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唐集团应该承担历史责任,利用大唐电信的资本平台全面实施产业重组实现整体上市暨相关的几个疑问
作者:蔡金成
据我的亲身经历和调查,凡是在证券市场有十年以上的投资者,对在中国股票市场的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唐电信和中兴通信两家上市公司都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体会。不过,对两家公司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体会却是完全相反的。中兴通信从上市至今已九年有余,是一个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完善,一直受到投资者普遍赞誉和尊敬的绩优高成长公司,九年来,公司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上升通道,股价上涨了十几倍,给所有投资中兴通信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增长,享受着天堂般的赚钱乐趣。而大唐电信却恰恰相反,从1998年上市至今已八年有余,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信息披露不规范,沦落为大股东输送利益和资金的工具,成为受到投资者普遍质疑和憎恨的绩差垃圾型公司;剩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概念,如今对3G的投入都还只是零敲碎打以致连一个3G概念都不是完整的,沾一点边罢了;公司业绩和股价一直走的是下降通道,给广大投资大唐电信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财富缩水和精神损失;在去年股市最低迷时,最大损失九分之八,即每投资九元钱就亏损了八元钱;即使经过一轮波澜壮阔大牛市的今天,股价也仅仅只有颠峰股价的三分之一,仍然亏损三分之二;既使是在上市初的最低点买入,到八年的今天也还是严重亏损,仍然被套在那高高的“雪域高原”上,忍受着巨额亏损的折磨。
当初中兴通信只不过比大唐电信早八个月招股上市,同样都经历了中国通信行业高速成长的黄金时代和近几年的调整低潮起期,所处的国家政策环境、行业周期、产业环境都是相同的,都有国有资产背景,行业地位也差不多;除这些外,大唐电信还拥有背靠国家级科研开发机构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这棵大树的优势,不仅拥有科研优势,还拥有人才优势(这方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兴通信是无法和大唐电信相比的)。但上市后两家公司却截然相反的发展,出现了天壤之别结果,为什么呢?让我们来进行以下列表比较分析就明白原因了。
中 兴 通 信 和 大 唐 电 信 比 较 分 析 表
比 较项 目 分析 中 兴 通 信 大 唐 电 信 造 成 后 果 及 差 异
上市改制是否彻底 上市初不怎么彻底,但上市后很快完善公司经营机制,比较好地建立起现代企业经营制度。 改制不彻底,上市后仍遗留大量了国有科研院所旧体制的缺陷和毛病,现代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的到应有的重视和完善。 前者决策准确、高效,管理效率卓越,人才充满活力,公司运作规范、透明,竞争力和开拓力大大增强。后者决策迟缓,管理缺乏效率,优秀人才流失,内控缺失,关联交易和担保频繁、数额大,公司资金和资产大量被大股东长期侵占;截止2005年底经审计出来的违规占用资金余额都还有4.74亿元,占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47%左右,上市公司丧失了独立性和完整性。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运作是否规范 比较完善,董事会运作规范;公司独立性和产业完整性好;、信息披露透明、及时;决策效率高,管理效率高,发展战略明确并且调整及时有成效,即使在行业低谷也能稳定增长;基本杜绝了内幕交易 形式上比较完善,实质上不完善,董事会职责不到位,运作很不规范;公司独立性和产业完整性差;信息披露很不透明、很不及时;决策效率低,管理效率低,发展战略模糊不清并且不及时调整;内幕交易多。 前者很好地熨平行业波动实现了高速成长,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上升通道;杜绝了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后者公司缺少独立性,通过大量频繁地内幕交易进行利益输送,最多时被大股东占用资金6亿元以上,每股亏损1.58元;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下降通道,沦落为绩差垃圾型公司。
内控机制是否完善,公司人、财、物独立否 比较完善;独立性好 内控机制缺失;独立性极差,内部人控制,利益被大股东操纵和输送 后者资金和资产长期大量被侵占而不披露;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造成连年亏损,长期绩差,市场形象差。
发展战略是否明确;随市场变化调整发展战略是否有成效 是;是 否;否 前者快速适应市场,很好地熨平行业波动,保持高速成长,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上升通道,高速增长九年;后者无法适应市场,落后市场变化,公司经营拓展力极差,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下降通道。
公司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如何? 机制灵活,市场适应力和开拓力强,可塑性好,有超前于市场开拓新技术、引导新需求的洞察力 机制不灵活、呆板,能力差 前者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而且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出更大的新市场,引导市场新需求,即使在行业低谷也能创造出高速增长的效益来。而后者的市场份额越来越低,被市场和对手远远抛在了后面,即使在行业好转时公司业绩也在下滑。
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极强 极弱,几乎为零 前者有效地开拓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不仅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低迷,带来业绩增长,而且带来了国际竞争能力大幅提高,一举成长为具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型大公司。后者几乎没有国际市场份额。
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及时、规范、全面 基本上作到及时、规范、全面 在公司股改前极不及时、规范,更不用说全面了。经常内幕交易、内幕担保不披露。股改后有所改进 前者能让投资者准确判断公司的前景,保证投资决策及时、准确。后者使投资者被欺骗,投资误判,高位被套,亏损累累。
公司成长性如何? 上市以来高速增长,成为市场上最著名的绩优高成长公司之一 没有成长性。 前者公司股本增长了6倍,业绩和股价增长了十多倍,广受赞誉和尊敬。而后者股本增加了一倍,其中还包括2000年26元高价配股增加3千万;业绩却连年下滑成微利,2005年更大幅亏损近7亿元,今年微利的垃圾型公司。至今股价不及高位的三分之一,投资者亏损累累。
