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逝去的2006年,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来说都是颇为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世界各大经济体都走过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历程。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回落以及本国楼市的风险预警,美国经济和美元都在一片加息的声浪中悄然疲软,但是,欧盟和欧元却在遭受了新一轮危机之后不仅安全扩编而且越战越勇。此外,作为世界资本巨头的日本,其经济也在经历了多年的殊死挣扎之后,终于拔腿走出了泥潭。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加剧的时刻,在世界经济局势越趋失衡的今天,发达经济体的微妙变局总会给全球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2006年,全球资本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募的,不论是投资还是投机,一路烽狼滚滚从各条渠道潮涌亚洲。
正因如此,越南入世步伐陡然提速;中国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汇率年终抬升5%强;印度已然走进全球目光的焦圈,全球产业链的转移和再平衡问题正在成为人们议论的时尚;与此同时,东盟商业圈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突出重视;亚太经合组织内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其战略地位已经史无前例地被各主要政治大国提上了国是日程。
在自由贸易浪潮下,全球经济体都是不甘落后的,竞争存在于每一个角落。
正因如此,在那些正被人日益赶超的发达经济体内,由于资本等要素的“外投”以及他国产品的过度消费,本国就业和贫富分化问题正在日益严峻。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原来鼓吹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国家,在2006年都转向狭隘的民族保护主义,让人颇有一些吃酸葡萄的感觉。
当然,一些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给非洲、拉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或转型经济体带去了巨大的商机。一个个大单,白花花的“银子”,通过“联盟共赢”的涡轮泵站,最终被源源不断的输送进干渴的焦田……
世界经济就这样在惴惴不安中痛并快乐着进入了2007年!
然而,2007,前途依旧难卜。在全球美元超级流动性的大前提下,对冲基金不断膨胀的量能正在空前推升国际金融体系的固有风险!作为典型的转型经济,中国目前国内问题同样堆积如山。如,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长期压低劳动力价格直接导致消费低靡,投资机制亟待改善,产业结构亟待升级,国内区域发展失衡,资本市场严重不成熟,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无疑成了一把双刃剑,稍不留神就可能让我们遭遇切肤之痛……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该以何种智慧应对越加凶险的全球资本变局,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策略利用好广阔无边但又种性各异的海外市场?而对于那些彼此关系错综复杂、发展阶段千差万别的不同类型的经济体来说,我们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战略?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发达经济体民族保护主义抬头、欠发达地区市场机制不顺、本土市场国际竞争日益残酷的情况下,中国的公司又该如何有的放矢、惩前毖后、相机而动、正确投资?在国外,中国公司又该如何定位投资目标、产品、市场和价格,以最大效用地提升民族经济的整体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