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棉加速下跌释放利空
刊登媒体:国际金融报 董淑志 发表时间:2006.6.21
近日棉花期货价格加速下跌,屡创新低,并跌破了现货价格,强势的纽约棉花期货价格也被拖累。笔者就棉价下跌的原因作简要的分析。
准备金率上调点燃导火索。
分析棉花价格不能仅限于棉花自身供求因素,还要着眼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央行公布自7月5日起,除农信社和农村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普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提高完全出乎市场意料,而在此前不久,央行刚提高了贷款利率。宏观政策的利空导致了商品期货价格的下跌,在这种氛围下,棉价的下跌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巨量期货仓单带来实盘压力。
截至6月16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注册仓单5167张,共计103340吨,预报420张,预计仓单量为5569张,共计111380吨。而与此同时,郑棉期货盘面持仓仅为41000余手。郑棉仓单实抛压指数为100.24%,潜抛压指数为110.66%,分别较上周增加了18.77%和22.83%。大量的仓单实盘抛售压力是此次下跌的主要原因。不过随着棉花期货8月合约不断临近,实盘的压力将会逐渐减少。
阶段性供给充裕营造了棉价的下跌环境。
美棉出口补贴即将在2006年8月1日取消,为了套取补贴,国际棉商大举转移棉花库存到消费国,特别是中国。中国进口40%的美国棉花,2005/2006年度至今已进口315.6万吨,2006年1月至5月进口棉花207.3万吨。
配额增发传闻增强下跌预期。2005/2006年度总配额数量282.4万吨,已经使用(假设进口棉花全部使用配额)207万吨,还剩下可用配额75.4(即282.4-207)万吨。棉花进口配额紧张,很多纺织企业期待新的配额发放,并有传闻国家将在近期发放配额。这对市场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企业对配额寄予希望,采取随用随购的策略。
期价加速下跌促使期转现。
目前全国328B棉花现货主流价格为14000元/吨,现在郑棉CF607价格在13800元/吨左右,期货与现货价格相差200元/吨。位于期货棉花指定交割库附近的纺织企业,在期货市场采购棉花就更具备优势。另外,由于在期货市场上新疆棉不存在贴水,通过期转现获得C2类仓单,并注销提出新疆棉也是很有利的。在这种形势下,很多纺织企业通过期转现的方式进行接货的意愿日益增加,可以预期7、8两个月将会有大量期转现业务。
短期内,除了受到宏观经济政策、配额增发的传闻、巨量期货仓单等因素影响外,利空因素还包括人民币升值加速、农发行催还贷款、2006/2007年度中国棉花的种植面积预期会增加等因素。
随着利空的出尽,期货C1类仓单在8月份大量流出、天气因素炒作、期现价差缩小甚至倒挂、棉花消费的启动,棉价会逐渐走出熊市。
在期货投资策略上,涉棉企业和投资者要认真研究基差的走势,并利用好基差走势来指导涉棉企业进行更有效地套保,并为入市操作提供参考和依据。随着外棉的大量进口,中国棉价与国际棉价十分紧密,并最终接轨,国内外棉花之间的差价变化也将为投资者提供跨市场套利的机会。面对农发行催还贷款,国内涉棉企业也可以采取“现转期”经营策略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