股东带财富增长或缩水 股本增长了6倍,业绩和股价增长了十多倍,所有股东财富一直大幅增长,超预期增长 大股东财富有几倍增长,中小投资者却全面大幅亏损,财富大幅缩水,最大缩水近90%,至今也有60%的缩水,可谓惨不忍睹。 前者成就为人人赞誉和尊敬的著名国际型大公司。后者成为仅有零碎概念而没有业绩,被主流投资者抛弃的令人憎恨的垃圾型公司。
公司领导层是否富有开拓精神和敏锐洞察力 相当优秀。前瞻性的把握产业发展,创造性开拓市场,敢于利用自己优势到强势核心市场抢夺大市场而且成绩卓著 经营保守而缺少前瞻性,缺乏开拓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前者很好地熨平行业波动,在行业低谷期也能保持高速成长,把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后者成了行业波动的被动接受者,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
人才优势如何?是否通过实施有效的人才战略得到利用? 上市初与后者相比人才地位处于劣势,但上市后有效的公司改制和人才机制改造改变了劣势,赢得了优势地位,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公司,并产生了强大的叠加乘数效应。 上市初,与前者相比人才地位处于优势,但没有通过实施有效公司改制和人才战略加以发挥利用,仍遗留了很多国有科研院所呆板的体制,人才机制不活,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流失,以致于公司贴合市场的创新能力缺失 前者大量优秀人才流入使公司科研开发能力、科技转化成新产品能力和市场营销拓展能力得到乘数效应般的叠加,公司的发展自然会出现乘数效应。而后者丧失了人才优势,不仅没有人才叠加效应,而且产生了内耗效应,公司自然没有了活力和竞争力。
公司未来前景是否明朗 具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优势和大规模经济优势,公司前景明朗。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分别作出较明确的价值评判,不确定因素少。 核心竞争力弱,不确定因素太多,产业链条不丰富、不完整,公司前景模糊不清。无论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投资者都无法做出较明确的价值评判,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可能变成一个被边缘化的公司。 对前者可以信赖,放心投资,享受投资获得良好收益的乐趣并可憧憬未来。对后者无法准确判断投资价值,只有投机价值,风险不可控,投资者仍处深套状态,无法憧憬未来。
公司对3G产业机遇反应如何?影响如何? 对3G产业有明确规划和布局,技术、产品、营销储备充分,处于行业龙头地位;3G的启动会给公司带来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对3G产业没有明确规划,只是零散性的概念性投资,很可能错过3G盛宴,再次把握不住发展机遇。 前者完全有可能借此机会发展壮大成具国际龙头地位的大蓝筹公司;后者如果得不到大股东的支持,完全有可能进一步被边缘化,投资者扭亏无望,造成大股东、中小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三者同输的结果。
当前股价公司投资价值如何? 估值合理,极具中长线投资价值。 严重高估,没有投资价值,仅有投机价值, 后者如果不彻底重组,最终会被投资者彻底抛弃,造成大股东、中小散户和上市公司同输的局面。
公司管理团队如何 称职而且优秀、高效 不够称职,缺少前瞻性和开拓精神,决策和管理效率低、迟缓;缺少建树。 前者通过公司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最大限度趋于一致。后者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最后可能被淘汰,所有股东利益受损。
通过上表我们不难得出两个重要而又肯定的结论:
一、 大唐电信长期经营不善,最主要原因是:1、大股东对上市公司长期大量资金和资产的直接侵占。2、由于历史上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内控机制缺失,通过错综复杂的频繁的关联交易和担保,幕后对大股东及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由于前几年财务制度不健全,非内部核心人员很难发现这种利益输送,事后也难以审计出来。3、由于大股东为了达到长期控制上市公司这个利益输送工具的目的,不可能让上市公司很好地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由此造成上市公司决策和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产业零散,缺乏竞争力,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经营业绩长期下降,大幅亏损。
二、 中小投资者面对大幅亏损无可奈何地成了“雪域高原”股价的守望者,这固然与其自己投资不慎有关;但大股东的幕后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了上市公司与当初行业地位相当的中兴、华为等通信设备公司业绩相反方向发展是投资者误判投资最重要的原因。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肯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应该为自己前几年的违规行为给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承担主要的责任,应该给予赔偿或补偿.
大唐集团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投资者利益用于了什么目的呢?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大唐集团和它的另一家控股子公司大唐移动一直在致力于国产通信标准TD-SCDMA的产业化,这才是大唐集团真正的也是唯一的核心所在;虽然有国家经费的支持,但由于大唐集团和大唐移动没有进行有效的企业化开发经营而一直经费缺口大;所以不难理解这些占用的资金和投资者利益被主要用于了支持TD-SCDMA的产业化了。因此,大唐TD-SCDMA产业化的每一步成功与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被牺牲是密不可分的;中小投资者对大唐TD-SCDMA产业化功不可抹,在其中的利益不可抹杀。所以,在TD-SCDMA的产业化取得全面突破的今天,在TD-SCDMA牌照快要发布的前夜,请大唐集团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历史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经营不力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伤害,不要忘记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为TD-SCDMA产业化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现在快到3G收获的季节了,也应该到了大唐集团拿出良知,承担历史责任,给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补偿和回报的时候了。
那么应该采取怎样合理合法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呢?
