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篇:寻找未来投资洼地 掘起新年重要金矿


行业篇:寻找未来投资洼地 掘起新年重要金矿
人民币升值 两税合并 奥运会热身 新会计准则影响寻找投资洼地
在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乃至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的形成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在未来几年里牛市可能仍将延续。整个A股市场的投机性将大大降低,本轮牛市有望成为一个价值驱动型的牛市,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的特点。2007年我们预计市场仍将保持活跃,投资者将面临众多投资选择,但是投资陷阱也将相随伴生。只有那些能够持续创造股东价值的企业才能在本轮牛市中长期胜出,并充分享受估值溢价。在全流通的大潮面前,层出不穷的虚幻的题材、概念,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在指数的上扬过程中,可能很多股票将重新踏上漫漫熊途。我们仍将秉承“追求价值、注重成长”的投资理念,在自上而下的策略指导下,精选个股,做中长期投资布局。我们将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两大趋势为主要线索,在行业配置方面,我们将重点关注消费服务类行业、科技与创新产业、装备制造业、以及具有产业整合和购并机会的部分上游行业等。
人民币升值依然是贯穿全年的主旋律,金融、地产的估值水平将会进一步上提;同时,消费升级、产业转移等大趋势将会逐渐改变我国的经济格局,零售等分享消费升级收益的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机械、电子等面临产业转移机遇的行业则有望催生出世界级的巨头

坚持以人为本,股权激励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中国经历了历史包袱(股本结构畴型)-----股改成功彻底改变了股本不协调的国际化
股改,因为实现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的利益一致化,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利益一致化,而成为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的主题词;股权激励,也将因实现管理层和上市公司的利益一致化,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一致化,而成为2007年的主题词。二级市场上,股权激励概念成为助推个股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整个股权激励板块连创新高,众多有股权激励计划或预期的公司,都在方案公布的前后,得到了二级市场的“涨声”喝彩:青岛海尔因股权激励方案的刺激股价当天上涨7%,次日上涨9.76%;有研硅股公布股权激励草案以后,股票连续两天涨停;伊利股份也在停牌前拉出数根大阳线。众多优质公司苦于没有暴涨题材而令投资者急得跺脚,今朝终于在股权激励上找回了“面子”。点燃上涨行情青岛海尔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不容置疑,但是股价方面似乎不足以反映这位中国白色家电龙头的实力。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布终于引起了市场的追捧热情。 对于其激励方案,研究人士认为,期权形式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公司管理层与广大股东利益保持一致,而以30日均价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高者作为股票期权的行权价表明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公司发展及股价的信心。本次股权激励股票来自对激励对象的定向增发,某种程度上稀释公司业绩,但即使全部行权后,占比也仅有6%左右,稀释有限。海尔集团目前正处于全球“海尔”品牌价值提升的阶段,青岛海尔的行业龙头地位毋庸置疑,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和持续资产注入预期使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持续提升。或许此次股权激励只是点燃了海尔行情的“第一把火”。有钢铁行业研究员认为,作为第一家规范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央企业,宝钢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预计将在春节前后实施,其标志意义十分突出。众多机构投资者对宝钢股份投资价值的认可显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虽然从2006年10月中旬到现在宝钢股份一路上飙,股价翻番,但仍被研究人士看作是“价值低估”。中信证券甚至认为,9元宝钢只是第一目标价。他认为,当使用钢材的下游产业达到20-30倍市盈率的时候,作为供应商的钢铁公司只有8倍市盈率,显然是被大大低估了。如果宝钢股份市盈率达到国际同行水平,公司市盈率将达到15倍,公司股价至少上涨50%。宝钢股份上市以来,每股收益年均增长20%。根据公司五年规划,到2012年公司钢产量达到5000万吨,年均增长15%。所得税改革有望提升公司收益12%以上。拓展盈利空间随着投资者的成熟,上市公司的质量与业绩得到前所未有重视。而推动业绩上升的因素一般包括:市值结构优化、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带来的制度性变革,税率并轨导致的所得税率下降,大宗商品价格调整带来的毛利率回暖以及股权激励释放效应。股权激励的实质作用增大了实现盈利预期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了公司业绩的长期增长能力,因而将使得管理层与股东利益更加趋于一致,他们会最大可能将经营管理能力向资本转化。



