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 棋高一着敢与市长比高下


——再造温州模式新辉煌  示范效应意义重大

 

       温州模式要在不断的探索中继续前进,现在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温州大量资金静卧银行贷不出去,解决这个问题,如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它的解决方法对全国一些富裕地区将肯定有借鉴作用。因此如何使温州模式更上一层楼,再造温州模式新辉煌便摆在了我们面前。

温州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引出新课题

——实施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思路迫在眉睫

 

       200118《温州日报》第五版刊登了一篇《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的报道,现全文摘录如下:

存款超千亿     既喜又有忧

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

       去年底,温州金融界最大的喜讯,莫过于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首次超过1000亿元。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市仍有400多亿元资金静卧在存折上,找不到出路。

       据了解,存款余额超千亿,与我市金融机构的增多有关系。他们以层出不穷的创新业务,吸引了大批老百姓的闲置资金。同时,银行的诸多做法也激发了老百姓的金融意识,他们从鲜闻家庭理财到主动寻觅房市、股市、车市、铺市、存款市场的获利机会。然而,存款更以其安全、稳定性而吸引了大批不愿冒险的人士。业内人士称,银行存款的高速增长,构成了温州经济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我市个人财富增长,大步迈向小康的有力佐证。

       在一片欢喜中,再来看看贷款余额,到12月底的贷款余额是598.2亿元。两个数字一比较,好消息的背后多了一层隐忧:仍有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据了解,在去年新增贷款中,投向工商企业的贷款增长是最缓慢的。经济界人士称,如果银行的钱不以贷款的形式投入到再生产,或者转入流通,就无法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这对整个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从我市改革开放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靠政府投资单兵突进是难以收效的,民间投资向来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能进一步激活民间资金,使这静卧银行的400多亿资金走出深闺,对于扩大生产、刺激消费和全市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将是巨大的。如何让这笔资金流动起来,将是温州金融界乃至经济界面临的新课题。

      

200119第五版再登出此有关续文,现也摘录如下:

(一)

三大“无奈”造成出路难

——《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引出话题之一

 

       银行里存款多了,银行自然高兴。但存款者、贷款者却有自己的无奈。

       谁都知道钱存银行里是“长”不了几个钱的,若有好的投资途径,又不要冒太大的风险,他们都愿意拿这钱去投资。

       有专家为此把脉,指出无奈之一来自投资方向难觅。投向传统产业吧,温州的传统的产业已经在一次创业中完成原始积累,再经过二次创业拓展,已形成相当规模。现在再以小额投资介入,将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更别说发展了。要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吧,民间即使资金足够,技术也吃不消,恐怕难成气候。还有一些产业因为市场准入问题,比如企业必须有500多万元注册资本金,才能取得自营出口权,这无疑限制了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也不得不令欲入其门者望而兴叹。

       无奈之二来自银行贷款“出路”不畅,中小企业普遍感觉贷款难。银行为了保证贷款安全,总有一个存贷比在那儿制约着,他们轻易不敢迈过这道门槛。常常宁可让钱躺在银行里,也不愿意多冒一分贷款的风险。人们在办理贷款时,经常要验这个证,审那个证,这个不可以抵押,那个不可以抵押,让人有些信心不足。

       无奈之三来自对消费需求的刺激,难以让消费总量大幅度上扬。国家为了扩大内需,曾出台了多个措施来刺激消费,鼓励银行的钱走向流通。利息税的开征就是一例。到1218止,我市利息税征收一举突破了1亿元,照理说存款应该会出现较大的分流,我们也看到此举给银行带来了一些变化,比如活期存款比例上升,定期存款比例下降。但对于整个存款来讲,变化并不明显,银行的存款仍在继续上扬。

 

       《温州日报》20011105版又登出续文,现也摘录如下:

(二)

银行能否降低贷款“门槛”

——《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引出话题之二

 

要让资金流动起来,首先需要银行在贷款方面降低“门槛”。那么银行贷款“门槛”有没有降低的可能性呢?

