群,并一路绝尘呢?X的策略就是专业化运作,以此使形象和品牌迅速成长起来。这样,借助不断积累的口碑力量走出价格“红海”。
再次是新型公司的进攻。比如携程等新兴起的公司,借助独特模式、资本力量,正在蚕食21世纪的旅游市场。对此,X旅行社也在传统行业率先应用了新营销手段,如网络、会员等,以此既区别传统旅行社,也实现快速发展目标。
大营销 大发展
从刚成立那天起,X旅行社就树立了高标准,比如,借助集团的资本力量,尽量完善基本设施。另外,还重金挖来行业的熟手,让企业快速上路。当然,对于四面埋伏的竞争对手,X旅行社也展开了系统战。
针对大型旅行社:差异破局,三面组合
1.战略差异化
著名战略研究学者迈克尔·波特把市场上企业的竞争策略分为三种:成本领先策略、集中化策略和差异化策略。X旅行社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发现,多数旅行社集中在境内游方面。于是,X旅行社就把目标确定为主做境外游,辅助境内游。首先,境外游竞争相对不是很激烈,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利润;其次,境外游可以树立企业的形象,打造品牌实力。这种差异化的定位,使X旅行社快速走出竞争的红海。另外,X旅行社借助集团的品牌力,使其在本土形象上得以高起点、高认知。
2.活动差异化
促销活动是为了争夺消费者的眼球,一方面宣传拉动,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一方面提升销量,占领消费者需求“阵地”。而实际上,开业就是一个好时机。X旅行社的开张时间恰好是十一黄金周前。
第一环:今年送礼只送旅游——送旅游券。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讲求“礼尚往来”,因此,礼品历来就是人们相互间交流感情的一种重要形式,“送礼”也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纵观我国礼品市场的发展历史,由于物质条件的贫乏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糖酒、点心等食物类礼品一直占据着礼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如今,礼品的单一化,让想送礼的人们意识到,礼品市场已经“无礼可送”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人们的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当基本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之后,人们在人际关系上的需求更加强烈,作为交流的重要媒介——礼品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忽然发现,常规的、以食品为主要形式的礼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送礼的需要了。而旅游作为人们休闲的最佳产品,是不是也可以作为“礼品”呢?
实际上,是可以的。新颖、娱乐是其重要特色。但是,人们需求是多样化,如果固定在某一个景点,将会其这个礼物变得单一和古板。于是,X旅行社制作了很多旅游券,可以抵旅游现金使用。这就相当于“旅游DIY”了。这样,送礼人有面子,而收礼人也可以自由选择。
曾经叱咤礼品市场的“脑白金”,依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诉求响彻大江南北,而X旅行社通过旅游券一夜成名,开创了我国DIY礼品市场的先河。
第二环:预定旅游。
在传播疲倦时代,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活动并不容易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首先,从内容识别上,已经被消费者潜意识定论为某品牌的跟风者;其次,扮演第二个吃螃蟹人的角色绝对容易被人遗忘。因此,活动的差异化成为品牌化的基础条件,而只有持续的坚持才能活动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影响力得以扩大、品牌力得以提升。
在市场调研中,X旅行社发现,很多旅游者往往是在把千头万绪的事情忙完了,才有时间仔细考虑旅游事情。而这个时候,要么景点线路安排不上,要么价格等已经上涨……
针对这种情况,X旅行社再次推出了一个特色活动——预定旅游。即把你的要求,包括喜好、目标等告诉X旅行社,X旅行社专业旅游人员就会给你推荐景点。同时,帮你提前预定线路。这样,在高峰期到来的时候,就可以实现轻松旅游的愿望。当然,这种预定不会随行情水涨船高,还是按照淡季的价格结算。
由于服务到位、价格实惠,活动一经推出,迅速引起了反响。
3.产品差异化
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性能、质量优于市场上现有水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好形象。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过,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创造顾客。有差异才能有市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首先要准确地把握“顾客需要什么”,其次是用创新去适应顾客需要的变化,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最后要使差异化策略形成一个系统,进而全面实施。