抓大放小 迎合国际能源紧缺煤变油
回眸2006年,投资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指数的强势不断的上扬,而在更深层次的则是市场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的巨大转变,从崇尚题材、小盘、技术等投机炒作,已经彻底的扭转到了崇尚价值成长、大盘、基本面等投资运作,而这一切的主要的推动力则是整个市场基础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制度的变化等,如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股权分置改革顺利进行乃至结束,人民币进入升值的大趋势、中国经济持续性发展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有效保证了行情的健康和良性的发展。而市场中的主流核心带来的强大的赚钱效应则有效激发了市场资金的全面涌入,在历史上被看作是死股的权重股连续的上扬成为行情最直接的推动力,而具体到2007年年初的行情,我们认为,中国保险业第一股―中国人寿将在1月9日正式登台亮相,为市场再添一个权重指标蓝筹股,而本周银行板块的全线飙升则是市场激情迎接中国人寿上市,在这种推动下,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那就是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市场仍将继续强势进攻,向更高的高点发起进攻。煤炭板块却始终没有出现过太大的机会,成为随波逐流的品种,但从行业分析,可以发现,煤炭板块成为目前市场中被严重低估的洼地!我国煤炭的需求量正以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预计至2010年,煤炭目标需求量将达25亿吨左右,从全球范围看,继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后,对煤炭资源开采的潜力也大幅萎缩,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对资源价值的重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且整个煤炭板块总体市盈率是两市最低的行业,19只煤炭个股中有14只个股市盈率在20倍之下,有7只个股市盈率在12倍之下,这种市盈率水平,不仅银行、地产相比,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和下半年被挖掘的钢铁股相比,也具有相当好比价优势,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煤炭板块将在2007年成为吸引庞大增量资金的目标,将掀起轰轰烈烈的价值回归的过程,而近期煤炭板块整体换手率明显放大,主力资金介入积极,后市因此存在较大市场机会。

牛市将消灭一切低估品种 金融券商法人股等参股投资收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上市公司更是作为中国这个大经济体中最优异的一份子快速成长。但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增长速度总是或多或少为实体经济的增长所局限,而只有翅膀没有任何束缚的雄鹰才能翱翔。因此,能够超越GDP增速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行情火爆的2006,在带来股市总市值这一账面资产暴增的同时,更是为证券行业带来巨额利润,带来了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说,最受益牛市行情的行业就是证券公司,2007年增长最快的行业依然是证券业。在中信证券、宏源证券暴涨的同时,各路券商展开了如火如荼的上市进程,在此过程中参股券商股双重受益,有望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变革浪潮中最为绚丽的一朵浪花。
一、证券市场的持续火爆带来券商股东收益激增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频创新高,持续升值的预期促使国内外资金不断流进证券市场,使得市场在泛滥的资金推动下步入一轮牛市行情。市场的走强,又为证券公司带来利润的暴增。无论是交易量所带来的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还是券商自营业务,以及超速发行获得承销收入,都将在此牛市背景下实现翻天变化,而明年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有望进一步提高券商的盈利能力。据估计,今年前1至10月,券商经纪、投行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仅此两项业务就可为券商带来超过150亿元的营业收入。券商今年四季度业绩超预期增长基本成为现实;明年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有望进一步提高券商的盈利能力。在此过程中,优质券商,特别是在管理层主导下获得资源倾斜的创新类券商,在创设权证等金融衍生品业务带动下,业绩增长尤为迅猛,为其股东带来不菲的收益。目前市场上券商借壳上市之风愈演愈烈,截至目前,已有中金、光大、东方、招商、海通、长江、华泰、国元和金元等多家券商在公开披露信息中透露了上市计划。一旦所参股的券商能够顺利实现上市,那么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将迎来投资大幅增值这一超级利好。此前,雅戈尔、中信国安等投资中信证券的回报就高达20多倍,而牛市行情如火如荼的进行进一步提升了券商股的价值,也将为近期上市券商的股东们带来更大幅度的投资增值。
 在新会计准则即将实施的背景下,参股券商类上市公司的投资增值更将在公司报表中逐步体现。在新会计准则下,公司投资性资产将不再以成本计量,而改以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股票、债券、基金等。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考虑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当初超低的持股成本,因此面临着巨额投资收益的账面兑现,一旦在二级市场上减持所持股份更将直接带来巨额收益,因此参股券商股的投资价值不容忽视。吉林敖东、辽宁成大之所以能够暴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参股的广发证券通过借壳延边公路实现上市。第二家即将成功实现借壳上市的国金证券无疑成为我们的焦点。国金证券借壳S成建投的方案于12月29日召开股东大会表决,理论上过会应不会有悬念,07年第一个交易日公布表决结果。借壳方案的通过极有可能引爆国金证券借壳上市的受益者们股价飙升。

