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分别四次说到制度的问题,温总理先后说到:
一、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制度的保障。我们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是立了法的;我们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是立了法的;我们将要开始的实行覆盖城乡的低保制度也要用法制保障。我们正在拟定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最终也要建立制度。有了制度,就不会轻易改变,就不会因为政府的更替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二、应该承认,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腐败现象接连不断地发生,在一些部门和地方还比较严重,甚至涉及到许多高级领导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制度上入手。因为造成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这就需要改革我们的制度。要贯彻我们已经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减少审批事项。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和审批权力,容易滋生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
三、对于那些贪污腐败分子,不管发生在哪个领域,涉及到什么人,不管他职务多高,都要依法严肃惩处。
四、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任何国家和地区,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都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结合本人于2001年撰写的“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一文,以及在此文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研发出的《精细管理工程》,结合本人分别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总公司、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红豆、美的、四川电力、九江发电厂、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港建设第十工程总队、北京京煤集团等多家企业提供过多次精细管理工程的培训、咨询服务的体会,本人认为: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上述讲话,说到了制度问题的四个最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
一、支持新生事物的发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必须有新的制度作为保障;对于还没有制度去支撑、管控的新事物和新事情,必须适应性地建立出适宜的制度。
二、某一种类问题如果频繁出现,其主要原因通常在于现有的制度不适应或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就必须适应所些影响制度实施的因素、条件的变化,改善和完善制度,并规范性地实施。
三、任何人都必须执行制度和接受制度的管理,如同本人2003年底为中国航空港建设第十工程总队提炼的管理理念——“制度是一种纪律,执行制度更是一条纪律”;如果有人违反了制度,理应受到制度的惩罚,如同本人2001年6月为安徽和威集团提炼的管理理念——“袒护不遵纪守法的人和事,就是对所有遵纪守法的员工的极大伤害”;对违反制度的人进行惩罚,也是对所有人的培训和教育。
四、任何组织的和谐发展,任何事情的有序变化,都需要好的制度去维护和维系,但好的制度不是写出来的,好的制度是全方位实施和全程实践出来的,是经受实践的全面检验、并被证明具有实效性以后形成的。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在很多单位里,尤其是很多发展不顺利、发展不好的企业里,以下的与制度有关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
一、嘴边常挂着制度的领导,领导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制度,领导桌柜里摆放的制度,很多;但是,率先垂范、认真执行制度的领导,不多,破坏制度最厉害的、不规范实施制度的,往往是从领导开始的。
二、会写制度的人、经常写制度的人,很多;但善于结合实际情况、善于经受实践检验,能编写出、完善出好制度的人,不多。
三、对社会和某一个组织里不合理现象发牢骚的人,很多;但是,一旦制度改变了,能自己改变过去的习惯而快速适应新制度的人,不多。
四、能看到别人不遵守制度的,或者自己违反制度但又不以为然的人,很多;但能认识到“制度是全体人员都必须遵守的法则或准则”、“不遵守制度就是对其他遵守制度的人的极大不尊重,就是对组织的破坏”的人,不多。
但愿温总理在2007年记者招待会上关于制度问题的讲话,能引起各类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全体人员的重视,并加深对制度上述最为关键的四个问题的理解,全面提高制度建立、制度完善、制度执行、制度实施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充分发挥制度在保证和促进企事业单位持续、健康、成功发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链接: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作者: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http://www.boraid.com/darticle3/list.asp?id=658&page=1
一、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制度的保障。我们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是立了法的;我们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是立了法的;我们将要开始的实行覆盖城乡的低保制度也要用法制保障。我们正在拟定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最终也要建立制度。有了制度,就不会轻易改变,就不会因为政府的更替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二、应该承认,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腐败现象接连不断地发生,在一些部门和地方还比较严重,甚至涉及到许多高级领导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制度上入手。因为造成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这就需要改革我们的制度。要贯彻我们已经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减少审批事项。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和审批权力,容易滋生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
三、对于那些贪污腐败分子,不管发生在哪个领域,涉及到什么人,不管他职务多高,都要依法严肃惩处。
四、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任何国家和地区,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都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结合本人于2001年撰写的“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一文,以及在此文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研发出的《精细管理工程》,结合本人分别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总公司、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红豆、美的、四川电力、九江发电厂、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港建设第十工程总队、北京京煤集团等多家企业提供过多次精细管理工程的培训、咨询服务的体会,本人认为: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上述讲话,说到了制度问题的四个最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
一、支持新生事物的发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必须有新的制度作为保障;对于还没有制度去支撑、管控的新事物和新事情,必须适应性地建立出适宜的制度。
二、某一种类问题如果频繁出现,其主要原因通常在于现有的制度不适应或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就必须适应所些影响制度实施的因素、条件的变化,改善和完善制度,并规范性地实施。
三、任何人都必须执行制度和接受制度的管理,如同本人2003年底为中国航空港建设第十工程总队提炼的管理理念——“制度是一种纪律,执行制度更是一条纪律”;如果有人违反了制度,理应受到制度的惩罚,如同本人2001年6月为安徽和威集团提炼的管理理念——“袒护不遵纪守法的人和事,就是对所有遵纪守法的员工的极大伤害”;对违反制度的人进行惩罚,也是对所有人的培训和教育。
四、任何组织的和谐发展,任何事情的有序变化,都需要好的制度去维护和维系,但好的制度不是写出来的,好的制度是全方位实施和全程实践出来的,是经受实践的全面检验、并被证明具有实效性以后形成的。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在很多单位里,尤其是很多发展不顺利、发展不好的企业里,以下的与制度有关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
一、嘴边常挂着制度的领导,领导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制度,领导桌柜里摆放的制度,很多;但是,率先垂范、认真执行制度的领导,不多,破坏制度最厉害的、不规范实施制度的,往往是从领导开始的。
二、会写制度的人、经常写制度的人,很多;但善于结合实际情况、善于经受实践检验,能编写出、完善出好制度的人,不多。
三、对社会和某一个组织里不合理现象发牢骚的人,很多;但是,一旦制度改变了,能自己改变过去的习惯而快速适应新制度的人,不多。
四、能看到别人不遵守制度的,或者自己违反制度但又不以为然的人,很多;但能认识到“制度是全体人员都必须遵守的法则或准则”、“不遵守制度就是对其他遵守制度的人的极大不尊重,就是对组织的破坏”的人,不多。
但愿温总理在2007年记者招待会上关于制度问题的讲话,能引起各类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全体人员的重视,并加深对制度上述最为关键的四个问题的理解,全面提高制度建立、制度完善、制度执行、制度实施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充分发挥制度在保证和促进企事业单位持续、健康、成功发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链接: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作者: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http://www.boraid.com/darticle3/list.asp?id=658&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