通过如下分析,我们应该有充分理由认为: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全面整和通信设备产业,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彻底的企业化改制和整体上市是最好的多赢方式。
首先,为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及其下属产业没有进行彻底的现代企业化改造,难免沿袭很多国有科研院所陈旧的管理体制和陋习,管理不规范,内耗多,给上市公司彻底改制带来了很大束缚和伤害,以致投资者亏损累累,这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还不进行彻底的企业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么决策科学严谨、管理规范有效就会成为空谈;将来可能很快会丧失在3G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大唐电信前几年的命运也许很快会大唐移动身上再现。
其次,过近年国际、国内通信行业的发展事实证明,通信产业一旦开启了3G时代,2G投资会快速萎缩,3G投资会迅速膨胀,一个不太长的周期后3G投资会全面取代2G投资;大唐电信本来在2G及后期2G升级版的产业竞争是不成功的。所以上市公司不可能继续在GSM和CDMA2000的道路上发展,而应该充分利用大股东在TD上的技术优势和TD-SCDMA在国内的先发优势,全面发展3G核心产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扭转当前的弱势局面。
第三 无数产业实践证明,只有拥有众多核心技术、能够贴合市场不断创新、产业链成熟完整、达到规模效益以上的企业才能快速发展壮大成拥有龙头地位的国际型著名公司,才能有持续的竞争能力。中兴通信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大唐电信的产业现状是:1、公司在2G及2G升级版产业链不完整,竞争力弱,没有发展前途;2、目前在3G上的投资小而零散,将来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更别说竞争力了;3、没有3G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未来难以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4、大股东及下属公司大唐移动拥有TD主要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但没有产业经营、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经验,可以说是技术上的高手,市场上的“矮子”,在3G产业启动后难以和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中兴通信等国际型公司在市场上对搏。5、大唐电信、大唐移动和它们的大股东都是独立的法人公司,虽然有部分产业合作,但主要还互相割裂的,不可避免相互因各自独立的法人利益而产生利益冲突和内耗;即使大唐电信能得到大股东和大唐移动在TD等3G技术方面专利技术使用授权,也只能形成零散的产业布局,互相间产业链人为被割裂,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和整体竞争力。
第四 从目前国内3G发展形势看,离国家全面启动以TD-SCDMA技术为首的3G产业发令枪响的时点已时日不多了,快则一个月,慢则三个月。大股东和大唐移动要想快速抢占产业制高点和最大市场份额,必然需要融入非常大的资金进行产业投入、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强大的客户群、强有力的市场营销队伍和丰富的市场开拓经验等等;而这些都是大股东和大唐移动所欠缺的,而相对大唐电信来说却是强项。如果大股东和大唐移动现在才来改造这些弱项显然是来不及了,不仅投入巨大,费力不讨好,更有可能错失迅速崛起的良机。即使管理部门为了支持国产TD标准而给大唐移动上市融资开绿色通道,解决了资金问题,短期也无法弥补其它的这些弱势问题。
第五 大唐移动难以在一年内单独上市融资,而且无论公募还是私募都不可取。主要有以下理由:1、大唐移动没有进行彻底的股份制改造,沿袭了很多国有科研院所旧的管理体制和传统,要进行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2、大唐移动一直在致力于TD-SCDMA标准的产业化工作,基本没有完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盈利记录,不符合直接上市条件;即使管理层给绿色通道也要等到股份制改造完成半年之后。3、如果让大唐移动单独上市或私募融资,大唐电信就都只能形成零碎的3G产业格局,彻底被边缘化,最终必然被市场彻底淘汰,被投资者彻底抛弃。4、如果大唐移动单独上市或私募融资,都相当于大股东把自己一个完整的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链人为地划成条块来经营,就像一个人自己把自己的左膀右臂分开来独自主张、独立做事一样,结果只能做小事,什么大事也做不了。大唐移动和大唐电信同是通信设备系统研制业务,必然重复建设,同业竞争;虽然在大股东的协调下可能部分合作,但必然出现为各自的法人利益不得不进行产业割据的局面,内耗和冲突不断,整个集团没有了合力;结果是谁也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规模,谁都不会有良好的规模效益和持续的创新能力,结果巨人被分割成了“小矮人”,还有竞争力吗?必然是大股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三方都输的结局。5、如果让大唐移动等待单独上市融资,起码要一年以后才有可能,远水解不了近渴;大唐集团在产业启动初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发挥在TD-SCDMA产业绝对的技术优势而痛失先机。6、如果让大唐移动通过私募来融资,虽然能解决短期的资金问题,但无法彻底解决公司的经营机制和薄弱环节问题,大股东无法逃脱巨人被分割成了“小矮人”的宿命,中长期利益受损。
第六 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有现实的政策基础和市场基础,是完全可行的。首先、新的增发融资政策特别支持高科技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迅速做大做强,大股东可以通过公允的评估,采用公允的价格将确有良好发展前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注入上市公司;众所周知,TD-SCDMA产业事关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的关键,国家大力支持,大唐集团拥有核心专利技术,而且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全面具有商用能力;国家将在几个月内启动TD商用,其巨大的发展前景已经明确。其次、投资者为什么在被大股东欺骗和侵害后亏损累累的历史情况下还在坚持守望公司的发展,给公司这么高的估值溢价?就是因为他们对TD-SCDMA产业化充满着憧憬和信心,相信将来一定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信大唐电信在3G时代一定能得到大股东应予的补偿和支持,出现脱胎换骨般的发展壮大。这应该是大股东应有的历史责任和良知,也应该是大小股东的共同愿望。所以,大唐集团只要是用公允的评估价值进行增发,将集团内所有的通信设备开发制造产业整和到大唐电信里去,实现整体上市;一定会得到管理层绿色融资通道的支持,更会得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参与。再次,公司已经股改,大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客观上有利于集团整体战略的实施。