银行贷出每一批资金,都要保证这笔资金能准时回来。因此,每家银行都会给自己规定一个相应的存贷比。他们的看法是,如果实际存贷比高于这条线,意味着有危险,要控制一下了;如果实际存贷比低于这个数字,则说明贷款空间还有,仍有一部分资金属于“闲置”。据人行有关人士透露,人行规定的宏观调控线是75%。而从目前情况看,我们连这个存贷比也没有用足。

银行在具体操作每一笔贷款时,他们的“门槛”经常因对象而已。在贷款方面,给自己的“黄金客户”条件是优惠的,但对在温州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却近乎苛刻。据银行方面提供的数据,新增贷款流向三资企业的仅有1.47亿元;流向个体、私营企业的为1.6亿元。这样的数字,比起全年新增贷款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今年技改贷款只增加了8.65亿元,增加值也相对偏小。实际上不是企业不想贷款,而是一些企业就根本贷不到款。

温州的金融机构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是最健全的,但这么多机构中,并不都是存贷比不足,甚至有个银行超过了这条“警戒线”。突破最多的是浦发银行,他们的贷款余额超过了存款余额,超过的部分是从总行拆借的。

既然浦发可以突破,别的银行为什么不可以呢?即便不突破,如果温州10多家金融机构中都能用足存贷比的话,还可以激发几佰亿“睡”在存折上的资金。金融界人士也认为,贷款的空间是有的,银行的“门槛”应该也可以向更多的人开放。

 

(三)

传统思维走进死胡同

——我引出《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话题之三

传统思维之一:银行降低贷款门槛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

记者从浦发银行突破贷款存贷比,得出银行可以降低贷款门槛能解决大量资金静卧银行问题。我还是认为这种方法虽在个别银行里实施有效,但并不适用于全部银行。虽在一时有效但并不适合于解决越来越多的资金静卧银行问题。银行确定存贷比或贷款时实行风险抵押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贷款风险抵押不足,一旦企业经营亏损或破产,那么贷出的款项就会有去无回,收进来的是一点利息而亏进去的是一大笔本钱。问题的关键是在于贷出去的资金能否产生效益。假如银行豁达一点,把贷款门槛降低一半,那么假若贷出去的款项也多一半,应该来说借贷者总要想方设法使资金找到出路并使它产生效益,但由于投资方向难觅,再加上贷来资金加快周转的压力,势必使有一些人草率办事,这样就会增加一些资金投入方向不明确或估计失算的行业,再加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这样肯定会使相当一部分投资项目产生失败的结局。所以在全社会还没解决投资方向难觅的问题时,盲目降低银行贷款势必带来很多的不良效应:一是造成一部分投资者急于求成、草率办事,结果亏损致使造成生活困难;二是银行也会收不到一些贷出的款项,这样会引起不必要的诉讼或增加了一些负担。

我认为接受贷款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旦借贷成立,那么利息总额就会每日在增加,因此贷款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它是要还的,是以自己的财产来抵押的,打一个比方说,我现在也很需要借到一笔资金,但是如资金贷给我,烦闹的事情也会随之而来,我该如何使自己的资金能产生增殖,在还没有充分酝酿好以前,就是让我贷,我也不能随便接受贷款,因为我不知道如何使这笔款项产生效益,所以在还没有解决投资方向以前,就是银行降低门槛贷给我我也不敢借贷。

此外,中小企业或投资者如要增加投资额的,它自会想方设法通过股份组合或以财产抵押贷款或从民间借贷等种种办法筹借款项,无须要银行降低贷款存贷比来筹集款项。

由于与钱打交道的部门容易会产生腐败行为,据我在1988年了解有一位温州的女孩子不知从那家银行贷了五百万元来做生意,财产抵押是完全不够的,结果亏本了,她找我商量今后此事怎么办,我问她为何能贷来这么多的款项,她说:“贷出的款项中要把一部分资金给贷出的人。”这其中的奥妙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因此我认为所有的银行必须要有一个统一存贷比规定,同时要建立对银行款项来往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必须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因为银行是国家单位,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是不行的,贷款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必须建立在对任何人统一的规则上,如某家银行任意降低存贷比,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腐败行为,从表面上看,成绩比以前好,但是肯定会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如果在全社会没有建立投资方向的信息机制而任意作出降低存贷比,这势必增加整个社会投资的亏损额,说不定会促使一些人在传统行业里投资,从而会加剧传统行业的激烈竞争,势必导致供过于求现象,从而连带着传统行业走向亏损境界。

因此我认为解决投资方向问题是寻求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的关键所在,投资方向难觅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我认为降低银行门槛是解决问题的表面,做表面文章是不能收到很好效益的。

