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追踪了超女的整个产业链,并估算出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 7.66 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
(1)节目制作商:在“超级女生”的利益分配中,湖南卫视作为“超级女生”的节目制作与播出平台,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冠名赞助收入、广告、手机短信构成了湖南卫视的三大主要收入来源。
第一,冠名赞助收入,该项收入采取竞标的方式运作。据相关报道,湖南卫视最初对冠名权的标价仅为 300 万元,而最终却是以大约 2000 万元出手。第二,广告收入,由于收视率的飙升,“超级女生”的贴片广告费也一路走高。从湖南卫视公布的 2005 年“超级女生”的广告价格表看,每 15 秒高达 7.5 万,年度总决赛的报价更高达每 15 秒 11.25 万元。但据称实际净价仅为 15 秒广告价格 2 万元左右,总决赛广告为 15 秒 4.5 万元。根据有关数据估计,2005 年“超级女生”的广告收入可达到 3000 万元。去掉广告代理的费用(约 40%),湖南卫视至少获利 1800 万元。第三,短信收入,“超级女生”的短信收入主要有两部分构成:短信投票和向观众发送有关超级女生等节目资讯的短信增值服务。据天娱传媒负责人说,湖南卫视大约能从每场比赛的短信收入中分得 100 万元左右。而总决选比赛的短信收入至少 200 万元,7 场比赛就是 1400 万元,加上预赛期间的收入,总计有 3000 万元左右的收入。还不算“超级女生”为湖南卫视带来的品牌提升等间接收益。
(2)节目品牌运营商: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拥有“超级女生”的品牌所有权,是“超级女生”系列节目的品牌运营商。这家成立于 2004 年 5 月的小公司,不参与电视节目的分成,而将“超级女生”系列品牌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运作,作为主要赢利模式。
2005 年 9 月 1 日,《超级女生终极 PK》唱片在全国正式上架;10 月 1 日,
“超女”全国巡演在成都开场,历时近两月,巡演 10 场,场场火爆;《超级女
生》同名电视连续剧也准备投入拍摄;“超女”服装旗舰店也将在国内各大城市
同时开张。从目前情况来看,天娱传媒的实际主要收益仍来自于艺人经纪部分,
包括签约“超女”的广告代言、商业演出、唱片发行等。将这些业务加起来估
计 2005 年天娱传媒在艺人经纪方面的收入约为 2750 万元。
(3)赞助企业:作为“超级女生”的赞助企业,某乳业集团不仅对该节目进行冠名赞助,而且在“超级女生”播出期间为了提升公众注意力,先后又投放了 8000 万元后期宣传费用,其宣传费用累计超过了 1 亿元。据报道,由于“超级女生”的广告带动效应,2005 年上半年,“酸酸乳”在全国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300%,2005 年全年销售收入可打 25 亿元,该企业由此赚取的毛利润至少为 5.5 亿元。
还有广告代理商、电信运营商、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娱乐包装公司、网络公司等网络价值链的其它成员都在价值链体系的各个节点上找准定位,也都形成自身的利润空间。各个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与协调,形成了以“超级女生”为核心的商业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