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是什么样的点位?


    2005年当有机构预测去年最高点位可达1800点时,曾被认为大脑进水了。事实却是06年上半年就基本上见到了千八,至年底,上证指数不仅刷新了2001年的历史高点,而且是新高不断,并以2675点结束全年的交易。

    随着中行、工行等大型航母的鱼贯而入,上证指数所隐含的泡沫也愈加严重。06年11月20日,当上证指数冲破2000点时,笔者曾写下《2000点  被吹大了的“肥皂泡”》一文,指出由于中行、工行等的上市以及因上证指数编制规则存在缺陷,2000点实际上是一个被吹大的“肥皂泡”。而中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显示,由于股改支付对价、新股上市等因素的影响,上证指数去年虚涨了415点。

    去年下半年,金融地产钢铁类股票的“N枝独秀”,导致“二八现象”再次在市场中重演,而在这些“大象”们纷纷起舞的背后,是许多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因此,指数泡沫一直为市场所诟病。07年1月6日,上交所宣布,从即日起新股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才计入指数。此举虽然有助于挤去新股上市后导致指数的虚涨,但很明显,那些原先已产生的泡沫却是无法“清除”的。

    牛市的超乎想象更表现指数的涨幅上。当理智的市场人士在高喊风险、泡沫的时候,指数更像一头拉不回来的牛——“勇往直前”。一日百余点的涨跌幅已成家常便饭,市场对其有了麻木的感觉。在目前的高点位,当大跌就买进成为共识的时候,或许市场的调整就在眼前。

    进入新年以来,日均开户数急剧飙升,全民炒股时代似乎又一次来临。以“史”为鉴。1996年、2001年行情火爆时,也曾掀起过全民炒股的热潮。最终全民炒股潮起,股市的高潮开始跌落。

    新年伊始,上证指数就在2800点上下震荡,而成交量也大幅放大。在如此的高位,并且是如此的密集放量,个中风险不言自明。近几个交易日,股指冲上2900点,大有向3000点进军之势。3000点,这个一年前谁都不敢想的点位,到底意味着什么?

    贵州茅台股价超过了百元,市盈率也到了70倍左右。而汇丰控股股价虽高达150元港元,但市盈率仍只有12倍左右。中国人寿A股以高于H股近四倍的价格发行,上市后价格翻了一倍,仍然有投行对此视而不见,居然将一年的目标价位定在52元,三年的目标价位看好90元。在经过不良资产剥离以及中央汇金公司注资之后,工行才成为“人造美女”,也有基金经理真敢想像:一年后工行目标价位在8元,最终会看到20元。价值重估的“遮羞布”看起来确实华丽!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头脑发热到发胀由此可见一斑。

    截止1月22日收盘,上海市场A股平均市盈率已高达40倍,深圳市场A股市盈率也在40倍左右。尽管有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等诸多利好的支撑,A股市场的泡沫却已凸显无遗。

    即使上证指数见到了3000点,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有了中行、工行等权重股杠杆作用下“注入”的泡沫,失真的上证指数早就该“退休”了。如果说2000点是被吹大了的指数“肥皂泡”的话,3000点则是实实在在的泡沫了,而隐含在股价背后的泡沫总有一天是会破灭的。

    尤其可笑的是,在前两天股指冲上2900点之后,市场对3000点的渴望之情“溢于言表”,多家机构认为3000点指日可待。殊不知,如同失真的上证指数一样,失真的3000点只不过是一个代表泡沫被放大了的3000点而已。
   
    http://invest.jrj.com.cn/news/2007-01-25/00000195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