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学生就业难


  自从高校开始扩招以来,许多学子有机会上了大学,当时大家是欣喜的,同时大学期间也放松了学习。因为扩招之后,许多学校是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教育,这样致使许多毕业生的质量很差,但最后还能顺利拿到学历,根本没有什么阻碍,也没有什么激励。某种程度上说一些高校只是承担着公开发文凭的任务。学生受过几年的高等教育之后,便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就业。从一定程度上说享受高等教育也就是说为了获得一份较好的工作,否则大家都辍学而经商了。但事实上现在许多走享受高等教育之路的境况并没有那些经商者好。在此我主要指的是物质方面,当然在精神享受,品位方面那些早早就去经商者远不及这些享受高等教育者,但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在这样一个生活成本很高,收入又很少(目前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不拿工资,只要有事做就行,更多的情况是享受低工资)的社会里,人们连最起码的生活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何谈其它的精神享受呢?这种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和思考即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这些大学生的境况远不及那些早早就摸爬滚打者,笔者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这几年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大造成了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认为对于那么大,那么多人口的国度来说,现有的毕业生数量并不算高,因为动态来看,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其它各项事业也都在快速发展,这就对大量有知识的毕业生产生了很大的需求,这样一个时代应该是大学生大展身手的好时机。所以我认为毕业生数量的增多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问题,我认为关键是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现在教育的主导权还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中,他们决定教学体制,决定教学内容等等,一定程度上说现在的教育还是为了政治服务的,培养的学生要完全符合政治的需要,还不算是独立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同时以前国有经济一枝独大,国家培养的大学生是给予分配的,他们被分配到许多国有企业中,而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国有经济已经萎缩了,已经不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了,而非公有制经济则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也就是说需求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按讲在源头也应该作出改变即教育不能再由政府来主导,而应该需求者-企业来主导,但事实上事情并不是按照这种常理发展的,现在教育的主导权依然在政府手中,他们依然维持着公办的教学体制,维持过时,不适合实际需要的教科书内容,致使培养的大学生是多了,但真正是企业社会所需要却少了。而企业在招工上具有主动权,他们按照自己的所需来决定招不招工,招多少,招什么类型的工人,不象以前完全由政府代劳,由于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所以他们当然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工人了,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脱节使得许多毕业生不能真正符合要求,这样致使大学生就业难,所以我认为当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政府有一定的责任,应该为此买单,并尽快改变办学体制及其它教育体制,尽快推出一批适合实际需要的教科书,推行适合现实需要的教学模式,这才是根本,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