首先,X旅行社专门为经典线路设计了专门的品牌名称。这种通过子品牌的操作,不仅淡化了旅行社过于商业化的色彩,也与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化,使其鹤立鸡群。当然,这种唯美的名字,也会给顾客与众不同的联想和体验。
其次,X旅行社还细分了长、短线的线路,即形成了以顾客需求为主导的中外菜谱。
在长线游方面,X旅行社结合消费者趋势,根据季节变化而组织线路。
在短线游方面,X旅行社关注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休闲化。目前旅游正面临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化升级。于是,X旅行社把观光旅游分为高档和低档,把度假分为短期和长期,从而创造多种观光度假方式。二是参与性。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程式化的产品,希望主动地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全过程,注重参与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于是,X旅行社推出了多种产品的组合,并力争根据顾客爱好和特点设计。三是原真性。如今时代变了,人们已开始厌倦缺少生活渊源和文脉根基,缺少原真性的旅游产品。现代旅游者更倾心于真山真水,真史真迹,活的文化,真实的生活。对此,X旅行社更是关注自然景观。四是乡土化。愈是乡土的愈是个性的,愈是本土的愈有特色。以此在旅游产品里更多地糅入地域的乡村民俗、怀旧的节事、农事农活、家乡菜……
针对中小型旅行社:专业突围,系统整合
1.内部管理,全面优化
在内部管理上,X形成了双剑合璧的态势。
其一,业务后台做到细分和专业。X旅行社把业务后台分为亚洲为中心的出境中心,欧洲、澳洲、非洲和美洲的商旅中心,预定酒店、机票的度假休闲中心,国内旅游中心等,这个各司其职,专业化运作。这与很多小型旅行社的杂乱相比,实现了管理专业化的跨越。
其二,建立三网合一。一是通过公司网站的管理,在及时的信息发布、更新的过程中,首先是对顾客的形象传播,其次对员工也是管理的规范过程。二是通过内部信息化的管理,使各个分店的财务、内部旅游信息得以共享。这样,每个分店都能及时了解到每个团的报名人数、是否可以增加人、每位顾客可以随哪个团和什么时间出发等等,所有信息准确、及时,避免了误差。而财务信息的共享,有效避免了乱打折现象,因为打折限度已经输入管理系统。这种类似ERP系统,使管理更加有效、准确。三是下游批发商的管理。通过给代理商一个系统密码,这样,也可以及时了解X的信息。同时,使价格体系、信息体系得以统一。这种管理与很多小型旅行社相比,更规范。
2.品牌传播,组合聚变
广告是瞬间而过的影像,为了加深这种影像,还需要做进一步补充性的推动,即通过公关文章给消费者一个更详尽的了解机会。在公关运作上,需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先是“在哪里说”,操作实质就是对媒体的选择。其次就是“怎样说”,即在不同的媒体上说什么内容。(1)理性的媒体构成。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器,其本身也持有价值标准、态度立场、审美追求等,这些内容不仅构成了媒体自身的特质,同时也构成了其社会影响力的元素。这些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体受众、信任度等。在媒体选择上,X旅行社进行了三方面的策略。针对渠道商主要选择了当地主流媒体。借助主流传播通路,扩大其知名度。(2)感性的文字传播。在传播内容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针对渠道商,重点谈企业的规模、产品等内容;对消费者主要讲述专业、服务等内容。另外,在传播上,也采取了70%平面媒体,20%印刷品,10%网络的组合,这样的就等同了海、陆、空的三面结合。
3.特色旅游,实现细分
“吃别人嚼过的馍是没有味的”,营销过程如果没有创新,道路只能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走。而营销创新,很简单,就是打造差异化;但做起来却很难,最起码要具有创新性的思维,要比别人走得快一些,要比别人站得高一些,要比别人看得远一些,要比别人挖得深一些。于是,针对旅游的杂乱问题,X旅行社还适时推出了无忧游等,其目的就是规范化。比如,经营范围涉及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旅游交通服务、票务、会展、旅游文化传媒、旅游商品贸易等多种业务的经营与开发,形成了融“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一体的旅游专业化经营。
4.旅游服务,塑造专业
