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企业文化顾问,做什么‘文化人’


  作者王吉鹏: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集团董事

  更多介绍请见仁达方略网站www.ren-manage.com

  联络王吉鹏:[email protected]

  我很忙,往往顾不上向外传递声音,这时候就有一些东西很活跃,所以稍有空闲,就要打压一下,就像夏日午后,酒茶之余,手里不得不拿个苍蝇拍,时不时打一下。尽管有失学者与企业高管身份,但也无可奈何。

  拙作《企业文化建设》第四次加印之际,热心的读者打电话告诉我,有人在网上开始批我了。我瞎忙,没时间看,今天儿子开学,我匆忙赶回北京,终于有机会拜读大作,哪里是批呀,就是骂。

  天儿凉了,蚊子还很凶,一边抹蚊不叮,一边感觉可笑,蚊子不吸血是要无法繁殖的,本来这些家伙应该感谢人类,但是你看,狗东西回馈给人的是痛痒和疟疾!打死这个王八蛋,流的是我的血,疼的也是我,又嗡嗡地轰不走,只好“啪”地一下。

  这位老兄说:什么人才能被称为“文化人”?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诚实守信、知识渊博、富有内涵。

  好!好个诚信!

  顺便交待一下,也不怕寒碜,这位老兄曾是我仁达方略的旧部,因为追求诚信,置同业禁止的约定于不顾,另立山头和我唱起了对台戏,果然是一出诚信好戏!

  他强调,咨询行业是需要互相学习和借鉴的,但不要丧失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不要去剽窃同行,不要随便引用别人的文章而不署名,造成一种是自己写的假象,因为这样引起的纠纷,不仅让大家成为“怨家”,更让企业觉得你们这些顾问太不诚信了,怎么还能给我们讲诚信?

  曾记否,当我为这本书遭人侵权愤然起诉,找到好兄弟你作证,请求说明其中的某一章节是您老在仁达方略的职务作品时,您老说不记得了。我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少不更事,是不是说诚信就得没记性?

  这位老兄还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小学生都知道的话,很多做咨询的顾问们却忘记了。一些咨询公司总喜欢去批评同行,认为同行都不如自己,这是一种非常自大和扭曲的心态,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呢,难道那些顾问们就真的成了“名师、大家”了,如果真的这么认为,还真的是很自大和浅薄。

  那天我开车送儿子上学,胡同里一位大爷穿着跨栏背心,推着自行车,死活挡着路,口中大声“赞扬”:“牛*大了,看着轿车送,有本事开飞机呀!”你说同样是赶路的(同行),他老人家怎么就对马路的感觉这么好,这么瞧不起我这车老板子呢?当时要不是急着赶路,一定下车拜师,现在还在后悔,当时自己实在是自大又浅薄。

  (以上是春节刚过写的。转眼又是一个冬天了)

  此老倌说:很多咨询公司大都宣扬自己的咨询模型、诊断模型,但请问麦肯锡有没有自己的咨询模型,有没有说自己有独到的诊断模型?其实所谓的模型,一旦成为模型,本身也就失去了价值了,因为既然大家都可以复制、拷贝,那还有什么价值?

  刚巧我进行完先进性教育,“三个代表”理论统领了全党的工作,后悔当初没有很好领会老倌的思想,不然党性分析材料里一定向中央提出意见,尊敬的中央怎么能容忍这么大的党、如此复杂的社会用一个模型呢?

  嗨,实在无聊!突然没了论战的兴致。网上又有针对企业文化诊断评估的批判,说是“大忽悠”,谁让嘴巴长在人家自己的鼻子下面呢?赵本山说:长猫尾巴下面就不是他的嘴巴了(小品:如此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