传统思维之二:开征银行存款利息税。

通过开征银行存款利息,其目的之一是降低大家存款欲望,促使大家把钱拿去投资和消费,或买房子或买其它高档消费品。我认为中央制定开征银行利息税的目的是促使大家改变思想观念建构一种新理念,促使大家把钱拿去投入生产,因为扩大再生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投入生产就迫使大家自己去寻找资金出路,开辟新行业,但是因为全社会没有建立投资方向信息机制,所以投资方向难觅,而且大家也不会随便拿钱去投入生产,因此很多一部分人把钱拿去购买房产,因为大家看到了今后城市规模在扩大,进城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买来了房子说不定今后可能会升值。但是虽然这样子对拉动需求有力,但是过多的消费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中央见没有收到促使投资向新行业快速介入的目的,于是制定了对购买房子要收税利的办法,使大家不要把钱过多投入房产消费,从而引导资金向新行业投入,向高效益行业投入,向科技新行业投入。但是由于全社会存在着投资方向难觅问题,再加上有些人没有找到投资出路时,为了确保今后生活保障资金,所以还是把钱存到银行里,所以开征银行存款利息税,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我认为传统思维在解决银行存款问题已走进死胡同,因为它不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理念,新思路。这个新思路是想方设法使很大一部分群众自己不把钱长期存在银行里,同时也促使银行的钱能更多地贷出去,这种双管齐下连动的方法就是本人避开传统思维而开创思维新理念的方法。

这种新思维首先认为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金融界和经济界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的系统问题。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从简单化而论实际上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使资金少放在银行里,或不存银行或贷出去;二是不放在银行里的资金如何取得资金增殖、如何取得好收益。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解决投资方向难觅问题。那么如何解决投资方向问题呢?我认为解决全社会的资金投资方向又是一大问题,它也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如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建立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制,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解决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也是解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问题。

我对于解决这个问题胸有成竹,所以才写成了这本书,而且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思路雏形已与某一地区实践所证明是成功的改革新思路完全一致,该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个地区在什么地区呢?请看《和盘托出  金石为开——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思路揭密》。

我的很多册书在很多方面对《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思路——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进行了提示,希望大家慢慢阅览自然会明白。如不看“揭密”这一册书,那么要真正了解和明白本人的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工程思路需要认真看完所有提示的分册书才行。

 

 

(四)

领导专家计将何出

——我引出《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话题之四

 

       这个资金静卧银行的现实问题被记者提出来了,并把它摆在我们面前,就看我们与此有关的领导和专家对此问题有何看法。

首先,看银行的领导和专家对此问题有何高招。尤其是银行领导首先是这个问题直接接触者,从目前来看,既没有看到银行领导对此问题提出何种高见的解决思路,而且也没有任何实际的高招。

其次,看政策研究人员有何高招。现在我们见不到什么人对此问题有很好的看法。

再次,看领导对此问题有何解决办法。我发现县、乡镇、村的区域领导对此问题也莫可奈何,说不定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个银行的问题,跟我没什么关系,这也叫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再则,搞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只是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对此也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提出加以解决的方法,但是在报纸中写到的解决方法只是解决表面问题,而还没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银行降低贷款门槛的表面方法,已被我从多方面加以否定。记者不是专家,记者由于工作调查的广泛性,使得他们对解决专们一个问题面临很多困难,结果没能找出真正的妙招是让人可以理解的。

只要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任何人的高招都要加以否定。从现实情况来看,也就是说对此问题有的领导可能还没有感觉到,有的人认为这可能与我无关,有的人是莫之奈何。总之一句话,在其位者,对解决银行静卧资金问题计策不出。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

对领导者来说,领导不是全才,不是对解决每一个问题都能精通,由于现在领导要具备广泛才能的能力,所以自然限制他们专们花时间去专们研究某一个专们问题的能力。

有的区域领导是为领导而任命他来当领导,并不是他是经济发展的专家和政绩突出者而任命他当某一区域的领导,组织部门因为考虑到这个人的水平可以当领导,或者因为交际或面子上或利益上的关系而任命他的,而不是因为他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有突出贡献让他来当任的,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人在经济发展方面不是很精通的人来当任领导,象这样子的人当领导,你叫他如何对这一问题有锦囊妙计呢?

