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多如牛毛的资格考试何时能休?




  身为中国人,几乎全部参加过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格考试;因为在中国工作,资格考试多如牛毛。如我们全国人都知道的职称资格考试的外语和计算机,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每个人必须要过的火焰山;可这个火焰山即使过去了,对你的职称依然是没有半点帮助。我们湖北省某大型企业,有位工程技术人员申报高级职称;年年都符合要求,因此年年都要申报。既然要申报,就必须要参加外语和计算机的统考。中国的计算机考试还没有什么,就是交点钱总是那些内容;可我们的外语考试却年年改革,今年要考交大的教材;明年就变成要考许国璋的英语。这样一来,每年的英语考试就要集中辅导;统一考试,自然考试费也是一笔不少的支出。可这位工程技术人员并不是每次考试不及格,而是每次都及格了;但他不是领导者,所以年年为领导做分母;今年为老领导做分母,明年又为与他同一年代的领导做分母;后年又为年轻的领导做分母。结果就这样做了十二年的分母,高级职称还没有评上;因为我们这个年代,领导的分母是永远也当不完的;所以很多第一轮的领导都往上高级了几次,他还在高级职称这里为那些新进的领导做分母;可我们考试部门不管,只要你是符合资格;就必须参加资格考试,结果这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湖北省的高级职称外语考试八次;钱花了几千元,还是符合申报资格。无独有偶,该企业有的领导申报职称的外语考试肯定不过关;省考试办竟然安排一个不脱产的领导外语培训班,结果这些人能够不集中考试;所以也就一次通过了外语关,自然高级职称也就一次到手;这就是对我们的领导,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

  中国资格考试敛财最大的是审核员的考试,因为审核员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名称;那考试可是高成本,培训费就是几千元;再加上考试费。我当时也很崇拜,所以也参加了考试。按一般人的想法,这是一个实践能力的考试;应该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可我参加的福州全国统考,理论考试最好的竟然是一名20岁的小姑娘;而我们知道:没有几年质量管理经验的人,应该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呀。后来才知道,这是考试敛财;政府机关主管质量的人员要优先通过,因为这是他们的职业;而效益好的企业人员,最好是不通过;因为这是一笔财源,所以审核员的考试通过率竟然只有18%;为什么没有通过,那是保密的;不公开,也不能查。就在这迷惘的路上,同样引来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多次参加考试。后来我参加质量管理咨询时发现,我国的审核员竟然绝大部分是没有实践经验的人;而有实践经验的人却被挡在了资格之外,从而引发了我国贯彻ISO9000全面形式主义;使我国企业在与国际管理的接轨上,竞争力进一步降低。

  看我们今天,资格考试遍地开花;有很多与此职能部门有关系的人,成了资格考试最大的赢家;他们并不是真的具有考试能力,而是有考试职能部门做后台;用提成的方法实现共赢。看我们那些难找工作的大学生们,竟然幻想拿资格证好找工作;结果有人用巨额培训费换起多个资格证,实际还是没有半点作用。就以审核员为例,你考取了证;但没有单位聘请你去审核,你没有审核时间;自然你的资格也就失效了。而我们那些审核的单位,他们需要的是有关系的人;能够拉来业务。你没有权力或关系,你的证只能是白白浪费掉;这就是我们的资格考试的内幕与外在实际。

  中国是世界上考试最多的国家,目前除高考比较公平外;就连会计证都不公平。看我们很多人涌进质量工程师的考试,结果我国的质量工程师成了数理统计考试;自然通过率也就低于10%。这样的考试,使很多人买书回来学习;可学习的竟然与自己实际工作无关,你说这样的资格考试有作用吗。

  中国的安全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但我们的安全考试却是世界上最健全的考试;有单位考试或认证,还有员工的个人考试;结果我们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因为我们有很多考试是交钱买证;这样的考试能够安全吗,我看很难保证。

  中国的考试热潮依然高涨,却没有人分析我们的资格考试有作用吗;因为我们到处听到的是对考试的高歌,并没有不同的声音;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悲哀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多的资格考试;它的作用在哪里,我们不知道;考试的人同样也不知道。但被考的人出钱,考试的人收钱却是事实;结果我国的资格考试,成了一个相当大群体的发财之道;这就是中国的资格考试敛财。

  中国的所有考试全部由政府机关主管,如果不收费;还能这样无效吗,我也想在迷惘中看看。因为中国人就业难,并不会因为你考试了就能就业;中国人评职称难,也不因为你通过了考试而就能评上;实际资格考试与你的能力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但却不得不出钱参加考试;作用呢,没有;因为就业还是靠关系,职称还是领导的;老百姓只是出钱,热闹地参加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