第七 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主要有以下好处:1、花费时间短,成本低,融资规模大,能在较短时间内融到全面启动3G产业所需资金,使集团现有的绝对技术优势及时得到资金实力的配合,快速扩大3G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抢占产业制高点,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2、只有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才能兄弟同心,力量不分散,产业链才不会被分割,才能最大限度形成公司合力和更大更经济的产业规模,才能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3、只有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才能将大唐移动在3G方面的绝对优势和大唐电信的市场开发优势快速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出现1+1大于2的局面,才能使集团快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4、只有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大唐移动经营机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实现规范经营,快速发展。5、只有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才能彻底消除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实现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利益最大限度的趋于一致,才能改变大唐电信的市场形象,出现多赢格局。6、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大唐移动就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股份制改造,大大缩短融资等待时间,根据集团的产业规划和经营管理格局对大唐移动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内部改造就行了;也避免了重复建设,浪费公司资源。7、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能快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使管理轮子有效地和技术轮子协同转动起来;能很快推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实施新的人才战略,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发展创新。等等。
综上所述,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利用大唐电信这个资本平台,通过增发实现整体上市,不仅是应该的,必要的,而且条件是充分的,可行的。那么,什么时候实施集团整体上市最好呢?个人认为,在国家发放TD牌照的前后三个月都是好时候,当然,整体上市能和发放TD牌照同步完成甚至提前完成是最好。首先,集团公司在3G产业启动初就有了充足的资金投入,结合绝对技术优势快速达成产业规模,抢占最大市场份额,使公司不仅拥有技术制高点,还拥有市场制高点,把技术优势快速转换成产品优势、竞争优势、规模优势,使先发优势在市场中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当前资本市场正处于轰轰烈烈的大牛市,对3G投资有着强烈的预期,像大唐集团这样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且产业前景明朗、产业规模巨大、产业影响深远的龙头型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即使当前没有盈利,但只要根据公允的评估价值确定的增发价格公允,一定会的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参与,一定会给大唐集团带来合理的创业增殖溢价收益。第三,现代产业的竞争就是比谁有核心竞争力、谁的科技转化能力更强、谁的效率高、谁跑马圈地快、谁的规模大质量好,等等。如果整体上市实施晚了,集团公司很可能因资金的制肘痛失产业启动初期最好的跑马圈地机会,把市场拱手让与别人。
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大力支持下,应该相信TD-SCDMA产业未来前景远大,影响深远;因此,大唐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后大股东应该达到绝对控股,这样有利于TD技术的后续研发,有利于国家对3G产业的主导。鉴于目前大唐集团只持有大唐电信36%左右的股份,处于相对控股地位,故整体上市的方法应该是:1、大唐电信对大唐集团定向增发部分股份,大唐集团用3G资产以资产评估出来的公允价格进行认购,使大唐集团达到绝对控股。2、根据大唐集团认购增发股份后剩余的3G资产规模和大唐集团的认购价格确定大唐电信向公众投资者增发股份数量,以相同的增发价格向公众投资者募集资金,收购大唐集团的其余3G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我知道,一个小散户的话语权是微不足道的。我投资大唐电信也是亏损累累,高位套牢;但我一直关心大唐的发展,相信大唐有朝一日一定会腾飞。在集团TD-SCDMA产业化全面走向成功的今天,我希望大唐集团有承担历史责任的良知和勇气,在自己成功时不要忘记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在历史上曾因你而“牺牲”,不要忘记在TD-SCDMA产业中应有他们的利益。我相信,大唐集团整体上市不仅有助于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出3G盛世和佳绩,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这也是大唐集团承担历史责任和时代责任,解放所有长线投资者,给他们合理回报的最佳方式。
全篇所述,只不过是一个小散民根据公开信息和调查的对公司发展的一点肤浅拙见罢了,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教并海涵。本人绝无攻击或诬陷任何公司或个人之意。如果能达抛砖引玉之效,得到大唐电信、大唐集团有关方面的领导特别是真才基董事长、周寰董事长和曹斌总经理等公司高层领导的垂读或指正,则在下大幸也!也希望得到其他投资者的共鸣和指教,共同讨论之。
最后,本人有三个疑问请大唐电信或大唐集团给予解答为感!
第一 公司和大唐集团如何看待大股东历史上的违规行为对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所带来的伤害和损失?大股东面对大唐电信业绩、股价长期低迷走下降通道有何看法和解决措施?
第二 3个月后国家可能启动3G商用产业,发放3G牌照,请问大唐集团和大唐电信是否已经有完整的3G产业规划?大唐电信在整个集团的3G产业中如何定位?对大唐电信在3G上的投资规模小而零散,缺乏完整产业链的现状将如何解决?
第三 何规避大唐电信和大唐移动将来在3G上可能的同业竞争?为此大唐集团是否有整体上市计划?如果不整体上市,大唐电信和大唐集团在3G产业中庞大的资金需求打算如何解决?
