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公务员考试在即,各种专用教材、复习资料纷纷现身书市、网上。就算有关部门多次提醒:公务员考试主要是素质考试,主要是考平时的积累,不存在编写和发布任何与公务员录用考试有关的书籍和信息。但考生宁可信其有,该买的照样买,没有人会在乎这几十块钱的。要知道,多个几分,几十分,说不定就是机会。谁能够保证这里面没有考题呢?
为什么大家都这样地热衷于公务员考试呢?而且连一点点飘渺的机会都不放过。在中国,公务员是不是最好的职业?千军万马都来挤这根独木桥。我想,这主要与我国的国情有关的。首先是工作难找。在现在的工作寻找中,关系占了很大一部分。一些好工作、好岗位都被关系户占领了,没有关系的怎么办?就只有靠考了。虽然他们也知道难,但再怎么难,总会有人考上啊。所以他们也总是带着希望去考。第二,发展问题。现在大学生在招聘会上找的工作大都没有稳定性,也就谈不上发展了。当上公务员,工作稳定了,心安了,这时也就可以想发展的问题。还有在政府机关,只要你不犯错误,多年的媳妇肯定是会熬成婆的。第三就是实惠问题了,当上公务员,待遇不差,一般还有灰色收入。最重要的就是有面子,一不留心就成为了官老爷,哪个不佩服、哪个不巴结啊?还说不定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
那政府怎样看待公务员考试热呢?他们是不是能公正地对待每次考试呢?我没有准确的答案。但通过一些考试的结果,还是体现了公平原则。但我们也要知道,由于是内部人监督,所以它的公平也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是这样考上的,他们有捷径。有可能是他们的父母是某部门的领导,一句话他就成为了公务员。或者是用不可告人的手段获得,一张条子,也可能让她成为公务员。有媒体报道:一个骗子,只因为会模仿县委书记的笔迹,用几十张纸条解决了几十个人的工作问题,还让他们都成为了公务员。这次是暴光了,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但那些没有暴光的呢?这样的人在全国有多少?我想肯定不在少数。还有些女人,让自己成为一些主要领导的情人,她就可以把自己摇身一变成为公务员,也可以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变成为公务员。甚至还有一些人可能利用领导的关系,当上局长、市长的。有时,我就想,难道没有监督吗?是不是我们的监督只是笼子的耳朵——摆设啊。
我们期待公平。我们希望让所有的公务员职位透明起来,让所有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都是通过公平竞争来的。不要让公务员“凡进必考”成为形式。怎么做?做什么?这样的难题政府会给我们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