在服务上,X旅行社除了上述的管理外,还在在产品上注重设计的细节,服务的细节,管理的细节。所谓魔鬼就在细节中,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构成完美,细节出精品。比如,设立了服务热线,并在114备查。实现24小时的人工服务。同时,为了考虑全国市场,还特别设立了400电话,消费者也可以随时进行咨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呼叫中心,并由此细分为国内旅游、国际旅游等咨询频道,使服务更专业。
针对新型公司:主动创新,搭乘快车
1.会员营销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理论提出,未来的社会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一的社会,而这些人又是成群结伙的。这一论断无疑又是俱乐部理论的又一佐证。
X旅行社目前已经做好了会员营销的准备,并根据会员情况,实现了传播和产品的两面突破。
在传播方面,ERP系统已经建立,更便于管理和通知;而借助短信新平台,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发不同的旅游产品信息,吸引会员参加。而已经随团出发的会员,则会随时收到旅游地当地的天气预报、新闻等信息。当然,没有参加旅游的会员,也会接收到当地的旅游动向、天气等内容。总之,让会员随时感觉到俱乐部的关心和关注。另外,积分奖励也是有效的补充,每个会员都有自己的会员号和密码,这样可以通过会员网站随时查询积分,并及时兑换奖品。同时,X还针对会员开始个性化旅游产品组合,比如蜜月之旅、银婚之旅等。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俱乐部营销方式也有着可靠的基础。调查表明,当代中国城市居民,有交往愿望的占40.2%,很愿意交往的33.5%,两者相加达73.7%。另一方面,无论是工作领域还是生活领域,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的情感色彩都有淡化的趋势,这直接引发或强化了人们内心孤独的心态。据北京市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近80%的市民长期或不同时期有过较强烈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
实际上,许多人通过俱乐部活动互相认识,最后成了志趣相投的朋友。以游会友,在与知心的“驴友”同游的情况下,很多人已不再将旅游价格放在心上。
2.网络营销
社会性网络概念的兴起让互联网迎来了Web2.0时代,而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也渐显“服务2.0”之势。在旅游服务行业,“缺乏行业标准”“服务品质差”“价格欺诈”“信息不透明”等1.0时代的病症似乎随着信息技术的嫁接迎刃而解。
在这方面,X旅行社设立了呼叫中心。而通过管理创新,将优质服务标准化,实现大规模复制,也恰恰是“服务2.0”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X旅行社的呼叫中心20秒电话接通率高达90%,咨询准确率达到到90%以上,订单回复速度也从达到99%。“服务2.0”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背后科学的管理。
对此,X旅行社也提出了鼠标+水泥的概念,一方面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又在全国各地撒网,进一步整合上游资源,做好中介的角色,强化自己的分销体系。
大未来 大转变
影响旅行社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有两个:一是成本;二是产品的差异性。从目前看,价格战仍是主导旅游业的竞争格局。但面对外资进入的加速,以及2008年旅游年的到来,国内旅行社需进一步加强在资源整合、核心竞争力培养、营销手段创新等方面的运作,而不是单一地价格战,否则就会陷入发展漩涡。
目前,旅行社的竞争已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此时,价格成为唯一的营销竞争力。于是,很多旅行社为了招揽顾客,把价格一再下降,甚至持平乃至亏本。而待顾客交钱后,各种收费项目接踵而来,同时也会把顾客不断带进购物区,让顾客购物,以此赢得利润。在这种恶性循环下,虚假、欺骗渐渐成为行业的代名词。
在这种背景下,X旅行社却迅速发展起来。在到处缺乏诚信、恶性价格战横行的市场,X旅行社却运用其系统营销,不仅有效规避了价格战,构建了企业价值,也成就了自我。
大市场 大问题
营销:三个变迁
翻开报纸、浏览网页,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旅游欺诈的新闻。这说明,旅行社的营销已经变成了单一地价格战,这将给整个产业带来企业失血,并使其发展滞后。实际上,这与旅游营销的整体变化有关。
第一阶段,“粮票”时期。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80年代。那时候,旅游还是奢侈品,作为城里人,才有机会去公园散散步,那已经是很好的休闲了。而作为境外旅游,则属于配额消费,没有门路往往无法去境外旅游。那时候,旅游不需要营销。