作者:蔡金成
据我的亲身经历和调查,凡是在证券市场有十年以上的投资者,对在中国股票市场的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唐电信和中兴通信两家上市公司都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体会。不过,对两家公司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体会却是完全相反的。中兴通信从上市至今已九年有余,是一个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完善,一直受到投资者普遍赞誉和尊敬的绩优高成长公司,九年来,公司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上升通道,股价上涨了十几倍,给所有投资中兴通信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增长,享受着天堂般的赚钱乐趣。而大唐电信却恰恰相反,从1998年上市至今已八年有余,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信息披露不规范,沦落为大股东输送利益和资金的工具,成为受到投资者普遍质疑和憎恨的绩差垃圾型公司;剩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概念,如今对3G的投入都还只是零敲碎打以致连一个3G概念都不是完整的,沾一点边罢了;公司业绩和股价一直走的是下降通道,给广大投资大唐电信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财富缩水和精神损失;在去年股市最低迷时,最大损失九分之八,即每投资九元钱就亏损了八元钱;即使经过一轮波澜壮阔大牛市的今天,股价也仅仅只有颠峰股价的三分之一,仍然亏损三分之二;既使是在上市初的最低点买入,到八年的今天也还是严重亏损,仍然被套在那高高的“雪域高原”上,忍受着巨额亏损的折磨。
当初中兴通信只不过比大唐电信早八个月招股上市,同样都经历了中国通信行业高速成长的黄金时代和近几年的调整低潮起期,所处的国家政策环境、行业周期、产业环境都是相同的,都有国有资产背景,行业地位也差不多;除这些外,大唐电信还拥有背靠国家级科研开发机构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这棵大树的优势,不仅拥有科研优势,还拥有人才优势(这方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兴通信是无法和大唐电信相比的)。但上市后两家公司却截然相反的发展,出现了天壤之别结果,为什么呢?让我们来进行以下列表比较分析就明白原因了。
中 兴 通 信 和 大 唐 电 信 比 较 分 析 表
比 较项 目 分析 中 兴 通 信 大 唐 电 信 造 成 后 果 及 差 异
上市改制是否彻底 上市初不怎么彻底,但上市后很快完善公司经营机制,比较好地建立起现代企业经营制度。 改制不彻底,上市后仍遗留大量了国有科研院所旧体制的缺陷和毛病,现代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的到应有的重视和完善。 前者决策准确、高效,管理效率卓越,人才充满活力,公司运作规范、透明,竞争力和开拓力大大增强。后者决策迟缓,管理缺乏效率,优秀人才流失,内控缺失,关联交易和担保频繁、数额大,公司资金和资产大量被大股东长期侵占;截止2005年底经审计出来的违规占用资金余额都还有4.74亿元,占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47%左右,上市公司丧失了独立性和完整性。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运作是否规范 比较完善,董事会运作规范;公司独立性和产业完整性好;、信息披露透明、及时;决策效率高,管理效率高,发展战略明确并且调整及时有成效,即使在行业低谷也能稳定增长;基本杜绝了内幕交易 形式上比较完善,实质上不完善,董事会职责不到位,运作很不规范;公司独立性和产业完整性差;信息披露很不透明、很不及时;决策效率低,管理效率低,发展战略模糊不清并且不及时调整;内幕交易多。 前者很好地熨平行业波动实现了高速成长,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上升通道;杜绝了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后者公司缺少独立性,通过大量频繁地内幕交易进行利益输送,最多时被大股东占用资金6亿元以上,每股亏损1.58元;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下降通道,沦落为绩差垃圾型公司。
内控机制是否完善,公司人、财、物独立否 比较完善;独立性好 内控机制缺失;独立性极差,内部人控制,利益被大股东操纵和输送 后者资金和资产长期大量被侵占而不披露;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造成连年亏损,长期绩差,市场形象差。
发展战略是否明确;随市场变化调整发展战略是否有成效 是;是 否;否 前者快速适应市场,很好地熨平行业波动,保持高速成长,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上升通道,高速增长九年;后者无法适应市场,落后市场变化,公司经营拓展力极差,业绩和股价一直走下降通道。
公司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如何? 机制灵活,市场适应力和开拓力强,可塑性好,有超前于市场开拓新技术、引导新需求的洞察力 机制不灵活、呆板,能力差 前者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而且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出更大的新市场,引导市场新需求,即使在行业低谷也能创造出高速增长的效益来。而后者的市场份额越来越低,被市场和对手远远抛在了后面,即使在行业好转时公司业绩也在下滑。
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极强 极弱,几乎为零 前者有效地开拓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不仅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低迷,带来业绩增长,而且带来了国际竞争能力大幅提高,一举成长为具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型大公司。后者几乎没有国际市场份额。
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及时、规范、全面 基本上作到及时、规范、全面 在公司股改前极不及时、规范,更不用说全面了。经常内幕交易、内幕担保不披露。股改后有所改进 前者能让投资者准确判断公司的前景,保证投资决策及时、准确。后者使投资者被欺骗,投资误判,高位被套,亏损累累。
公司成长性如何? 上市以来高速增长,成为市场上最著名的绩优高成长公司之一 没有成长性。 前者公司股本增长了6倍,业绩和股价增长了十多倍,广受赞誉和尊敬。而后者股本增加了一倍,其中还包括2000年26元高价配股增加3千万;业绩却连年下滑成微利,2005年更大幅亏损近7亿元,今年微利的垃圾型公司。至今股价不及高位的三分之一,投资者亏损累累。