注重主题投资 大事件驱动 扩大内需
(1)人民币升值概念下金融地产成最爱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机构纷纷选择银行和房地产作为主要投资标的。银行股在业绩稳定增长、人民币升值、中间业务发展空间预期、外资并购及税制改革等因素刺激下,其成长性已成为机构资金的共识。从行业投资结构看,金融股成为QFII、基金、保险机构的最爱。如招商银行、浦发银行、S深发展、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上市都成为各路机构的新宠。三季报显示,险资分别持有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和浦发银行2.22亿股、1.43亿股、1.21亿股和8128万股。从全年保险资金运作轨迹看,对银行股长线持有,持仓呈逐季加码态势。2006年以来,险资在银行股上重拳出击,收获颇丰。作为人民币升值受益品种的大市值蓝筹,银行股已成为机构战略性仓位配置的重要目标。在人民币升值及宏观经济快速增长趋势没有改变前,房地产行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不会改变。基金、保险和券商三季度继续关注受益于人民币升值、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区域龙头上市公司,同时把握新会计准则下持有物业地产股和商业地产股的资产重估机会。基金对万科A、金地集团、招商地产等房地产龙头股的兴趣不减。地产股中的万科A、金融街、北辰实业是三季度新进的保险重仓股。三季度券商对人民币升值受益明显的地产股青睐有加,对金融街、金地集团、栖霞建设、泛海、招商局、龙元建设、S浙广厦等地产股继续持有或增持,南方证券大手笔新增金地集团,而长城证券逆势增持亏损地产股天鸿宝业耐人寻味。
(2)青睐消费品投资
受益于宏观调控和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消费及相关服务必将替代投资成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食品、零售、旅游等消费品主题投资受到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共同青睐。三季报统计显示,在股票型基金中,有70家基金持有贵州茅台、52家基金持有大商股份、39家基金持有苏宁电器,基金重仓持续持有消费品股为其带来巨额投资收益。从券商持有股票情况看,三季度券商对未来仍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的消费品概念股如饮料食品、商业零售、旅游以及医药类优质上市公司均进行了增持,如对具有品牌优势和定价能力的食品饮料成长股山西汾酒、重庆啤酒、水井坊、国投中鲁、维维股份和光明乳业积极增仓;继续持有和增持部分医药股如金陵药业、复星医药、南京医药和广州药业等;积极增持旅游股峨眉山和中青旅。在QFII关注的投资品种中益民百货、第一食品等商业股一直被收入囊中,而燕京啤酒则持续被瑞士银行和富通银行重仓把持(三季度末合计持有7000余万股,占流通市值近15%)。由于中国消费服务业占GDP比重仍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迈入消费者时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居民对住房及教育、食品饮料、商业零售、旅游、医疗保健、交通通讯(3G)、文化传媒(数字电视)、软件、金融理财等服务型消费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此,奢侈品、快速消费品、连锁商业零售和休闲服务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最大的投资机会还将出现在这一领域。
(3)捕捉主题投资机会,积极参与机械、传媒和奥运等主题投资
三季度机构基于价值重估、坚持成长投资理念,注重创新的投资策略,沿着更广的视角去精选个股,战略性地选择主业突出、竞争力较强、成长性良好、从长期来看股价明显低于内在价值、安全边际较高的细分行业龙头或大行业中的小型潜力公司作为主要投资对象。重点挖掘机械、3G、传媒网络和奥运主题。三季度,券商对装备制造股上加大了建仓力度。擅长捕捉主题投资的东方证券对经纬纺机、山推股份、时代新材和太原重工等机械股增仓,而中信证券建仓大冷股份和西北轴承。三季度,保险公司在装备制造股上也加大了建仓力度。平安人寿重仓柳工和江南重工,中国人寿重仓安徽合力。随着政府承诺2008年北京奥运将提供3G服务,北京奥运成为3G进入实质性的契机,从而促使3G板块的重新定位。3G大规模商用将使相关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发展阶段呈现出跳跃式增长的局面。3G、传媒等主题投资也进入保险和券商机构的视野,险资增持歌华有线、用友软件。部分券商加大对3G和传媒网络股如东方明珠、生益科技、华胜天成的增持力度。季报显示,机构提前对奥运主题进行布局,积极增持北京的地产、城建和旅游以及商业地产股如北京城建、北京城乡、北新建材、中青旅和中国国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