第二阶段,“启蒙”时期。进入1995年到2002年,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开始直线上升。在这个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增长,国内旅游高峰不断升温,特别是五一、十一的黄金周的出现,让国内旅游在攀高峰。而作为境外旅游,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更带动了香港旅游的高潮。与此同时,其他境外游也开始升温。随之而来,出国旅游变得简单。在这个阶段,旅游社主要以几家大型旅行社主导市场,而其营销手段也主要以单线广告为主。此时,在寡头垄断的旅游市场,旅行社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因而,旅行社的利润也很高。
第三阶段,“股票”时期。进入了2003年以后,旅行社的发展进入高峰期。就像目前纷纷炒股一样,不理性,也很混乱。截至2004年底,全国国际旅行社1472家,国内旅行社13867家,而且数量还在增长。由于旅行社的风起云涌,营销手段开始变得恶性而无序,很快就陷入单一地价格战。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了揽到顾客,很多旅行社却不惜低价格、甚至“零费用”拉客,待客户达到景点后,于是就出现了强迫购物等问题。实际上,这也与消费者的不成熟有关,很多消费者过度看重价格,而不理性地看价值。与此同时,遇到欺骗也不主动投诉,这也造成旅行社低价策略得以长期存在。
从其他行业看,价格战和品牌战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两条关键路径。对于价格混战的市场,X只有走价值路线,即塑造品牌。因为价格战的弊端已经显现,而品牌化运营的旅行社却很少。
御敌:三面埋伏
混乱往往也正是机会,也恰是洗牌的契机。X就是有效地利用这种不规范和混乱市场,进行了系统战、整合战。实际上,系统战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展开,这样才能既有效地阻击敌人也能快速提升自我。对此,X就很好地采取了差异化、专业化和创新化的组合战略。
从目前看,X旅行社主要面临三类竞争对手。
首先是大旅行社的阻击。包括康辉、中旅等早已形成规模化的公司。这类公司起步早,具有强势品牌力,同时资本雄厚。那么,蚂蚁如何扳动大象呢?对此,X旅行社以差异化战役实现了突围,以此体现出X的个性化、价值感。
其次是中小型旅行社的肉搏。价格浑水已经无法避免,X旅行社也不例外。对此,X如何实现鹤立鸡群,并一路绝尘呢?X的策略就是专业化运作,以此使形象和品牌迅速成长起来。这样,借助不断积累的口碑力量走出价格“红海”。
再次是新型公司的进攻。比如携程等新兴起的公司,借助独特模式、资本力量,正在蚕食21世纪的旅游市场。对此,X旅行社也在传统行业率先应用了新营销手段,如网络、会员等,以此既区别传统旅行社,也实现快速发展目标。
大营销 大发展
从刚成立那天起,X旅行社就树立了高标准,比如,借助集团的资本力量,尽量完善基本设施。另外,还重金挖来行业的熟手,让企业快速上路。当然,对于四面埋伏的竞争对手,X旅行社也展开了系统战。
针对大型旅行社:差异破局,三面组合
1.战略差异化
著名战略研究学者迈克尔·波特把市场上企业的竞争策略分为三种:成本领先策略、集中化策略和差异化策略。X旅行社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发现,多数旅行社集中在境内游方面。于是,X旅行社就把目标确定为主做境外游,辅助境内游。首先,境外游竞争相对不是很激烈,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利润;其次,境外游可以树立企业的形象,打造品牌实力。这种差异化的定位,使X旅行社快速走出竞争的红海。另外,X旅行社借助集团的品牌力,使其在本土形象上得以高起点、高认知。
2.活动差异化
促销活动是为了争夺消费者的眼球,一方面宣传拉动,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一方面提升销量,占领消费者需求“阵地”。而实际上,开业就是一个好时机。X旅行社的开张时间恰好是十一黄金周前。
第一环:今年送礼只送旅游——送旅游券。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讲求“礼尚往来”,因此,礼品历来就是人们相互间交流感情的一种重要形式,“送礼”也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纵观我国礼品市场的发展历史,由于物质条件的贫乏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糖酒、点心等食物类礼品一直占据着礼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如今,礼品的单一化,让想送礼的人们意识到,礼品市场已经“无礼可送”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人们的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当基本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之后,人们在人际关系上的需求更加强烈,作为交流的重要媒介——礼品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忽然发现,常规的、以食品为主要形式的礼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送礼的需要了。而旅游作为人们休闲的最佳产品,是不是也可以作为“礼品”呢?