股东带财富增长或缩水 股本增长了6倍,业绩和股价增长了十多倍,所有股东财富一直大幅增长,超预期增长 大股东财富有几倍增长,中小投资者却全面大幅亏损,财富大幅缩水,最大缩水近90%,至今也有60%的缩水,可谓惨不忍睹。 前者成就为人人赞誉和尊敬的著名国际型大公司。后者成为仅有零碎概念而没有业绩,被主流投资者抛弃的令人憎恨的垃圾型公司。
公司领导层是否富有开拓精神和敏锐洞察力 相当优秀。前瞻性的把握产业发展,创造性开拓市场,敢于利用自己优势到强势核心市场抢夺大市场而且成绩卓著 经营保守而缺少前瞻性,缺乏开拓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前者很好地熨平行业波动,在行业低谷期也能保持高速成长,把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后者成了行业波动的被动接受者,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
人才优势如何?是否通过实施有效的人才战略得到利用? 上市初与后者相比人才地位处于劣势,但上市后有效的公司改制和人才机制改造改变了劣势,赢得了优势地位,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公司,并产生了强大的叠加乘数效应。 上市初,与前者相比人才地位处于优势,但没有通过实施有效公司改制和人才战略加以发挥利用,仍遗留了很多国有科研院所呆板的体制,人才机制不活,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流失,以致于公司贴合市场的创新能力缺失 前者大量优秀人才流入使公司科研开发能力、科技转化成新产品能力和市场营销拓展能力得到乘数效应般的叠加,公司的发展自然会出现乘数效应。而后者丧失了人才优势,不仅没有人才叠加效应,而且产生了内耗效应,公司自然没有了活力和竞争力。
公司未来前景是否明朗 具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优势和大规模经济优势,公司前景明朗。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分别作出较明确的价值评判,不确定因素少。 核心竞争力弱,不确定因素太多,产业链条不丰富、不完整,公司前景模糊不清。无论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投资者都无法做出较明确的价值评判,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可能变成一个被边缘化的公司。 对前者可以信赖,放心投资,享受投资获得良好收益的乐趣并可憧憬未来。对后者无法准确判断投资价值,只有投机价值,风险不可控,投资者仍处深套状态,无法憧憬未来。
公司对3G产业机遇反应如何?影响如何? 对3G产业有明确规划和布局,技术、产品、营销储备充分,处于行业龙头地位;3G的启动会给公司带来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对3G产业没有明确规划,只是零散性的概念性投资,很可能错过3G盛宴,再次把握不住发展机遇。 前者完全有可能借此机会发展壮大成具国际龙头地位的大蓝筹公司;后者如果得不到大股东的支持,完全有可能进一步被边缘化,投资者扭亏无望,造成大股东、中小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三者同输的结果。
当前股价公司投资价值如何? 估值合理,极具中长线投资价值。 严重高估,没有投资价值,仅有投机价值, 后者如果不彻底重组,最终会被投资者彻底抛弃,造成大股东、中小散户和上市公司同输的局面。
公司管理团队如何 称职而且优秀、高效 不够称职,缺少前瞻性和开拓精神,决策和管理效率低、迟缓;缺少建树。 前者通过公司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最大限度趋于一致。后者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最后可能被淘汰,所有股东利益受损。
通过上表我们不难得出两个重要而又肯定的结论:
一、 大唐电信长期经营不善,最主要原因是:1、大股东对上市公司长期大量资金和资产的直接侵占。2、由于历史上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内控机制缺失,通过错综复杂的频繁的关联交易和担保,幕后对大股东及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由于前几年财务制度不健全,非内部核心人员很难发现这种利益输送,事后也难以审计出来。3、由于大股东为了达到长期控制上市公司这个利益输送工具的目的,不可能让上市公司很好地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由此造成上市公司决策和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产业零散,缺乏竞争力,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经营业绩长期下降,大幅亏损。
二、 中小投资者面对大幅亏损无可奈何地成了“雪域高原”股价的守望者,这固然与其自己投资不慎有关;但大股东的幕后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了上市公司与当初行业地位相当的中兴、华为等通信设备公司业绩相反方向发展是投资者误判投资最重要的原因。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肯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应该为自己前几年的违规行为给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承担主要的责任,应该给予赔偿或补偿.
大唐集团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投资者利益用于了什么目的呢?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大唐集团和它的另一家控股子公司大唐移动一直在致力于国产通信标准TD-SCDMA的产业化,这才是大唐集团真正的也是唯一的核心所在;虽然有国家经费的支持,但由于大唐集团和大唐移动没有进行有效的企业化开发经营而一直经费缺口大;所以不难理解这些占用的资金和投资者利益被主要用于了支持TD-SCDMA的产业化了。因此,大唐TD-SCDMA产业化的每一步成功与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被牺牲是密不可分的;中小投资者对大唐TD-SCDMA产业化功不可抹,在其中的利益不可抹杀。所以,在TD-SCDMA的产业化取得全面突破的今天,在TD-SCDMA牌照快要发布的前夜,请大唐集团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历史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经营不力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伤害,不要忘记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为TD-SCDMA产业化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现在快到3G收获的季节了,也应该到了大唐集团拿出良知,承担历史责任,给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补偿和回报的时候了。
那么应该采取怎样合理合法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呢?
