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风投:天使面孔的魔鬼


另类风投:天使面孔的魔鬼 /仲志远

刚刚摇身一变做了投资者的网络新贵们免不了会很有些趾高气扬。2000年那一场网络股灾的阴影尚未远去,第二波互联网掀起的几个浪头即刻就让他们整体咸鱼翻身。在变卖了自己的家当之后,他们立即开始与老牌的国际风险投资大亨打起了交道。也许还来不及在风险投资者与天使投资者的身份与角色之间犹豫,他们就披挂上了地主老财的派头。

在一干“80后”创业者的面前颐指气使,投资新贵们摆起了老东家的资格。显然,惟一不同的是,田间地头的场景变换成了各色热闹非凡的论坛和研讨会场,长袍马褂也努力地脱胎换骨为西装革履,光鲜亮丽甚至气宇轩昂地行走在摩天大楼之间的写字楼里。

风险投资者仅有足够的胆识与魄力还不够,还必须要有招之即来的巨额资金。这一点仍然让刚刚出道的投资新贵们感觉到缺乏底气,――显然有些自不量力,他们退而其次,凭借自己当年的一点运气所得到的一点创业经验,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将风险投资往前挪移,以天使投资人的面目出现,以为可以温情脉脉地打消暴发户与创业者之间的隔阂。

天使投资人也许具有一见钟情的迷惑力。他们凭借巨额的财力,以及自身的创业阅历指点江山,管你爱听不听,资本的力量足以让你俯首称臣,反正也不需要多少人格的魅力来作担保。斥资可以数千万计,――如果你可以装孙子的话。当然,一大把的股权也会随之被掳去;不过也可以寥寥百万或者像打发叫花子一样让创业者叫悔不迭。暴富的手段充满了权谋与诡计,投资新贵们的财富膨胀野心并不一定可以使其变得高尚或纯洁,甚至远离了低级趣味,在扮演天使的时候仍然难以掩饰其魔鬼的心思。

坊间就有一名刚刚褪去破旧长衫还没有多久的投资客在经历了创业、融资、脱现套利之后就成了天使投资人。实际上,第一波浪潮的末流里就有他创办的网站。不久他就成了网络业界的闻人,也拥有值得他吹嘘的苦难创业经历:以巧于伪装的流氓软件起家,而且善于以小恩小惠笼络、蒙蔽用户,以抬高网页流量见长,又多以安插软件、藏污纳垢而著称。在第二波互联网高潮到来的前夕转手倒卖,获利数亿以计。此后辗转于网络与基金之间,牵线搭桥,合伙以风险投资的幌子招摇于创业者的面前,――显然,这一行径还脱不了基金掮客的恶名,而且获取暴利的几率还不算特别大,花费的时间也太漫长,漏洞不多也不便于乘虚而入,投机钻营之余不方便洗钱。因此在殚精竭虑之后还是改作了天使投资人。――至少可以以天使面孔诱惑世人,在此招牌之下岂不是更可以施展自己的魔鬼身段?

说起来,无论天使脸蛋还是魔鬼身段都是恭维女人――尤其是天生丽质的尤物――的溢美之辞。仔细分析的话,即可发现这是从两个极端发出的赞叹,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赞美。所谓殊途同归也不过如此。然而,这位自称网络江湖大佬的风险投资人一向倒是喜欢鱼和熊掌两者兼得,尽管是做流氓软件出身的暴发户,也没有来得及洗净前底,现在就摇身成了网络盟主,是正义的化身,又似乎是谦谦的君子,甚至义正词严地高擎反流氓软件的大旗,要替网民们申冤,要净化网络环境,又推出了一款自创的软件专门绞杀竞争对手,而且毫不留情。名义上与国际风投公司联手投放风险资金,专门以扶持民营中小企业为业;而又善于在转瞬即逝的空档里变脸,以天使投资人出现,将风险投资投给了自己中意、有意臣服的大批中小公司,个人伸手索要大额股权,令其身家骤然倍增而抛弃了天使投资少数股权的原则……,凡此种种,总是不一而足。

就像创业者同样以背信弃义、不负责任为耻,但还是无法杜绝个人的败德行为一样,投资者也须以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自律,诚信示人。譬如风险资金扶持的中小企业,其最终的结果无论是海内外上市还是股权转让,均须遵循资本市场的准则,岂可因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将自己的人品横陈于圈内人的口水与唾沫之间?