实际上,是可以的。新颖、娱乐是其重要特色。但是,人们需求是多样化,如果固定在某一个景点,将会其这个礼物变得单一和古板。于是,X旅行社制作了很多旅游券,可以抵旅游现金使用。这就相当于“旅游DIY”了。这样,送礼人有面子,而收礼人也可以自由选择。
曾经叱咤礼品市场的“脑白金”,依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诉求响彻大江南北,而X旅行社通过旅游券一夜成名,开创了我国DIY礼品市场的先河。
第二环:预定旅游。
在传播疲倦时代,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活动并不容易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首先,从内容识别上,已经被消费者潜意识定论为某品牌的跟风者;其次,扮演第二个吃螃蟹人的角色绝对容易被人遗忘。因此,活动的差异化成为品牌化的基础条件,而只有持续的坚持才能活动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影响力得以扩大、品牌力得以提升。
在市场调研中,X旅行社发现,很多旅游者往往是在把千头万绪的事情忙完了,才有时间仔细考虑旅游事情。而这个时候,要么景点线路安排不上,要么价格等已经上涨……
针对这种情况,X旅行社再次推出了一个特色活动——预定旅游。即把你的要求,包括喜好、目标等告诉X旅行社,X旅行社专业旅游人员就会给你推荐景点。同时,帮你提前预定线路。这样,在高峰期到来的时候,就可以实现轻松旅游的愿望。当然,这种预定不会随行情水涨船高,还是按照淡季的价格结算。
由于服务到位、价格实惠,活动一经推出,迅速引起了反响。
3.产品差异化
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性能、质量优于市场上现有水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好形象。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过,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创造顾客。有差异才能有市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首先要准确地把握“顾客需要什么”,其次是用创新去适应顾客需要的变化,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最后要使差异化策略形成一个系统,进而全面实施。
首先,X旅行社专门为经典线路设计了专门的品牌名称。这种通过子品牌的操作,不仅淡化了旅行社过于商业化的色彩,也与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化,使其鹤立鸡群。当然,这种唯美的名字,也会给顾客与众不同的联想和体验。
其次,X旅行社还细分了长、短线的线路,即形成了以顾客需求为主导的中外菜谱。
在长线游方面,X旅行社结合消费者趋势,根据季节变化而组织线路。
在短线游方面,X旅行社关注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休闲化。目前旅游正面临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化升级。于是,X旅行社把观光旅游分为高档和低档,把度假分为短期和长期,从而创造多种观光度假方式。二是参与性。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程式化的产品,希望主动地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全过程,注重参与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于是,X旅行社推出了多种产品的组合,并力争根据顾客爱好和特点设计。三是原真性。如今时代变了,人们已开始厌倦缺少生活渊源和文脉根基,缺少原真性的旅游产品。现代旅游者更倾心于真山真水,真史真迹,活的文化,真实的生活。对此,X旅行社更是关注自然景观。四是乡土化。愈是乡土的愈是个性的,愈是本土的愈有特色。以此在旅游产品里更多地糅入地域的乡村民俗、怀旧的节事、农事农活、家乡菜……
针对中小型旅行社:专业突围,系统整合
1.内部管理,全面优化
在内部管理上,X形成了双剑合璧的态势。
其一,业务后台做到细分和专业。X旅行社把业务后台分为亚洲为中心的出境中心,欧洲、澳洲、非洲和美洲的商旅中心,预定酒店、机票的度假休闲中心,国内旅游中心等,这个各司其职,专业化运作。这与很多小型旅行社的杂乱相比,实现了管理专业化的跨越。
其二,建立三网合一。一是通过公司网站的管理,在及时的信息发布、更新的过程中,首先是对顾客的形象传播,其次对员工也是管理的规范过程。二是通过内部信息化的管理,使各个分店的财务、内部旅游信息得以共享。这样,每个分店都能及时了解到每个团的报名人数、是否可以增加人、每位顾客可以随哪个团和什么时间出发等等,所有信息准确、及时,避免了误差。而财务信息的共享,有效避免了乱打折现象,因为打折限度已经输入管理系统。这种类似ERP系统,使管理更加有效、准确。三是下游批发商的管理。通过给代理商一个系统密码,这样,也可以及时了解X的信息。同时,使价格体系、信息体系得以统一。这种管理与很多小型旅行社相比,更规范。
2.品牌传播,组合聚变
