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地与“空降兵”


   成长地是什么地方?怎样理解?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呗。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方面,一个人的哪段算成长?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多长时间算成长?一个人就在一个地方成长吗?另一方面,一个人一般就不能在成长地任职(某级别的某职位)吗?怕什么?任何事情一绝对了就走向反面。当然,这里没说让你绝对,说的是一般。但执行起来又怎样去把握这“一般”?对一个人,不让他在自己的成长地任职,非让他去个不熟悉的地方任职,怕什么?

     怕他八碗水端不平?怕他不清正廉洁?真金不怕火炼,何怕成长地!消极的蠢招。

     人们将外地调入的领导干部称为“空降兵”,有的还真有两下子,但多数是“镀金”。老百姓讲话“和尙少,秃子多,会念经的没几个”。

     派“空降兵”的弊端是太多了。且不说民主程序和民众意愿,从实际看,一个区域相对来说发展较快,首要的是主要领导不是一二年一调换。一个人到个新地方,真正了解风俗人情、自然状况、历史人文等没一二年的时间下不来。结果干一二年(就不管什么任期制了)又调动。调动得快又勤,躲避了当地群众监督;有政绩很难干扎实,问题也很难发现;人动家不动,车接车送增加了公费开支。干一二年便琢磨调动的事,怎么能有长远打算?怎么能干出什么政绩?

  白居易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很多事情都太需要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