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管理咨询价值的最大误判--忽略管理咨询的实施过程


 [CPC咨询培训联合会] → 中国企业对管理咨询价值的最大误判--忽略管理咨询的实施过程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开始接受管理咨询公司的存在了。

           企业接受了管理咨询公司并不意味着他们明白管理咨询公司的价值。

   许多企业常常忽略管理咨询公司的实施过程,而关注最终的咨询报告,或者说解决方案,这就是对管理咨询公司价值最大的误会。
--------------------------------------------------------------------------------------------------------
  花费几百元你可以拥有几乎所有著名咨询公司为其合作伙伴写的咨询报告,但是,你无法获得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咨询所带来的价值。咨询报告只是一个载体,在当前情况下,因为人们心中的固有意识,这个载体在咨询过程中不可或缺,但其实它只是咨询过程中很小的一部分。
--------------------------------------------------------------------------------------------------------

  除却咨询报告,管理咨询公司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呢?

  首先,管理咨询公司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其促进了企业理念的转变。咨询公司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她向合作伙伴企业传播了一种新的理念,或者说“洗脑”。企业部分人也可能有该方面的管理思想,但却有着各自的理解。管理咨询公司的作用在于将该理念统一在同一语系之下,让企业的每个相关的人对该理念有一个全面和统一的认识,尤其是在咨询过程中使得某些高层的想法得到印证,促进企业内部对该理念达成共识。

  管理咨询公司因为接触了许多企业的信息,并时刻关注优秀企业的最新变化,通过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管理和业务运作模式,常常能给被服务企业的高层带来新的思维。

  此外,管理咨询公司传授了企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企业总希望咨询公司提供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的确,有些咨询公司可以“点石成金”,但是聪明的企业会选择能点石成金的手指,而不是那块石头变成的金子。

  解决一个问题通常会产生其他的问题,社会是这样,对企业而言也是这样。负责任的管理咨询公司会在提供某一解决方案的同时传授给企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企业应该关注方案背后的方法,而不应该太关注于咨询公司的项目方案,更不应该希望咨询公司能解决企业的所有管理问题。不同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可变的因素,死抱着咨询公司的完美方案可能会让企业走向绝境。

  管理咨询公司有一点作用常常被企业忽视,那就是在咨询过程中同时在帮助企业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

  咨询公司常常会对企业咨询项目小组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共同研讨,以达到知识转移和企业专业团队建设的作用。负责任的咨询公司常常会常驻企业,和企业项目相关人员保持最流畅的沟通,让企业项目相关人员全程参与其中。因为最终方案的实施不在于咨询公司,而在于企业内部。如果咨询过程中无法建立一支这样的专业团队,最终的方案就只是电脑根目录下一个不起眼的文档。

  最后,管理咨询公司协调了内部业务关系。据说麦肯锡先生临终前曾告诫自己的咨询团队:永远不要插手客户的内部事务,即“咨询顾问应该与客户保持距离”。

  没有管理咨询公司可以做到不插手客户的内部事务。管理咨询项目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企业的战略、组织、流程、绩效等多方面,如此必定会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不同利益,只不过有些是企业业务方面的原因,有些是企业个人方面的原因。对于业务原因的事务,咨询公司应该起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协调作用,因为咨询公司常常能从全局客观地对公司有一个比较好地把握。而对于企业个人方面的原因,咨询公司应该回避,不然可能会给咨询公司和企业都带来风险。

=================================================================

如何能带动提高企业附加值的咨询业  ??????

不能因为鼓敲的好就能决定龙舟的命运, “做总比不做好”“至少要比现在要好”, 我们给客户的方案不是世界最先进的,而是最适合他们的。

支持一个品牌未来能走多远,含金量有多少,是由管理所带来无数看不见的优势决定的。

我们所做的就是去帮企业辨别方向、少走弯路而达到最终目标。

——美国联合经济时代顾问公司 首席顾问杨大筠

带动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咨询业

咨询师不是上帝

刚刚给鄂尔多斯做完咨询的杨大筠,特别安排了时间给笔者专访,在对于咨询业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后发现,中国服装行业的咨询业的责任和意义格外重大。

一、国内企业对咨询的理解还不够。二、认为咨询师对企业来说就象医生对病人,但医生是分很多科,比如内科、外科等。一些企业却认为只要是医生就能治病,这是一种误导。三、在与咨询公司的合作中总是在工作过程中对咨询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横加指责。这有两个问题:1、没有与企业沟通工作方式和方法。2、企业确实不明白如何做。这就相当于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病人来指导医生用药,最终病人没有治好。这个原因应该是各打五十大板。到目前为止,国内很多企业,无论多大的公司都有这样的历史悲剧上演。

另外,作为一个大公司的老总,他没有太多的经历去关注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在这种人治的管理环境中,在这种特殊的文化气氛下,任何管理想落实下去都会比较困难。