领导不知道怎么振兴经济,但是他会喊口号,会做报告,但是有的人就没有象战国时代皇帝的肚量那么大,我不知道这个问题,那么如果谁能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富国强兵,那么我将重重有赏。因为从目前来看,没有那一个区域领导是认为或承认自己没有振兴经济的思路和方法,如果他这样子说了,一是自己的脸面上过不去,我怎么这样无能呢?二是舆论压力吃不消,你不知道解决这个问题你来当什么领导呢?所以根据目前的体制下,我们全社会必须形成一种共识,允许领导不是解决专们问题的专业人才;其次领导要放下架子,要象战国时代的皇帝那样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对这个振兴或更快发展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我们不能起用经济发展型的干部,你就是任命了他,他还是要以发展的思路来办事,而不是从振兴的思路来办事,因为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行动的先导,所以必须启用思路型的干部,一旦他思路可取的,我们就随时加以重用。

对一个地区经济不能振兴的,首先我们不能起用现在任职的干部,否则情况还是一样,因为他的思路决定了他的行动,以前不能取得振兴成绩,也很难保证或者说没有理由确认他今后会取得振兴经济的成功,除非他有新思维新理念。原则上说我们要起用不是现任干部的人来担任振兴经济位置的干部,也就是说以谋略思路来聘任起用新干部,或招聘类似古代的谋士也行。秦国时代,一是起用变法图强的商鞅;二是起用连横抗纵的张仪;三是起用远交近攻的范睢,使秦国开疆拓土;最后终于促使了秦始皇有能力统一中国。造成秦国逐步走向强大的这些人都不是秦国原旧任官员,而且起用前都是平民百姓。中国的五千年历史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古人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他取得了实践的成功。所以一般说不能起用原旧任干部是非常关键的,除非旧任干部对振兴经济提出了自己的很好思路。

另外,要打开门户之论,起用干部非得死死板板要一个一个阶梯地上。毛泽东在提拨干部时也有许多好的做法,如他提拨林彪,就是连跳级的提拨,一致于21岁时林彪就当上了军团的司令员。毛提拨的理由:一是根据他几次在会议上的出乎常人意料的发言(谋略思路);二是根据他的政绩。但这前提条件是此人的文化素质高,所以林彪的起用确实为中国革命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致当林彪被阎锡山部队士兵误伤时,病情不能好转昏昏沉沉时急得毛泽东直掉眼泪,至于林彪后来的叛党行为,也不能全怪他,这与中国的体制有关系。毛泽东在晚年时起用做飞机上升的干部有农业学大寨而出名的陈永贵,还有一个是大闹革命的王洪文。做飞机上升干部我认为是可取的,但是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文革本身对中国生产力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所以思路错误,结果起用的干部王洪文也是一个大错误。陈永贵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他的水平搞自己的大寨可以,但是当副总理就不行了。本来中国走集体化公社化的路子是错的,所以特殊起用的干部也必然是错的。因此,我们还是用老思路的方法来提拨干部,必然造成我们对如何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一筹莫展。

我从几点分析了对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为什么会造成一计不出的现象,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当然这是我随意谈了几点,当然它的原因和对策还有很多,待在以后有关专题中详细讨论。

 

(五)

立解决资金静卧银行命题  招贤纳士看高招

——我引出《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话题之五

 

解决“资金静卧银行来振兴一个地区经济问题”已摆在了大家的面前,解决这个问题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个地区解决了,一点带面全国跟着学,果真如此,我想中国经济能将更快的发展,或者至少从目前来讲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潜力或发展机制。可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如果解决的思路正确,那么思路本身的值价将是几亿元,但它能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将会在十年内是上千亿元或上万亿元,所以我在这里以忧国忧民的思想呼吁我们的领导要注重这一创人类历史奇迹的课题,它也是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昂首阔步以更快的速度向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挺进的一个大课题。

