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个角度引导中国房地产步入健康轨道


 文/葛孚学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之复杂,社会影响之广泛,简直令国人以及国外伤透了脑筋。一边是人民的痛苦呻吟,一边是国家连续的宏观调控,然而,我们看到的依旧是房奴数量的剧增,即使你三年不买房也抗不住。网络上以时寒冰,潘石屹,任志强,易宪容为代表的唇枪舌剑的辩论,还有媒体,法律,经济学家的掺合,令房地产市场更加趋于复杂化。

     

   中国的房价虚高是明摆着的,但导致虚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拆迁。旧城改造,危房改造是必要的,但现在已经完全变质了,成了地方政府追求形象,政绩,牟取暴利的工具。大拆大建之奢靡之风不除,房地产泡沫还要继续下去。很多城市的房子已经扒了三分之一,到处是建筑垃圾,瓦砾水泥。很多新房子被连片拆掉,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本文对房价虚高作了如下六个方面的论述:

     不尊重建筑物的自然使用寿命是最大的浪费

 

    建筑物,不论是高楼还是平房,它的使用价值在于满足了人们的居住功能,如果想追求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可以去买商品房,没有能力买的,继续选择居住简易房。任何人和部门都不能以影响市容为借口来强制拆迁。国外的建筑寿命是100年以上,我国的建筑物不超过30年,这个时间差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社会财富。这里建议:除非用于公共事业征地,所有的建筑物一律要使用到它的自然寿命终止为止。当然主人如果自愿翻盖也可以。

 

      住房应是主动需求而非被动需求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是因为人们都是被动需求造成的。城市拆迁象扫荡一样,到处搜刮地皮,整个村整片小区都被拆掉,造成租房市场火爆,很多地方,人们租房子都找不到房源,租价也是节节攀升。人们只有掌握了选择居住的主动权后才会解决住房难得问题。被动需求只会逼着你成为房奴,那种拉动消费的说法是极其阴险的。

       通过观察,我发现现在的政府与房地产商都是有计划的控制房屋的建造速度。等到他们的高房价房屋卖完之后,再慢慢建造另一批房屋,所以一切均在他们是手里掌握着。

 

   三  “城市拆迁”的本质是炒“火锅肉”

 

    很多城市的黄金地段,沿街商业房被强行以规划的名义拆掉,是因为有人垂涎于这个地段的升值暴利,他们通过权力运作,把你的房子拆掉,给与一点补偿金后,他们再自己重新翻盖商品房,高价出售,牟取暴利。这样房主易人了,价格便牢牢掌握在一部分人的手里,从而抬高了整个市场的价格。所以说,“城市拆迁”的本质是炒“火锅肉”,没创造什么新价值。有的只是翻来覆去的炒作地皮,拆了建,建了拆的只会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而已。

 

       房地产根本不是支柱产业!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片面强调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功能,忽视了对居民住房的保障功能。特别是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提出来,使其居住功能弱化,创利和寻租的功能被强化,导致房地产行业成了追求GDP与创造政绩的行业。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把“房地产是国民经济与地方最大、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称为“头号谎言”,其理由是:“房地产应该是一种被动的产业,而不是主动性的产业,即使它在结果上对经济起着支柱性的作用,但也是被动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曹建海,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尖锐地指出:“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当前政府认识上最大的一个误区,是一个常识性的极度的错误。”曹建海认为,目前房市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说,都与政府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有关”。[1]    

 

  我认为,房地产不成为支柱产业原因在于它的科技含量太低,如果说汽车工业是支柱还可以,但你能说一套房子也是高科技吗?但事实确是一套房子的价格远远高于一辆中档轿车了。并且,汽车价格还在不断下滑,相反,房价却在不断攀升,真是奇怪。

    再有就是,房地产如果是支柱产业,但房子能出口换取外汇吗?不能。那么它的唯一支柱就是为政府能创点税收而已,还是从老百姓的腰包里掏走的,是不是有点卑鄙了呢?

    说支柱产业一定意味着高价格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工业农业都是支柱,怎么没有见粮食价格节节升高呢?所以说这个支柱高价说是荒谬的。

 

   五   农村为什么没有出现“房奴”?

 

    虽然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农村,但奇怪的是农村无论多么穷,房奴却几乎没有。这是为什么呢?恐怕不能用城市里楼房价值高,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等说辞来搪塞吧?

    农村人人有房住,是因为没有强制拆迁,没有被动消费,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来自有选择建盖什么样的房屋,而不是城市里的一刀切。还有就是农村的土地是免费划拨的。城市居民也应该有权选择自己的居住标准,没有能力消费高档住宅的就要允许他们居住简易房,平房等建筑,而不是武断的叫嚣要消灭“城中村”!况且,没有平房没有村庄没有胡同的城市其实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符合人文,生态的,畸形发展的城市观。应当坚决撇弃!

 

   六  治理高房价须畅通社会“资金循环流”!

 

    国家和专家一般认为打击腐败官商勾结不透明等可以阻止房价的升高了,但要知道腐败只是一个方面而已,不是根本原因。高房价的本质在于它是建立在某些经济学家所大力提倡的市场经济理论框架内的产物。这里不是说市场经济有错,但具体在房地产一个环节上却是错误的!下面分析如下:

    政府通过拍卖土地,获得一个最高价格,这是符合市场经济的。但出让土地价格高了,势必造成房价水涨船高。受到影响的最先是穷人。难怪任志强口吐狂言“我们只给富人盖房,穷人去找政府”。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也可以说点到了问题的根子上了。但任志强这句话明显又是谎言,如果只给富人盖房子的话,那么任志强盖了十几年的房子了,并且房子总是处于他所说的供不应求状态,建筑面积也是个惊人的数字,这样算下来中国人似乎都是富人,没有穷人,难道我国的居民收入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不成?显然不是。事实是不论你穷富,你都得买房子。任志强利用只给富人盖房子之说蒙蔽了很多人,为他们提高房价提供了一个美丽的借口。

    政府通过市场运作拍卖得来的收入应该支配呢?是简单得纳入财政收入,供机关单位发工资发福利挥霍吗?还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分配机制反哺给广大市民呢?无疑,这笔收入是社会财富,人人有份,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对。政府独吞就是犯罪。那种说土地是国有的说法是曲解了法律的本意。土地是国有,国有既意味着全民所有,所有权属于国家,但不意味土地收入归地方政府独自享有支配。

    只有建立起畅通的社会“资金循环流”才是解决老百姓买房难的关键。这好比生态平衡一样,太阳如果只会蒸发水分,而不懂得调节天气降雨,大地迟早会干枯的。只有通过房子这个介质,调节资金流的有序公平公正的循环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房子如果沦为一个终端,大量资金流淌到这里便郁积住,老百姓的腰包被淘空,迟早会出大问题的。

 

  本文从六个方面剖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弊端,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1]参考 时寒冰 :房地产业凭什么成为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