实际上,天使投资失败的概率原本就要比风险投资高得多,其中的原因也并非可以一以概之,但创业者的诚信与努力与投资者的诚信品质旗鼓相当。创业者无法容忍投资者对企业的日常运营横加干涉,投资者也容易以暴发户的优越感指手画脚,将财大气粗的骄横不加掩饰地暴露无遗。与任何一辈以实业立身的企业家不同,掘得了自己第一桶金的天使投资者们的财富积累虽然赢得了成功,但远远不足以诚服于人。如果挣几个钱就可以与个人的私德分开的话,那这世界就没有商业良心了。

泛道德层面的争论也许永远都没有止境,但是,创造财富的企业家还应该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此改头换面的天使投资者的确冲击了很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价值理念。翻云覆雨尽在片刻之间,并不是只有网民被他们玩弄于掌股之间,即使圈内刚刚准备起步的创业者也对其挖墙脚的手法颇为鄙薄,而在面对新闻媒体因追询而爆发的口水战中,他可以仗势压人甚至以律师函封杀记者们的声音,更别提什么舆论监督了,凡属“不敬言论”均被其拒之于门外,而当他想宣传自己的时候又不惜以重金召唤枪手为之涂脂抹粉,甚至浓墨重彩到了坦然以一副天使的面孔傲视群氓的地步。只需要天使的脸蛋而且不时将魔鬼的身段撩以逗人;只听得奉承话而且不惜以红包遮盖其一二……这就迫使记者们将自己腹诽的文字发泄在一些媒体圈中人士时常会面的论坛上。

戏弄规则的互联网大佬混淆了天使与魔鬼之间的概念,而且游走在天使与魔鬼之间,尽管这主要还得看在什么场合和地点。11月上旬,流氓插件CNNIC在广州被反流氓软件联盟起诉。与其有过分歧和宿怨的公司都难以逃脱被其倡导下的民意赶尽杀绝。不过,天使投资者自己掌舵的网站也与一些以流氓插件恶意提升流量过活的流氓网站过从甚密。在反流氓软件联盟里,他经常亮相的是一张天使一样的脸蛋,在扫清竞争对手插件的民意行动中不遗余力,而毫不掩饰地扶持自己的插件,保留了一条退路。――善良的网民们往往容易被这种假象所迷惑,以为互联网会因此而越来越纯净;而不知道以卫道士面孔现身的天使投资人道貌岸然,背后居然有无法穷尽的魔鬼手段。

这一声名赫赫的网络大佬在转身蜕变为投资者之后大规模地向自己主导下的网络公司投放巨资,而在公开的场合却可以声称与之毫无关系。那些他当时就看好的中小网站曾经接到过他的问询:给我股份就给你投钱!以此手法掌控的网络公司就有十几家。直到后来抽身离开他的风险投资基金合伙人,立即以他主导的网络公司的董事长身份招摇过街。如果互联网真有派系、利益之争的话,受害的无疑还是最终端的广大网民;而现在互联网里流氓软件占山为王的乱象与现实中林立的利益集团压榨民众的生态又有多大的差异?

既可以雇人手为己恶炒,又可以假民意的旗号行事……如果所有的风险投资者或天使投资者都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话,那这个世界就真的没有天理了;如果谁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使黑箱攻讦成为一种常态的话,那天使投资者的脸蛋与魔鬼的面目就没有什么天壤之别了;如果仅仅凭借个人“一切只为利益”的信条就可以长期横行于世的话,那现实社会中比比皆是的腐败恶行也就有了正当的理由了。

正如此类天使投资者的身份可以迷惑众多的网民那样,如果贩黄藏色的网络公司董事长都可以肃净网络空间,如果流氓软件的创始者都可以推广插件扫除竞争对手,如果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都可以随意操纵数亿以计网民的意志,而且号令天下的话,那与现实社会中的官员的口是心非与腐败恶行又有什么根本的差别呢?

 

(原刊于资本市场杂志2006年12期,转载务请注明出处以免法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