大课题小解决,也就是说一个牵涉到中国向第一世界经济强国挺进的课题,它的解决可以是在一个地区内先进行,温州有400亿元的资金静卧银行,我想一些富裕地区可能有很多或比温州更多的资金静卧银行,而且随着今后经济的发展,银行里的资金会越来越多,水涨船高,静卧的资金会更多,所以对如何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如何强国富民,如何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我们要建立一种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招贤纳士的机制。这个机制是首先确保这是一个永远树立的命题,尔后看谁能正确回答这个命题,如果谁能对此问题有了正确的看法,我们就随时把他作为贤士而纳之,所以招贤纳士而不能凭一时之兴搞运动化。招贤纳士应该是经常化的事情,这样子有利于我们一方面能得到找好振兴经济的思路,同时也能找到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对这个工作我们现在还没做,现实来说类似的事情也不乏例子,比如,鳌江镇和龙港镇要联合建一条鳌江龙港的跨江大桥,于是登报征求桥名,采纳者将得到2.8万元的赏金。市政府也登报征求市民关于今年的十大实事。我认为这些都是小课题,我们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不抓主要矛盾,而抓次要矛盾,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抓重点事情的基本原理,始终没有把提出振兴经济思路来个悬赏采纳招贤纳士。

有的市县也举行干部任命制度的改革,举行公开招聘干部,但是始终没有把这个课题列入招贤纳士的范围内,以致于有的市县虽然在干部制度改革上迈进了一大步,但是振兴经济还是一计不出一筹莫展,这就造成了有的市县仍然下不出一着振兴经济的妙棋的缘故。现在干部公开招聘是讲门户地位,比如说报考副县长级干部必须是什么条件,如要具备副局长级以上的干部才能参加应聘,这既不如秦国可以从平民百姓提拨干部的做法,也不如龚自珍的吾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境界。

以思路来确定任命干部这是一种讲究实用的方法,美国人也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它不看你这个人有多少非凡的记忆力,只看你发表的讲演是否对我们人民百姓有用。我发现现在中国区域干部的讲演水平很好,说明了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很好的表达能力,但是他的功夫就是体现在嘴巴上,而不是真正体现在实绩上,体现在自己能否为官一任富民一方上。

中国广大地区确立解决资金静卧银行命题,确立富民强市命题,或振兴经济命题是非常重要的。但我认为招聘这样干部的招聘人必须要有伯乐识人的本领,或者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上级领导组成招聘考核团。改变有的地方组织干部自己的水平只不过是如此,他这么能招聘出水平高的干部呢?比如由组织部门来招聘经济方面的干部,他不懂经济,如何能招聘出真才实学的精通经济方面的干部呢?所以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的组成招聘考核团是非常重要的,招聘一般干部和经济振兴干部这是不同的两码事。

招聘一般干部可以按一定的制度和规则举行,如招聘统计局干部,那就要求此人必须是统计方面的大学毕业。如招聘外经委干部,那就要求他必须要精通外语等等,另外可设定为若干年招聘一次。

但是招聘振兴干部就不能如此死死板板了,不限年龄,不限时间,不限地位,不重外貌,重思路,重解决问题的方法。象秦国时代的甘罗12岁时可以任命为大臣,以前钻裤裆而职位卑微的韩信可以拜为大将等等。

振兴人才或干部要放在什么位置的问题。一是放在决策者的位置。二是放在决策执行者的位置;三是放在决策参谋者的地位;四是给振兴人才很大的奖励和社会地位。

领导要放下架子,振兴人才不管放在什么位置,他既是领导的参谋也是领导的顾问之一。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和领导对经济工作人员、经济工作人才、经济发展人才和经济振兴人才要有一定区别。

总而言之,确立解决资金静卧银行命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提出命题来招贤纳士,以期获得经济振兴这是很有必要的,让我们很好地记住龚自珍的吾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这句话吧!

 

(六)

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  再创温州模式新辉煌

——我引出《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话题之六

 

温州模式名闻全国,主要是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供销员大军为骨干、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一个模式。

温州经济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国家投资少等情况下,能发展到今天GDP超过800亿元的这个程度,说明温州人在创造着奇迹。

温州经济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演化和发展,首先是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企业向股份合作制企业不断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成型的公司;后来又出现了规模化的企业集团。同时原先以供销员大军来推销产品的方式改变成建立了全国性的市场销售网络和连锁店为主的产品销售方式。

政府部门也改变当时“无为之治”的状况而变为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温州模式是否已变成了无模式还是会进行一系列演进呢?世人都在观注着它的发展。连日本也于2000年举行了温州模式研讨会。

温州模式的创立和进一步发展,虽然温州政府起了不少作用,但是它基本上是一种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大有作为的一个模式。从事实上来说,好多乡镇地方的政府没有发挥很好的职能作用,但是该地方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是人民大有作为的结果。在温州这里可看到有些地方当人民无所作为时,也没见到政府有什么大有作为,当然这地方的经济发展也就徘徊不前了,这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些地方的政府是无所作为的。所以说那些大有作为的地区一定是政府大有作为的结果是不正确的。总之,温州模式虽然可以肯定政府对温州经济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作用。