广告是瞬间而过的影像,为了加深这种影像,还需要做进一步补充性的推动,即通过公关文章给消费者一个更详尽的了解机会。在公关运作上,需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先是“在哪里说”,操作实质就是对媒体的选择。其次就是“怎样说”,即在不同的媒体上说什么内容。(1)理性的媒体构成。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器,其本身也持有价值标准、态度立场、审美追求等,这些内容不仅构成了媒体自身的特质,同时也构成了其社会影响力的元素。这些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体受众、信任度等。在媒体选择上,X旅行社进行了三方面的策略。针对渠道商主要选择了当地主流媒体。借助主流传播通路,扩大其知名度。(2)感性的文字传播。在传播内容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针对渠道商,重点谈企业的规模、产品等内容;对消费者主要讲述专业、服务等内容。另外,在传播上,也采取了70%平面媒体,20%印刷品,10%网络的组合,这样的就等同了海、陆、空的三面结合。
3.特色旅游,实现细分
“吃别人嚼过的馍是没有味的”,营销过程如果没有创新,道路只能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走。而营销创新,很简单,就是打造差异化;但做起来却很难,最起码要具有创新性的思维,要比别人走得快一些,要比别人站得高一些,要比别人看得远一些,要比别人挖得深一些。于是,针对旅游的杂乱问题,X旅行社还适时推出了无忧游等,其目的就是规范化。比如,经营范围涉及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旅游交通服务、票务、会展、旅游文化传媒、旅游商品贸易等多种业务的经营与开发,形成了融“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一体的旅游专业化经营。
4.旅游服务,塑造专业
在服务上,X旅行社除了上述的管理外,还在在产品上注重设计的细节,服务的细节,管理的细节。所谓魔鬼就在细节中,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构成完美,细节出精品。比如,设立了服务热线,并在114备查。实现24小时的人工服务。同时,为了考虑全国市场,还特别设立了400电话,消费者也可以随时进行咨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呼叫中心,并由此细分为国内旅游、国际旅游等咨询频道,使服务更专业。
针对新型公司:主动创新,搭乘快车
1.会员营销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理论提出,未来的社会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一的社会,而这些人又是成群结伙的。这一论断无疑又是俱乐部理论的又一佐证。
X旅行社目前已经做好了会员营销的准备,并根据会员情况,实现了传播和产品的两面突破。
在传播方面,ERP系统已经建立,更便于管理和通知;而借助短信新平台,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发不同的旅游产品信息,吸引会员参加。而已经随团出发的会员,则会随时收到旅游地当地的天气预报、新闻等信息。当然,没有参加旅游的会员,也会接收到当地的旅游动向、天气等内容。总之,让会员随时感觉到俱乐部的关心和关注。另外,积分奖励也是有效的补充,每个会员都有自己的会员号和密码,这样可以通过会员网站随时查询积分,并及时兑换奖品。同时,X还针对会员开始个性化旅游产品组合,比如蜜月之旅、银婚之旅等。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俱乐部营销方式也有着可靠的基础。调查表明,当代中国城市居民,有交往愿望的占40.2%,很愿意交往的33.5%,两者相加达73.7%。另一方面,无论是工作领域还是生活领域,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的情感色彩都有淡化的趋势,这直接引发或强化了人们内心孤独的心态。据北京市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近80%的市民长期或不同时期有过较强烈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
实际上,许多人通过俱乐部活动互相认识,最后成了志趣相投的朋友。以游会友,在与知心的“驴友”同游的情况下,很多人已不再将旅游价格放在心上。
2.网络营销
社会性网络概念的兴起让互联网迎来了Web2.0时代,而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也渐显“服务2.0”之势。在旅游服务行业,“缺乏行业标准”“服务品质差”“价格欺诈”“信息不透明”等1.0时代的病症似乎随着信息技术的嫁接迎刃而解。
在这方面,X旅行社设立了呼叫中心。而通过管理创新,将优质服务标准化,实现大规模复制,也恰恰是“服务2.0”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X旅行社的呼叫中心20秒电话接通率高达90%,咨询准确率达到到90%以上,订单回复速度也从达到99%。“服务2.0”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背后科学的管理。
对此,X旅行社也提出了鼠标+水泥的概念,一方面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又在全国各地撒网,进一步整合上游资源,做好中介的角色,强化自己的分销体系。
大未来 大转变
影响旅行社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有两个:一是成本;二是产品的差异性。从目前看,价格战仍是主导旅游业的竞争格局。但面对外资进入的加速,以及2008年旅游年的到来,国内旅行社需进一步加强在资源整合、核心竞争力培养、营销手段创新等方面的运作,而不是单一地价格战,否则就会陷入发展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