通过如下分析,我们应该有充分理由认为: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全面整和通信设备产业,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彻底的企业化改制和整体上市是最好的多赢方式。
首先,为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及其下属产业没有进行彻底的现代企业化改造,难免沿袭很多国有科研院所陈旧的管理体制和陋习,管理不规范,内耗多,给上市公司彻底改制带来了很大束缚和伤害,以致投资者亏损累累,这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还不进行彻底的企业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么决策科学严谨、管理规范有效就会成为空谈;将来可能很快会丧失在3G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大唐电信前几年的命运也许很快会大唐移动身上再现。
其次,过近年国际、国内通信行业的发展事实证明,通信产业一旦开启了3G时代,2G投资会快速萎缩,3G投资会迅速膨胀,一个不太长的周期后3G投资会全面取代2G投资;大唐电信本来在2G及后期2G升级版的产业竞争是不成功的。所以上市公司不可能继续在GSM和CDMA2000的道路上发展,而应该充分利用大股东在TD上的技术优势和TD-SCDMA在国内的先发优势,全面发展3G核心产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扭转当前的弱势局面。
第三 无数产业实践证明,只有拥有众多核心技术、能够贴合市场不断创新、产业链成熟完整、达到规模效益以上的企业才能快速发展壮大成拥有龙头地位的国际型著名公司,才能有持续的竞争能力。中兴通信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大唐电信的产业现状是:1、公司在2G及2G升级版产业链不完整,竞争力弱,没有发展前途;2、目前在3G上的投资小而零散,将来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更别说竞争力了;3、没有3G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未来难以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4、大股东及下属公司大唐移动拥有TD主要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但没有产业经营、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经验,可以说是技术上的高手,市场上的“矮子”,在3G产业启动后难以和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中兴通信等国际型公司在市场上对搏。5、大唐电信、大唐移动和它们的大股东都是独立的法人公司,虽然有部分产业合作,但主要还互相割裂的,不可避免相互因各自独立的法人利益而产生利益冲突和内耗;即使大唐电信能得到大股东和大唐移动在TD等3G技术方面专利技术使用授权,也只能形成零散的产业布局,互相间产业链人为被割裂,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和整体竞争力。
第四 从目前国内3G发展形势看,离国家全面启动以TD-SCDMA技术为首的3G产业发令枪响的时点已时日不多了,快则一个月,慢则三个月。大股东和大唐移动要想快速抢占产业制高点和最大市场份额,必然需要融入非常大的资金进行产业投入、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强大的客户群、强有力的市场营销队伍和丰富的市场开拓经验等等;而这些都是大股东和大唐移动所欠缺的,而相对大唐电信来说却是强项。如果大股东和大唐移动现在才来改造这些弱项显然是来不及了,不仅投入巨大,费力不讨好,更有可能错失迅速崛起的良机。即使管理部门为了支持国产TD标准而给大唐移动上市融资开绿色通道,解决了资金问题,短期也无法弥补其它的这些弱势问题。
第五 大唐移动难以在一年内单独上市融资,而且无论公募还是私募都不可取。主要有以下理由:1、大唐移动没有进行彻底的股份制改造,沿袭了很多国有科研院所旧的管理体制和传统,要进行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2、大唐移动一直在致力于TD-SCDMA标准的产业化工作,基本没有完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盈利记录,不符合直接上市条件;即使管理层给绿色通道也要等到股份制改造完成半年之后。3、如果让大唐移动单独上市或私募融资,大唐电信就都只能形成零碎的3G产业格局,彻底被边缘化,最终必然被市场彻底淘汰,被投资者彻底抛弃。4、如果大唐移动单独上市或私募融资,都相当于大股东把自己一个完整的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链人为地划成条块来经营,就像一个人自己把自己的左膀右臂分开来独自主张、独立做事一样,结果只能做小事,什么大事也做不了。大唐移动和大唐电信同是通信设备系统研制业务,必然重复建设,同业竞争;虽然在大股东的协调下可能部分合作,但必然出现为各自的法人利益不得不进行产业割据的局面,内耗和冲突不断,整个集团没有了合力;结果是谁也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规模,谁都不会有良好的规模效益和持续的创新能力,结果巨人被分割成了“小矮人”,还有竞争力吗?必然是大股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三方都输的结局。5、如果让大唐移动等待单独上市融资,起码要一年以后才有可能,远水解不了近渴;大唐集团在产业启动初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发挥在TD-SCDMA产业绝对的技术优势而痛失先机。6、如果让大唐移动通过私募来融资,虽然能解决短期的资金问题,但无法彻底解决公司的经营机制和薄弱环节问题,大股东无法逃脱巨人被分割成了“小矮人”的宿命,中长期利益受损。
第六 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有现实的政策基础和市场基础,是完全可行的。首先、新的增发融资政策特别支持高科技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迅速做大做强,大股东可以通过公允的评估,采用公允的价格将确有良好发展前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注入上市公司;众所周知,TD-SCDMA产业事关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的关键,国家大力支持,大唐集团拥有核心专利技术,而且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全面具有商用能力;国家将在几个月内启动TD商用,其巨大的发展前景已经明确。其次、投资者为什么在被大股东欺骗和侵害后亏损累累的历史情况下还在坚持守望公司的发展,给公司这么高的估值溢价?就是因为他们对TD-SCDMA产业化充满着憧憬和信心,相信将来一定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信大唐电信在3G时代一定能得到大股东应予的补偿和支持,出现脱胎换骨般的发展壮大。这应该是大股东应有的历史责任和良知,也应该是大小股东的共同愿望。所以,大唐集团只要是用公允的评估价值进行增发,将集团内所有的通信设备开发制造产业整和到大唐电信里去,实现整体上市;一定会得到管理层绿色融资通道的支持,更会得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参与。再次,公司已经股改,大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客观上有利于集团整体战略的实施。