由于个人经济的蓬勃发展,银行的存款逐渐增多,于是就出现了资金静卧银行的新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群众找不到很好的投资方向。如何解决投资方向难觅问题就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温州模式能否进一步的演进和发展,能否使自己的能力,包括资金和人才等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从目前现实来看,完全依靠人民是不行的,因为人民已对此寻找投资方向的出路问题已无能为力了。

我所创的是一个充分发挥政府强大职能作用的思路,该思路认为当人民无所作为时,政府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温州模式如能通过政府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即政府无为之治向“有为之治”奋勇迈进,必将能使温州模式更上一层楼。政府如能做到这一点:一是为温州模式灌输了新内容;二是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尤其是资金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必定能推动温州经济的更快发展。果真如此,温州模式将再创辉煌,它的示范效应和今后能取得的经验必能为中国广大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为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温州模式”的新贡献。任何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都会碰到资金静卧银行问题,温州如能解决这个问题,它的解决方法肯定也适用于其它地区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我认为现有温州模式不能在中国广大地区推广,但是运用我所创的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必能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它的解决方法,我认为是可以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的,并使温州成为示范的典型,全国广大地区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为温州模式再创新辉煌而共同努力吧!

 

(七)

实施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工程思路迫在眉捷

——我引出《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话题之七

 

解决银行存款静卧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是一个金融界和经济界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问题。这个问题如能解决,那么温州经济将更加快的发展,如果推而广之,中国必将飞速发展,中华民族就一定在不远的将来能实现伟大的复兴。果真有此一天,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赶超过美国。

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思路,就是建立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制,它对于解决银行资金静卧问题,是个轻而易举能办得到的事情。因为它是一个引导民间资金讯速投入生产的一个思路。也是当人民无所作为(不能解决银行资金静卧问题)或不能发挥作用时,政府大有作为的一个思路。

温州有400亿资金静卧银行,说明了实施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思路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思路不仅在于通过解决投资方向难觅问题使群众把闲散资金不存银行达到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的目的,而且应该说它是区域经济脱贫致富或快速发展的一个好思路。

《漫谈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思路》一书就在于全方位通过提示的办法阐述如何引导民间资金投入生产使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盘托出  金石为开——我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思路揭密》这一册书是它的揭密书,大多数的分册书是对该思路的提示。

 

 

(八)

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棋高一着敢与市长比高下

——我引出《400多亿资金静卧银行》话题之八

 

本人所创的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被某地实践证明是高速发展经济的思路。这一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能在很穷的地方搞成功,那么可以相信,它一定能在较富的温州这个地方实施成功,一旦实施后,它一定能容易地解决资金静卧银行问题。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温州市的领导对此问题的解决能力,于是我就有了棋高一着敢与市长比高下的想法。

真理无国界,真理面前无权威,并不等于官大几级,就一定有很好的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的方法。现在领导提不出很好的解决思路,而我写成了这篇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是被实践成功证明的振兴经济的方法,说明了我具有胜人一筹的能力。

有些人看了我的文章后可能认为我所写的内容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些人提不出一个能被实践成功证明的思路呢?我可以说如果我不写的话,我敢肯定让有些人一辈子为官的话,也许一辈子都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振兴区域经济的妙计。我们说假传万言书,真诀一句话的道理就在于此,可见有些秘诀也是说了不值钱。如果乐清赵章光的101秃发再生精,其实一旦公开,那么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根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如果他不把他这个秘诀告诉其他人,我想那些人恐怕一辈子也搞不出治疗秃发再生精来。

敢与市长比高下,这个话题本身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认为知识分子都要有敢于与领导比的勇气,只有与领导比,如果能比出名堂的话,那么就能比领导的为官一任起到更好的富民一方的作用,也许能比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很自信这一点:不要象以前那样给我的只是“下派锻炼权、蹲点权,路教队的空权”,而是真正让我有类似以前的通判、钦差、特派员那样而现在可称为咨政员、特政员的权,那么我一定能振兴区域经济富民一方,一定能干出比现在的有些市长、县长、乡长更飘亮的成绩,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胜一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时代符予我使命感。

QQ号:382163029,电话:0757-26135324