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事物的对话
文/张修林
每一个诗人,都不得不承认经常同事物对话。这是凭借一种叫做灵动的东西。诗人的心中涌动的激情,作用于事物,灵动使事物和诗人的主观感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灵动给予了事物生命、个性和活力。这当然是来自于诗人的内心冲动和精神的矛盾。真正的诗人都应该在精神上是矛盾的。他对话。他企图改变客观世界。不过,这种愿望总是受到限制和压抑。实际上,诗歌都是套上了枷锁的,它不可能肆意奔腾。就像河流。诗歌的情感如水汹涌澎湃,但总得在理性的河岸的限制下流动。
诗歌是感性的,它不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首先是一种激情。但诗歌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感性,在它的背面,坐着一个幕后操纵者。这个操纵者就是理性。诗人对话。这是在不违背理性的前提下的对话。诗人的对话是染上了理性的色彩的。尽管也许这种色彩一眼看不出,它隐藏得很深。
艺术是自足的,它靠艺术家的灵动完成生命的体验和精神的冲突以致达到升华。这就是对话的过程。在你打算写一首诗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写下什么,而是顺着激情写下去。你不知道下一句应该是什么。它自会出现。在你写下一句时随即出现。它来自你的情感发展,来自于你的意识深处的理性的指使。你是无法感知这种理性指使的。只有作品一旦形成,你才能惊讶地发现。如果在写作之前你已发现,那么你肯定不愿意接受它的约束和挑剔。这就是艺术。就是对话。它有着某种规律.这种规律是感知性和克制性的。
诗歌现象似乎有迹可寻,你能够基于诗歌事实推断出一些诗歌产生之前的思想动态和艺术冲动。但你在得知思想动态和艺术冲动时,你不可能推断会出现什么样的具体的诗歌。连作者也不可能这样推断。突如其来!一切生命现象都是突如其来!你不可能知道下一刻将有什么发生。
对话是没有真正的目的和计划的,它仅仅是一种倾诉、呼唤和呐喊,抑或沉默,抑或歌唱。对话是松散的,同时又是纯粹的.对话看起来是间断的,但实质是连续的。纯粹和连续来自于情感潜在的有机组成和存在。对话是对压抑的反叛。尽管由于理性的约束,这种反叛是不彻底的、甚至是不坚决的。所以,对话不是自发的,是压抑的和无可选择的。如果诗人不进行对话,那么他总是惶惶不安,连吃饭和睡觉都不踏实。他从对话中得到解脱和超越。艺术家只能选择对话这种方式。艺术的存在,就决定了艺术家的激情、压抑和解脱。
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取决于不同的对话方式,即不同的感知方式。不同的对话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情感方式、经历方式与经历过程。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诗人的气质,尤其是个性。
对话是主观的。这种主观当然是理性的主观。同事物对话时,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观察它、感知它和评介它。就是说,它的存在全部为感知它的人拥有。它没有独立的存在。它是依附于感知它的人而存在的。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在这里无关紧要,关键的是诗人认为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在艺术上,事物的一切不是本身所具有的,而是艺术家所给予的。艺术就是命名。艺术家就是艺术家,只有他们能以艺术的独特方式同事物对话,以自己的思维去感知事物,赋予事物以形象、气质、思想和情感。这是艺术家必须具有的气质,也是艺术家本然的任务。艺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艺术家本身。艺术家就是艺术。诗人就是诗歌。
诗人对话。对话使诗人成为诗人。
1990-5-29于汶川映秀湾发电厂
文/张修林
每一个诗人,都不得不承认经常同事物对话。这是凭借一种叫做灵动的东西。诗人的心中涌动的激情,作用于事物,灵动使事物和诗人的主观感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灵动给予了事物生命、个性和活力。这当然是来自于诗人的内心冲动和精神的矛盾。真正的诗人都应该在精神上是矛盾的。他对话。他企图改变客观世界。不过,这种愿望总是受到限制和压抑。实际上,诗歌都是套上了枷锁的,它不可能肆意奔腾。就像河流。诗歌的情感如水汹涌澎湃,但总得在理性的河岸的限制下流动。
诗歌是感性的,它不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首先是一种激情。但诗歌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感性,在它的背面,坐着一个幕后操纵者。这个操纵者就是理性。诗人对话。这是在不违背理性的前提下的对话。诗人的对话是染上了理性的色彩的。尽管也许这种色彩一眼看不出,它隐藏得很深。
艺术是自足的,它靠艺术家的灵动完成生命的体验和精神的冲突以致达到升华。这就是对话的过程。在你打算写一首诗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写下什么,而是顺着激情写下去。你不知道下一句应该是什么。它自会出现。在你写下一句时随即出现。它来自你的情感发展,来自于你的意识深处的理性的指使。你是无法感知这种理性指使的。只有作品一旦形成,你才能惊讶地发现。如果在写作之前你已发现,那么你肯定不愿意接受它的约束和挑剔。这就是艺术。就是对话。它有着某种规律.这种规律是感知性和克制性的。
诗歌现象似乎有迹可寻,你能够基于诗歌事实推断出一些诗歌产生之前的思想动态和艺术冲动。但你在得知思想动态和艺术冲动时,你不可能推断会出现什么样的具体的诗歌。连作者也不可能这样推断。突如其来!一切生命现象都是突如其来!你不可能知道下一刻将有什么发生。
对话是没有真正的目的和计划的,它仅仅是一种倾诉、呼唤和呐喊,抑或沉默,抑或歌唱。对话是松散的,同时又是纯粹的.对话看起来是间断的,但实质是连续的。纯粹和连续来自于情感潜在的有机组成和存在。对话是对压抑的反叛。尽管由于理性的约束,这种反叛是不彻底的、甚至是不坚决的。所以,对话不是自发的,是压抑的和无可选择的。如果诗人不进行对话,那么他总是惶惶不安,连吃饭和睡觉都不踏实。他从对话中得到解脱和超越。艺术家只能选择对话这种方式。艺术的存在,就决定了艺术家的激情、压抑和解脱。
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取决于不同的对话方式,即不同的感知方式。不同的对话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情感方式、经历方式与经历过程。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诗人的气质,尤其是个性。
对话是主观的。这种主观当然是理性的主观。同事物对话时,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观察它、感知它和评介它。就是说,它的存在全部为感知它的人拥有。它没有独立的存在。它是依附于感知它的人而存在的。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在这里无关紧要,关键的是诗人认为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在艺术上,事物的一切不是本身所具有的,而是艺术家所给予的。艺术就是命名。艺术家就是艺术家,只有他们能以艺术的独特方式同事物对话,以自己的思维去感知事物,赋予事物以形象、气质、思想和情感。这是艺术家必须具有的气质,也是艺术家本然的任务。艺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艺术家本身。艺术家就是艺术。诗人就是诗歌。
诗人对话。对话使诗人成为诗人。
1990-5-29于汶川映秀湾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