最后一点,很多企业对咨询公司的理解:咨询公司就是救星,它应该救我于水深火热。我们既然付给咨询师钱,就该得到应有的效果。这种理解就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我认为咨询公司永远都是“外脑”。咨询公司所确定下来的方案能否达到效果跟企业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咨询师经常说:我来这个企业后,这个企业的业绩翻几辈,利润增长了多少。我并不赞同这种说法。比如:划龙舟——企业的员工和所有的经理人是划浆的、老板是掌舵的、咨询公司只是敲鼓的人。不可能因为鼓敲的好就能决定龙舟的命运。命运应该是有掌舵的人来决定。所以我严格反对自己的员工和同事说因为自己去了企业,企业的业绩能翻几倍,不能喧宾夺主。任何企业要接受咨询师首先要将心态放平。咨询公司会给企业带来一套完善的管理方式使你的管理至少比从前变的更严谨、目标性更清晰,变得人力资源更有活力,产品优势更加明显。但咨询师不是上帝,这是很多人应该明确的。

我去任何一家公司工作,当企业要我承诺业绩要翻几倍的时候,我会拒绝签约。我告诉它我不是上帝,即使是上帝也不会降落在这里。当企业问我能帮它干什么时,我会告诉它我帮它改造管理。“做总比不做好”。但我做了之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至少要比现在要好”。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水平不是靠一家咨询公司得到提升,而是它长年累月不停的积累得到提升。“高楼大厦不是一晚上盖成的,那是豆腐渣工程”。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世界500强企业不是因为有了咨询公司才有的,而是每个500强企业的背后有几家咨询公司在服务。

应该客观的去理解咨询行业。如果企业能抱以这样的心态和咨询师自己能抱有这样的心态,我觉得这个行业就会走向正规。但目前我看到抱有这种心态的人不多,很多人都给别人承诺,这种承诺是不可靠的。因为咨询公司只是外力,它不会介入到企业内部权利结构,而且不会有财权、行政权、人事决定权等,在什么权利都没有的情况下,凭什么说你的介入能改变这家公司呢!

联合时代公司在这个行业里做这么多年,我认为:任何一个咨询师都不是靠一个人拎着包就能就一家企业,无论他多么聪明,他的知识结构都是有偏向性和局限性的。是知识的合作、是团队的合作,绝对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的结果。

只要能把客户作好,口碑是对我们最大的宣传

我对咨询行业的理解:在国内,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咨询行业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行业。但这个行业在未来可能要重新规划。目前客户之所以需要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客户的初级给我们创造了就业市场空间。但我认为:客户不可能永远都这么初级。咨询行业如何能够走向成熟是需要时间的。因为国内对于咨询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它仅仅将咨询归为服务行业。这与国外相比就有还大差别。所以在政策上,咨询行业还没有引起政府的注意,还没有形成一种产业。在香港服务行业里,管理咨询业同酒店业和金融业一样繁荣。

国的咨询行业会经过市场优胜劣态的必然过程。国外的咨询公司,比如罗兰费格、麦肯锡等也都已经将知识产权的资源逐渐的本土化,他们用中国的文化来做中国的企业以便贴近中国的企业,甚至连咨询师都动用华人及中国人,这对于国内的咨询公司有非常大的压力。

在国内服装行业中,能有资格做咨询师的人首先必须在管理比较好的公司包括外资企业做过高层管理人员,这是他必须具备的。其次,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这个文化素质不是看他是博士或是硕士,而在于他后天的学习能力有多强。第三,凡是做咨询和培训的人必须要是发自内心的给企业提供他们想要的。

我们的定位就是扎扎实实作好企业想要的。只要能把客户作好,口碑是对我们最大的宣传。

咨询行业在国内的发展代表着国家对知识的关注程度,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第二生产力,它的旺盛代表着国家的附加值高。对于带动整个产业提高附加值有很大的帮助。

在国外做的最多的是流行资讯,包括流行的口红、衣服、色彩等。而国内的企业很少花钱去买这些资讯,它宁可去抄袭那些过时的资讯。在这之后就是管理咨询,管理咨询本身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明确了企业的目标,提升了员工的素质,使企业能够创百年品牌。现在有很多企业在央视做很多广告,频率非常的大,一年要投几千万。而不关心产品的设计、内部的管理。他们所炼的就是“少林拳”,少林拳是炼的外家功,年龄大了体力跟不上就打不动了。而太极、八卦就不同,内家拳提倡的是内功修为,年龄越大功力就越强。所以企业应该花工夫炼内功,如果没有内功谈改变品牌就是纸上谈兵。支持一个品牌未来能走多远,含金量有多少,是由管理所带来无数看不见的优势决定的。

我们的咨询师每天花费很多时间研究内部管理、流程,怎么去控制生产管理,然后花很多时间去搜集管理的资讯和最新的管理思想,作为一个企业老总来说,他天天有进、销、存、凋和内部的人员管理问题,他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比他去研究这些问题重要的多。这个工作是企业的主业,咨询则是我们的主业。企业花钱买我们在研究的东西,做自己不善长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上的互补。这种互补不能用它最终的成功与否来评价它。因为塑造一个百年品牌需要几代人,推动一个企业管理达到完美的状态也需要几代的发展。一个咨询公司怎么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去改造一个企业?那是不现实的。我们所做的就是去帮企业辨别方向、少走弯路而达到最终的目标。
——————————
[分享喜悦 畅想成长] 欢迎您分享交流
[大道行于远而止于近|行于难而止于易]
→powered by CPC C&T U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