第七 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主要有以下好处:1、花费时间短,成本低,融资规模大,能在较短时间内融到全面启动3G产业所需资金,使集团现有的绝对技术优势及时得到资金实力的配合,快速扩大3G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抢占产业制高点,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2、只有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才能兄弟同心,力量不分散,产业链才不会被分割,才能最大限度形成公司合力和更大更经济的产业规模,才能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3、只有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才能将大唐移动在3G方面的绝对优势和大唐电信的市场开发优势快速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出现1+1大于2的局面,才能使集团快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4、只有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大唐移动经营机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实现规范经营,快速发展。5、只有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才能彻底消除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实现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利益最大限度的趋于一致,才能改变大唐电信的市场形象,出现多赢格局。6、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大唐移动就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股份制改造,大大缩短融资等待时间,根据集团的产业规划和经营管理格局对大唐移动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内部改造就行了;也避免了重复建设,浪费公司资源。7、通过增发将通信设备产业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能快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使管理轮子有效地和技术轮子协同转动起来;能很快推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实施新的人才战略,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发展创新。等等。
综上所述,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利用大唐电信这个资本平台,通过增发实现整体上市,不仅是应该的,必要的,而且条件是充分的,可行的。那么,什么时候实施集团整体上市最好呢?个人认为,在国家发放TD牌照的前后三个月都是好时候,当然,整体上市能和发放TD牌照同步完成甚至提前完成是最好。首先,集团公司在3G产业启动初就有了充足的资金投入,结合绝对技术优势快速达成产业规模,抢占最大市场份额,使公司不仅拥有技术制高点,还拥有市场制高点,把技术优势快速转换成产品优势、竞争优势、规模优势,使先发优势在市场中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当前资本市场正处于轰轰烈烈的大牛市,对3G投资有着强烈的预期,像大唐集团这样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且产业前景明朗、产业规模巨大、产业影响深远的龙头型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即使当前没有盈利,但只要根据公允的评估价值确定的增发价格公允,一定会的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参与,一定会给大唐集团带来合理的创业增殖溢价收益。第三,现代产业的竞争就是比谁有核心竞争力、谁的科技转化能力更强、谁的效率高、谁跑马圈地快、谁的规模大质量好,等等。如果整体上市实施晚了,集团公司很可能因资金的制肘痛失产业启动初期最好的跑马圈地机会,把市场拱手让与别人。
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大力支持下,应该相信TD-SCDMA产业未来前景远大,影响深远;因此,大唐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后大股东应该达到绝对控股,这样有利于TD技术的后续研发,有利于国家对3G产业的主导。鉴于目前大唐集团只持有大唐电信36%左右的股份,处于相对控股地位,故整体上市的方法应该是:1、大唐电信对大唐集团定向增发部分股份,大唐集团用3G资产以资产评估出来的公允价格进行认购,使大唐集团达到绝对控股。2、根据大唐集团认购增发股份后剩余的3G资产规模和大唐集团的认购价格确定大唐电信向公众投资者增发股份数量,以相同的增发价格向公众投资者募集资金,收购大唐集团的其余3G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我知道,一个小散户的话语权是微不足道的。我投资大唐电信也是亏损累累,高位套牢;但我一直关心大唐的发展,相信大唐有朝一日一定会腾飞。在集团TD-SCDMA产业化全面走向成功的今天,我希望大唐集团有承担历史责任的良知和勇气,在自己成功时不要忘记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在历史上曾因你而“牺牲”,不要忘记在TD-SCDMA产业中应有他们的利益。我相信,大唐集团整体上市不仅有助于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出3G盛世和佳绩,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这也是大唐集团承担历史责任和时代责任,解放所有长线投资者,给他们合理回报的最佳方式。
全篇所述,只不过是一个小散民根据公开信息和调查的对公司发展的一点肤浅拙见罢了,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教并海涵。本人绝无攻击或诬陷任何公司或个人之意。如果能达抛砖引玉之效,得到大唐电信、大唐集团有关方面的领导特别是真才基董事长、周寰董事长和曹斌总经理等公司高层领导的垂读或指正,则在下大幸也!也希望得到其他投资者的共鸣和指教,共同讨论之。
最后,本人有三个疑问请大唐电信或大唐集团给予解答为感!
第一 公司和大唐集团如何看待大股东历史上的违规行为对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所带来的伤害和损失?大股东面对大唐电信业绩、股价长期低迷走下降通道有何看法和解决措施?
第二 3个月后国家可能启动3G商用产业,发放3G牌照,请问大唐集团和大唐电信是否已经有完整的3G产业规划?大唐电信在整个集团的3G产业中如何定位?对大唐电信在3G上的投资规模小而零散,缺乏完整产业链的现状将如何解决?
第三 何规避大唐电信和大唐移动将来在3G上可能的同业竞争?为此大唐集团是否有整体上市计划?如果不整体上市,大唐电信和大唐集团在3G产业中庞大的资金需求打算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