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00点以来中国股市的泡沫化!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董登新(教授)
2006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收于1180点,较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了1.64%。此后,一直到2006年5月12日,上证综指站上1600点,其间股市几乎没有给投资者任何喘息的机会,它硬是一口气猛冲上来的。这一阶段应该是承接2005年底千点上方报复性反弹后的加速上行,半年时间内,大盘累计狂涨50%以上。
之后,股市进入必要的、正常的调整,虽然振荡加剧,但在2006年7月5日,上证综指仍艰难坎坷地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最高上摸1757.47点。为上攻这150点的高度,上证综指花费近两个月的功夫,但在随后的一个月中,上证综指又毫不客气地一路走低下调,累计下跌200点。2006年8月7日,上证综指最低下触1541.41点,当日,招商银行A股最低价为7.35元。
正当人们疑惑行情是否就此结束时,招商银行A股却凭借着H股拟上市香港的题材,一枝独秀,她毫不理睬指数,坚定信心,一个劲地开始往前冲。
直至招商银行H股在香港成功上市之日——2006年9月22日,招行A股最高推至10.09元,同时,也将上证综指最高推至1744.60点。一个半月,在招行权重股的支撑下,上证综指终于再次找到恢复向上的方向和力量,并大涨200点,重新回到了两个半月前的最高点。
从2006年7月5日1757.47点(最高)——8月7日1541.41点(最低)——9月22日1744.60点(最高),在这两个半月的行情中,除了招行A股外,再也找不到任何绩优股或大盘股是走赢大盘的。
在招商银行H股上市当天,其A股价格最高上摸10元,而当天的民生银行却仅收于5元,浦发银行收10.64元,深发展收于7.49元,华夏银行收于4.25元,中国银行收于3.34元。招行A股护盘原本大功告成、打算该歇歇时,其他银行却不干了,它们纷纷向招行看齐,并开始向上冲。在银行股价的攀比示范效应下,招商银行A股再次揭竿而起,与招商银行H股双双向上联动。
以招商银行率领的银行团队股为先锋,在后来者——中国石化的大力赞助下,2006年12月7日,周四,最高上摸2206点,当天收于2156点。也就是说,在招行H股上市后的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上证综指再次大涨400点,并直抵2200点的历史大关口。
此时,大盘显然感到了压力与负重,似有调整的打算。2006年12月8日,周五,上证综指几乎以全天最低点收低于2093点,较前日跌2.93%。应该说,大盘从1000点运行至此仍算是正常或健康的。
然而,随后的意外事件爆发,从而打断本该有个像样调整的股市。2006年12月11日,周一,庄家开始猛地发力拉抬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权重大盘股,强推大盘。这一天,工商银行收于4.08元,并首次站上4元关口,日涨幅5.43%,为上市以来最大日涨幅。在工商银行的鼓舞下,中国银行大胆地上涨了2.48%,当然,作为先头部队的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也双双上涨超过5%。在这些银行权重股的强力作用下,上证综指收于2180点,大涨4.15%。
然而,这只是神话的开始,后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股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12月11日到2007年1月4日,拒绝休整的银行股大军,在庄家的唆使、蛊惑与怂恿下,终于被炒成了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荡的“群众运动”。短短的15个交易日,工商银行从不足4元炒至最高6.79元,绝对涨幅达70%;中国银行则从3.62元炒至最高5.97元,绝对涨幅达65%。两、三千亿股的庞大总股本,相当平平的低下业绩,在庄家力量的操纵下居然被炒得面目全非,这才是中国的“庄”的本来面目,实在可怕!这是十足的疯狂!更是完全的泡沫膨胀与风险积聚!
相应地,短短的15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从2180点暴涨至最高2715点,大涨25%。15个交易日将上一轮疯牛的历史高点2245点狠狠地踩在了脚下!这是全国股民的胜利,更是机构与庄家的胜利!但这绝对不是中国股民的最后胜利,因为机构与庄家都喊出了向五千进发、向八千靠扰、向万点招手的口号!
