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消息不是儿戏


    上周五从下午两点钟开始,原本走势稳健的大盘出现一波快速杀跌,最终上证指数下跌21点之多。其实,一个交易日跌去21点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伴随着的某些利空传闻,却是我们不能不担心的。

    上周五下午收盘前,某门户网站财经频道挂出的消息称,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股指期货管理条例或将于今日公布,大盘午后快速跳水,也似有暗示。另有周末加息的传闻在市场上流传。事实证明,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股指期货管理条例》以及央行加息的消息,在双休日得到证实。

    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狗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综指也是在走势非常稳健的情形下,从两点钟开始逐波下行,当时给笔者的感觉是有点怪怪的。如果说投资者不愿持股过年,那么当天之前的行情无法解释,毕竟多数投资者都是愿意持股的,但两点钟之后的下跌多少有点出乎意料。四点钟,人民银行网站就挂出了再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

    以笔者看来,这几次的下跌决不会是什么巧合,应该是相关消息提前泄漏了出去。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市场中不胜枚举。

    投资者常常可以看到,一只股票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形下,莫名其妙地大幅上涨,甚至于涨到你看不懂,但最终往往会有消息出来为股价的上涨进行“佐证”,个中原因不言自明。如果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没有提前被“先知先觉者”捕获,那些毫无理由的上涨显然经不起市场的“考验”,但市场主力(或机构庄家)因掌握了绝对的信息优势,因此也就敢于在大势不好的市况下逆势而为,并最终获取了巨额的利益,而许多中小投资者则为其“埋单”,这不能说不是投资者的悲哀。

    上市公司由于涉及面太广,客观地说,并不好进行监管。但是,作为管理层来讲,其消息的泄漏难道也存在类似的理由?

    中国股市的信息披露一直为投资者所诟病,不仅仅在上市公司层面上,而且监管部门也同样如此。早先几年,由于管理层的相关信息常常被“先知先觉者”所利用,从而遭到市场的普遍质疑,过后似乎有所收敛,但自去年以来,此种苗头又有上升之势。不用说,是管理层的相关部门或人员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

    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导致某些利益集团从中渔利,另一方面也使投资者受到伤害,而最终的受害者则是市场本身。中国股市之所以经历了四年多的大熊市,是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分不开的,一个没有诚信的市场,又如何能够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当前中国股市正处于大牛市之中,新基民、新股民大量入市,如何才能真正地保护他们的权益,应该成为管理层直接面对的问题。除了必要的风险教育之外,笔者以为,在信息披露方面还需下一定的功夫。否则,这第四代股民又注定是被淘汰的一代。
 
    证券市场讲求“三公”原则,没有谁愿意成为其“殉葬品”,当然也不应该有谁成为市场的“特保儿”。消息泄漏不是什么儿戏,上市公司应慎之,作为管理层来说,更应该慎重对待之。

    本文链接 http://finance.qq.com/a/20070319/000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