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建筑师不在象牙塔里


【地产领导者】:建筑师就应该坚持自己的主见,您在跟开发商接触时一直都能这样按自己的思路设计吗?
【陈世民】:建筑与其它艺术不同,它是要服从市场、服从大众、服从社会的,我会跟开发商在涉及到房屋整体设计的功能上进行妥协,但局部建筑风格我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建筑是覆盖特定空间的艺术,在建筑审美和跟市场的结合度上我认为自己较有发言权,起码有建议权。比如户型设计,我说中心区需要大户型,他们非要设计成小的,结果一开盘,他们又找上来说人家都说要大户型。不少公司现在一有项目就找上来,我们公司现在还搞策划,帮助他们进行市场定位。
【地产领导者】:如果开发商固执己见,但您又知道放纵他们的想法会导致项目的失败,这时候您会怎么办?很多时候甲方和乙方的关系非常尴尬,那您认为建筑师和开发商应该是什么关系,而实际上又是什么关系?
【陈世民】:发生冲突是难免的,我的应对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努力说服,二是等待市场检验,我会把自己的观点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接受那我也爱莫能助。应该说开发商和建筑师是互动的关系而非主仆关系或雇佣关系。互动指要在一个团队中相互配合,共同创造一曲凝固的音乐,把发展商的难题通过建筑师的创造力表现出来。举个例子,广州的汇美景台,要在市中心的珠江边上设计一个房子,一定要特别,我接到手有些忐忑不安,既要考虑它的容积率、市场的认可度等要求,又要考虑开发商的利润要求,后来我就想到把别墅叠起来,搞成复式,这在国内被许多媒体认为是首创,结果这个房子卖到一万五左右,相当火爆。汇景新城也是一样的互动方式,但创新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我认为,开发商跟建筑师应该是一个团队作战的互动关系,应该充分发挥建筑师的创造力,这样才会产生好的作品。
【地产领导者】:学术界有些人认为您是商业建筑师,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陈世民】:我曾经在一些场合发表言论说建筑是商品,得罪了学院派,教授、学者们认为建筑师很清高,或者说应该很清高,不食人间烟火才对,盖房子那是泥瓦匠干的活。老实说,并非好的建筑师都在象牙塔里,而恰恰相反,不跟市场结合不了解发展变化着的人群的需要,一味地闭门造车怎么可能早出好房子呢?退一步讲,演员也要分科班出身和街头艺人,何必强求统一呢?
【地产领导者】:国外很外著名大师都在街头卖过艺,文艺复兴的时期尤盛,据说大师谭盾也巴黎的街头拉过小提琴,出生不同并不代表专业造诣的高低,哲学家罗素说千姿百态乃幸福之源,中国文化最鼎盛的一个时期就是春秋战国,那个时候百家争鸣,出现过很多极具智慧的学术和思想,后来强求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反中国的文化出现了凋敝的态势,我想学院派的清高和对你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
【陈世民】:我同意你的话。马克思也说过,社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不跟实践结合我们所谓的学术就成了无本之源,建筑设计要对面市场,服从市场经济,有些人思想很糊涂,企图进行学术垄断,现在不是西方的中世纪,建筑师不是为了建造宫廷建筑、宗教建筑而存在的,我们还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设计更多更好的人居建筑,在与市场的结合中我们建筑师的水平才能得以提高,才能明白大众需要什么,学术成果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经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