2007年1月4日,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双双见顶,当天便开始暴跌。这次的暴跌与前十五个交易日的暴涨一样的壮观,因为它是不回头的报复性回跌。
然而,就在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暴跌短短两日后,大盘便抛弃了“悲痛”,在“非国有”银行股的率领下,大盘重拾向上,且进一步加速上行,2007年1月24日,大盘攻至2994点,仅差一口气,却始终未能站上3000点大关。因为心虚与胆怯,上证综证终于第一次在3000点关口发怵了!
事实上,回望2006年1月4日——2007年1月24日这一段的行情,我们不难发现:唯有1500——1700点之间是经过充分调整过的区间,因此,从1700点再向前攻至2000点附近,应该说,这也算是基本正常的。然而,大盘在2000点这一关键的心理支撑区间却拒绝了任何调整,这使得大盘失去了一次最佳的风险释放机会,在没有任何喘息的情况下,接着又在庄家与机构的联手强攻下,大盘从2000点处毫不回头地飙升至3000点关口。这是纯粹的非市场行为,是绝对的泡沫成份!更是风险的巨大堆积!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不少有识之士、有良知者纷纷提醒股民,并指出股市泡沫已十分严重,然而,部分机构及庄家的代言人却仍在吼叫:股市的第一目标是5000点。在泡沫之争是非难辩时,市场终于难以承受巨大泡沫与风险的压力,开始选择向下并主动接受调整。
2001年1月24日——2007年1月4日,9个交易日,大盘累计跌幅最大达460点。2月6日,最低下探2541点,尾盘大幅反弹,当天收于2675点。
大盘原本应该在2500点一线寻找第一支撑,并要用相当时间来延续持续调整格局。然而,调整尚未到位,大盘便重新快速反弹重新向3000点发动了第二次攻击。据说这次调整的突然中止,是因为有监管层介入干预“救市”,举措有二:一是通过媒体及各种渠道传导监管层“不许谈泡沫”的密令;二是新批5只基金入市护盘。
于是,在重大“政策利好”的刺激下,2月6日,股市开始强力反弹,并持续暴涨,又是短短的9个交易日,大盘从2541点上攻至2007年2月26日收于3040点,这时正值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这是上证综指历史上第一次站上3000点大关。
原本2000点的整数关口,大盘拒绝了任何调整;1月4日前的那一次调整应该说是一次“补救”性的绝佳调整机会,然而,它却被半路劫杀,调整半途而废,反而还杀了一个银样镴枪头的“回马枪”,其结果必然是“三千点见光死”!
因此,本人曾在2007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写下了“警惕节后变盘黑色星期一”的缴文,并预测春节后的2007年,股市将会向2500点以内回归,这将是一种价值的回归。我将该文发布在了几大主要网站,这一绝无仅有的“声音”遭致了全体股民的强烈抗议和严厉指责,尤其是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星期一)站上3000点时,许多股民还专门找到本人的网页写上几句难听的话。结果,第二天变盘“黑色星期二”,虽然离我预测的“黑色星期一”只延后一天,但这进一步证明了星期一是“3000点见光死”前的垂死挣扎!
从2007年2月27日“黑色星期二”算起,目前的大盘已像模像样地调整了7个交易日,此次的调整应该至少是一个中级的深幅调整,但从目前的调整态势来看,仅仅一两百点幅度内的调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人再次提醒股民:股指从2000——3000点之间累积的风险与泡沫,依然丝毫没有化解,严重泡沫与巨大风险依然潜伏其中!
温馨提示:2007年3月6日,香港主板收盘市盈率为16.32倍,沪、深A股收盘市盈率分别为39.65倍与43.16倍。沪深市场3元以下的股票仅存9只!
严重警告:中国的上市公司目前根本无力承受3000点的大盘!暴炒,唯一结果便是“透支”上市公司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投资价值!这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对于刚入股市不久的新股民,风险更大,包括新基金!(有兴趣者请注意查阅近期即将刊载的价值中国对作者的专访“中国股市将重回2000点筑底!”)
作者相关文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